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资源应用平台的高职英语听说课程分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018-01-30 22:33陈岩张红
考试周刊 2017年71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翻转课堂

陈岩 张红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高职公共英语口语及听说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对目前的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从夯实英语基础、设计英语听说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几方面入手,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互动性,提升英语听、说能力。借助日趋成熟的网络教学资源应用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英语口语听说学习资源,同时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分层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和听力理解能力。

关键词:高职英语听说;教学资源应用平台;翻转课堂;分层教学

一、 研究背景

(一) 随着全球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应用日渐成为普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信息交换、人际交流必不可少的媒介,英语成为当代人必备的生活技能之一。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听说水平,也对高职院校旅游、会展、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提高英语口语听、说交际技能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高职英语口语听、说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1. 受《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的制约,课堂教学中语法及语言知识点讲解多于学生实际口语操练;

2. 基于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较低的事实,在英语口语课程中教师使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的比例较低;

3. 大部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侧重点依然倾向于语言本身知识的传授,和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没有太大差别。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缺乏必要的外部环境。

(二) 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

1. 受高职院校的创建体制制约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以前的职业中专、普通中专等不同类型专科学校转型整合改制而成,当前的教学观念仍深受原先旧的思维影响,对英语课程尤其是英语口语听、说课程的重要性和重视程度都不足,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还有一些院校教学管理者认为英语课程可有可无,在近年来进行的高职学制课程改革中,在修订教学计划、压缩教学时数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要压缩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时间,英语口语听说课程教学所占比例就更少。

2. 受英语口语学习观念影响

由于入学前英语水平普遍较低,高职院校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听的汉语多于英语。对英语口语听说的学习流于形式,在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普遍拥有iPad、手机等学习工具,但主要用来进行网络交际、听流行歌曲、玩游戏等。很少用于英语口语学习。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遵循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听录音,课后做书面练习的途径来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学习缺乏自主性和互动性。

3. 受课程评价模式制约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全国比较统一的评价模式是学生的A、B级考试成绩,近年来新改革的题型听力部分的占分比例有所增加,也相应体现出对听力的重视。具体到各个院校,大部分公共英语课程的评价方式也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期中、期末笔试试卷的考核方式,部分院校已经开发了教学平台机考系统,大大提高了笔试试卷的批阅效率。这种评价模式简便易行,便于大规模操作。相比之下,口语听说课程的考核需要任课教师一对一或者一对多进行,费时费力,尤其是班级人数较多时还需要占用较多课时。这对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会产生一定影响。

二、 理论基础

(一) 国内教育学中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在《论语·先进》篇中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孔子对学生实施的教学方法,先是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因材施教,让学生们各尽其才,有所进步。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论语集注》中也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意思就是孔子教学生会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教育实践中发现,人与人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各自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创新手段,是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二) 国外教育学中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

1.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为代表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欠缺,而是由于没有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层次性原理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过程。交流可分为不同层次:元素层次(词语交流)、命题层次(语句交流)以及模式层次(语句网络交流)。师生交流必须在同层次下才能顺利进行,也就是说交流双方必须有“共同语言”。在每个班级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了让所有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教师必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内容,分层教学就是适应这样一种要求而产生的。

2.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

支架式教学思想最早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构建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支架式教學模式大体分为五个环节: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反馈。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构建主义理论的教学观点认为,学习者以主动学习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借助外在环境的帮助(教学资源应用平台),以个人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主动构架新的知识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引导促进学生主动进行个人知识结构的构建活动。该教学法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逐步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endprint

三、 研究设计

(一) 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 如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口语听、说交际能力?

2. 如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3. 如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

(二)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北京一所普通高职院校5年制会计专业2个自然班共60名学生,每班30人,年龄在17~19岁之间。生源地均为北京。笔者担任他们大一上学期基础英语每周4学时的英语教学工作。实验前,学生统一参加北京市英语口语等级考试,初级过级率均为50% 左右。

(三) 研究过程

1. 研究步骤

(1)确定学习目标。根据普通高职院校对英语课程的要求,学生英语水平需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方可毕业,但是受试对象为5年制高职学生,英语水平较低,学习能力差,大部分学生通过B级考试的难度很大,对顺利毕业造成很大影响。为减轻学生毕业的压力,学院出台用其他英语证书替代B级考试的政策,鼓励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北京市英语口语等级考試(初级)成为最实际可行的目标。

(2)确定学习内容。通过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确定基础和提高两个英语口语听说课程学习级别。基础级主要涵盖日常生活的六个主题,学习对象为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高级两个主题主要针对学生求职就业所涉及的内容,学习对象为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分别制作了8个包括课堂教学PPT和课堂演示视频的教学模块,学习内容既涵盖了日常英语口语交际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涵盖了英语口语等级考试(初级)里要求的学习内容,保证学生对于口语考试有足够的准备。

2. 研究实施

(1)在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内容穿插进行口语听说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口语交际水平分成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

(2)将制作的学习模块逐一拷贝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在课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学习和操练,教师在班级群里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即时答疑和帮助。

(3)每个学习小组在一个模块学习结束后,组员在班级群里上传自己的练习视频或音频,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拍摄视频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基础差的学生不脱稿记录语音上传音频文件,增加学习的自信心。通过相互评价,从出现的问题和错误中巩固和检验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 研究成果

通过一学年的课堂课外网络互动学习,受试2个班的60名学生在分批次参加北京市英语口语等级考试(初级)后及格率从受试前的50%左右分别提高到90%和87%。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不受英语成绩的影响。

五、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教学班级进行试验,提出了高职英语口语听说课程教学的新思路,借助现代教学资源应用平台,对教学班级实施分层教学。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相应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和听力理解能力。

本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受试对象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不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实验结果评价标准单一,只是通过北京市英语口语等级考试(初级)及格率无法真实体现研究内容的有效性。这些问题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裴立妍.基于网络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3]赵庆红,徐锦芬.新世纪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J].外语界,2011,(1):30-37.

[4]李丹丽.英语课堂话语分析与“支架”式教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5).

[5]白聪敏.翻转课堂:一场来自美国的教育革命[J].广西教育,2013,(2)

[6]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7]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1):55-59,77.

[8]林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质及其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0-36.

[9]陈晓端,等.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

[10]邹甜甜,杨跃.通过视频拍摄方法帮助学习者进行英语口语能力自我评价的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5,(4).

作者简介:

陈岩,张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翻转课堂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