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之中点评与引导方式的应用管窥

2018-01-30 10:15徐飞
考试周刊 2017年68期
关键词:教学引导管窥小学数学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组织学生主体循序渐进的开展认知探究活动,并对学生学习活动成效予以科学精准的指点,是其主导功效及其特性的具体表现。由于小学生与教材教学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决定了教师必须切实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指点和引导工作。本文作者在简要论述少部分教师点评和引导方式缺陷的基础上,对如何从学生主体认知实践有序开展角度,做好点评和引导活动,从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点评;教学引导;应用;管窥

教师是学生人生进程中的“指路灯”和“领航员”,学生认知探究活动,需要教师有序科学的点评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组织学生主体循序渐进的开展认知探究活动,并对学生学习活动成效予以科学精准的指点,是教师主导功效及其特性的具体表现。由于小学生与教材教学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决定了教师必须切实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指点和引导工作,以此保证和促进学生主体深入高效的探究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科学的学习素养。笔者发现,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应用点评和引导方式时,存在随意性、不精当性等缺陷,不能对小学生学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予以科学的指点和有效点評,大大削弱了实际功效。新课改明确提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导航员”,就必须结合自身主导特性,认真做好学生学习实践引导和学习效果点评的工作。本人现在此从学生主体认知实践有序开展角度,从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 在认知发生疑惑处实施教学引导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追求,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深入贯彻和落实,让小学生自主学习认知、自主探究分析,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杨思教学法”“如皋教学法”“学讲方式”等教学模式,是其中培养学生主体自主学习能力最为典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自主学习认知活动中,应认真观察和收集小学生自主认知的学习情况,针对其中出现的认知疑惑情况,应该及时、迅速的予以引导和指点,帮助小学生化解认知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不解”之处,推动和保证小学生认知活动行稳致远。如“平行线的基本认识”教学中,教师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问题完成情况,发现部分小学生对“平行线的特征”知识点认识上存在“不能准确识别平行线平行”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开展有的放矢的教学引导活动,先让学生阅读研析教材内容,对知识点内容在此认知和熟知,然后组织小学生与教师一起对该知识点内容进行共同认知,向小学生提出“这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吗?它们是平行线吗?”“什么样的两条线才能是平行线?”等问题,推动他们带着问题分析和研究数学知识点内容,让他们全面深刻的认知知识点,使得小学生有效解决预习认知的不足,实现对知识点内涵要义的精准领悟。

二、 在解题产生缺陷时实施教学引导

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要求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生由于数学知识素养和分析探究能力的基础较为薄弱,导致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出现解题卡壳和错误问题在所难免。笔者以为,小学生解题出现问题不可怕,但不能因为出现问题而省略学生自主探析解答问题的时机。教师应该发挥教学主导功效,鼓励和提供小学生进行自主分析、解答问题的独立空间,让他们借助于自身知识素养、解题技能以及他人智慧,进行自主解决问题活动。教师要有意识的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收集小学生分析问题的实际情况,针对出现的解题疑惑和解析缺陷,及时予以点评和指点,引导他们进一步明细题意内容以及条件关系,形成更为清晰、合理的解析思路,提高小学生思维探析的实际成效。如“学校每层楼有20层台阶,小明要走上这楼的五层需要爬多少层台阶?”解答中,小学生对“一到五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等条件之间的关系,产生“爬到五层楼就需要走五层台阶”认知缺陷,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介入其中,引导小学生结合问题题意及解题要求,再次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分析。他们在研析“每层楼有20层台阶”“小明要走上这楼的五层”等条件后发现,该问题实际是考查“乘法的计算”的运用,只要抓住“求爬到哪一层楼,需要减去1”这个关键之处,就能水到渠成的解决问题,这也为学生在解决此类相似数学问题时起到举一反三的启示功效。

三、 在学教活动开展中实施随机点评

笔者发现,有少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把评价学生放置在总结教学活动环节,课堂最后时间才开展教学点评活动。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学习情感具有“五分钟热度”的特点,需要不断的予以激励和增强。笔者以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将定时评价变为随机评价,分散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针对小学生在学教双边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及其成效,予以肯定和积极的评判,进一步提升小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探知、积极配合的情感和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发挥出教学评价的指导功效,在肯定评判的同时对小学生学习活动存在的瑕疵予以客观的点评,运用启发式语言、目标性话语予以展示,“委婉”的表达,在尊重小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让他们知道努力前进的着力点和兴奋点,推动学教活动深入开展。

总之,小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科学点评和悉心指导,才能达到学习效果和学习素养的双进步和双提升,这也是广大学科教师需要完成的教学使命之一。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发挥主导功效,通过科学“点”和有效“导”等活动,引导和推动小学生主体在有效教学课堂中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杨玲丽.重过程巧生成——关于综合实践活动中课题生成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1,(05).

[2]朱芳.初探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课的要点[J].生活教育,2011,(14).

[3]邱永华.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7).

[4]章凯,陈凤羚,谭爽,王文丽,田斌.基于大学生喜好的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

作者简介:

徐飞,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涟水县蒋庵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引导管窥小学数学
晚清伶人开办戏园管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管窥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印度茧丝绸业管窥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