教学模式再优化,学习能力再提升

2018-01-29 18:35王徐标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23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初中化学优化

王徐标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改革以来,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有所好转,教师慢慢的开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但是,在现实的状态下,我们还是看到很多留于表象的“伪关注”,这种现象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再提升。为此,如何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教学模式,真正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位,成为当下教育的重点课题之一。

【关键词】教学 优化 学习能力 初中化学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将学生的参与度、思维度放在课堂评价的首要位置,真正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促进学生本位的真正体现。化学课堂教学的再变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一、活动融入教学,增强课堂参与

在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设置一些适合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以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如在教学《氧气》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带到实验室,组织了一堂活泼、生动的教学活动课。首先在课前准备好几瓶新制成的氧气以备课上使用。教师拿出一根细铁丝问学生:你看到过铁丝燃烧吗,它能燃烧吗?学生不假思索的说:从没见过,铁丝是不能燃烧的。教师追问:你确定铁丝不能燃烧吗?教师的口气,让有些学生开始动摇刚刚的说法,教师看到了学生的怀疑,趁势对学生进行实验引导:把铁丝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观察铁丝是否会燃烧。学生已经被教师的提问,激起了学习的热情,当教师要求学生操作实验时,学生自然会很仔细地进行,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了很长时间,学生观察到铁丝也只是红红的,正如自己回答的不能燃烧,因此,学生认为自己通过实验,验证了铁丝不能燃烧。教师并没有急着否定学生的说法,而是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装有氧气的集气瓶,在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放到酒精灯上点燃,然后把火柴快烧尽的铁丝放入氧气中,学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铁丝在集气瓶中迅速地燃烧了起来,出现了火星四溅的剧烈场面。到这时学生总算清楚了铁丝是与氧气发生了反应,才会出现这么剧烈的现象,从而学生对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微课助力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在初中化学课本中有一部分是介绍微观物质的内容,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讲解时,由于学生没有微观物质的概念,并且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健全,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微观物质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生动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微观世界的美妙。

如在教学《水的净化》一课时,对水的净化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就引用了微课的教学手段:首先播放了一段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现场,在一口很大的锅里,用浑浊水在煮方便面,辛苦了一天的救援人员,吃着用浑浊水煮的方便面,也没感觉到任何异样。而且在这段视频资料中,教师特意把浑浊水给了一个特写,这时就利用旁白音频引出了对于水源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消毒、漂白处理的,这时在屏幕上显示了一家自来水厂净水的一整个过程,并把这个过程制成了动画,把原本污浊的水净化的过程进行了动画模拟,使学生在观看中清楚了如何使不溶性杂质沉淀、如何进行过滤尤其过滤器的安装问题、进行蒸馏的净化水的整个过程,在生动的动画中学生对于水的净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纯净水得来的不易,从而使学生有了节约每一滴水的学科素养。

教师通过微课对微观结构进行细节展示,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见到了微观世界的粒子,让学生在大脑中产生了清晰而又立体的印象,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很好的帮助学生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实践助力教学,推进学习效能

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教师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生活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利用。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亲手实践制作中,更好地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能增加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有效参与课堂,更培养了学生有面对失败的勇气。

如在教学《空气》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在课上演示了探究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学生这时对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测量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为了增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化学与学生周围的生活建立有机的联系,教师就布置学生根据课上演示的实验,利用家里的一些物件来探究自己家中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学生回家根据教师所演示的实验,进行实验构思、实际操作、重新分析操作,经过几次反复的实验,学生得到了令自己满意的实验结果,最后学生把自己的实验成果带到化学课堂进行交流,并分析了自己失败、实验中的误差等原因,学生表示出了极高的热情,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得到了一个“民间”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法,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受益匪浅。

教师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也让学生品尝了失败,学生经过不断的尝试,最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总之,在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加入到课堂教学中,依托化学新奇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究,提高學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从而真正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初中化学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