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活动教学中STSE教育案例的设计与应用

2018-01-30 12:32李仪英
考试周刊 2017年68期
关键词:案例设计活动教学应用策略

摘要:基于高中物理活动教学实践,探讨分析优设STSE教育案例的意义和原则,并结合活动课教学进程,探索STSE教育案例的具体应用策略,力求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STSE教育案例指引下充分融入活动课堂,体验活动过程,收获活动成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活动教学;STSE教育;案例设计;应用策略

STSE即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Environment(环境)的词汇缩写。科学利用STSE教育素材,优化设计活动教学案例,提升活动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素养的培育,是高中物理活动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活动教学中优设STSE教育案例的意义

1. 有助于创设活动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巧妙融合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STSE教育案例,能为学生优设出形象的活动情境,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STSE教育素材富含各种鲜活的、快乐的现实“故事”,不像教材中的公式、定理和定律那样“呆板”,而多了许多活力,更易于激起学生的活动兴趣。

2. 有助于捕获活动细节,激活问题焦点

巧用典型的STSE教育案例,能指引学生深入物理活动场景,捕捉微妙的活动细节,聚集问题焦点,经过从案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科学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获取规律等有序活动过程,摒弃一些“任性”,收获更多的理性认识,培养严谨的探知态度。

3. 有助于提升活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STSE教育案例为我们铺设了从事质疑、探究、合作、创造的良好素材。在典型案例情境支持下,能促使学生们深入活动过程,发挥敏锐的观察力,细致把握活动中的物理现象、变化和规律,养成求异思维习惯,提升活动学习能力;并学会拓展学习,获得个性化见解,创造性地解决物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有助于培育活动情感,形成科学素养

巧设STSE教育案例,还能有效增添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树立起识生活、爱生活的良好意识,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更加关心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现代公民应有的文明素质和科学素养。

二、 活动教学中STSE教育案例的设计原则

1. 教育性原则

创设STSE教育案例必须紧密围绕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目标。通过编撰、设计、应用STSE教育案例,使我们的学生善于关注现代物理热点问题,主动思考物理学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同时学会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理解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应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状态。

2. 生活化原则

STSE教育案例必须贴近现实生活取材,积极利用生活中具有时代感的、鲜活的典型素材来设计、开发更具适用性的活动教学案例。如核能与核辐射、惯性与交通、磁悬浮列车、天宫课堂太空授课、能量与能源问题等,都是STSE教育中经常引用的关于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紧密联系的案例。

3. 真实性原则

设计、实施STSE教育案例,必须广泛调查、获取素材,并注重案例描述的真实性、客观性,保持资料的完整性,不妄加设计者的主观评述和分析,不为烘托教育效果而随意捏造信息数据,应如实展现事例发生的情节和过程,为学生呈现最真实的活动情境。

4. 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创设STSE教育案例的根本要求。设计、实施STSE教育案例,必须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关联物理、地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学科的密切联系,将物理知识应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社会价值观培养等方面交相融合于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培养起跨学科的综合实践学习能力。

三、 活动教学中STSE教育案例的应用策略

在活动教学中,一个优秀的教学案例应具有四个“亮点”,即导入有趣点、活动有焦点、探究有疑点、启思有触点。充分利用STSE教育素材,优化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案例,探寻有效的实施策略,才能真正提升物理活动教学实效。

1. 发掘生活性案例,激发活动趣点

STSE教育案例有着浓郁的生活色彩,描述了多彩的现实生活场景,为我们优化实施物理活动教学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发掘、利用生活性STSE教育案例,有利于指引学生融入活动课堂,激发活动兴趣,为课堂增添许多的趣点。

在高中物理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利用教材文本中现成的富含生活理念的STSE教育案例,也可以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和活动要求,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案例二次开发。在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STSE教育案例。我们发现在每一章教学内容中都设置了“导入”活动环节,来提领每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其设计的目的就是利用与STSE教育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事先感受章节活动的教学背景、了解即将探讨学习的主题、明确探究活动要求,使他们顺利进入物理问题探究。例如,第二章“能的转化与守恒”中导入“从水车到核电站”、第五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中导入“从嫦娥奔月到‘阿波罗上天”、第六章“相对论与量子论初步”中导入“迈入新世界”等丰富案例,充分展现出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社会的紧密联系,都是活动教学中激发兴趣、生成趣点的优秀的导学材料。其实,教材文本中穿插着“迷你实验室”“信息窗”“讨论与交流”“实验与探究”等栏目,也是可利用来增进学生活动趣味的、富有价值的STSE教育素材。

又如,教師还可以灵活开发STSE案例、深度发掘生活化教育素材。如在《曲线运动》时,教师对教材进行拓展,围绕“向心力的实例分析”问题,为学生播放了有趣的“水流星”杂技表演,接着利用自制的“水流星”教具,鼓励学生来演示一回,亲自体验一下当杂技演员的乐趣;在演示活动中,学生认识到了生活的知识和技能,树立起良好的生活教育意识。可见,通过生活性STSE案例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在生活中学会身体力行,达成有意义的学习。endprint

2. 捕捉热点性案例,引聚活动焦点

在高中物理活动教学中,适时利用各种主题突出、引人注目的STSE教育热点案例,易于将学生活动注意力聚集于一个中心论题上,更加清晰地把握事例和事件发展的线索,增强活动探究的效果。

现实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涉及的食品、医药、能源、原子核物理技术、航天、环保、化工生产、高新产品等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都是STSE教育的时兴素材,为指引学生深入活动课堂、探究热点问题提供了新颖的范例。例如,在学习高中物理“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质量”“重量”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等基本概念时,就可以巧妙利用2013年6月20日“天宫课堂——太空授课”热点案例,引领学生开展师生互动交流、聚焦探讨。在活动中,教师穿插展示“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实验演示视频、“神舟十号”航天图片等精美资料,展现了恢宏的天地互动的授课新形式,不仅凝聚了课堂焦点,领略了壮观的太空课堂,使学生加深了许多物理知识和概念的理解,而且增进了航天科普教育的效果,使学生了解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又如,新能源是近年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是STSE教育的典型素材。教师在开展“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等专题复习、新能源类试题演练等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围绕“低碳环保、节能减排”主题,创新利用新能源热点案例,为学生整理归类出“取之不尽的蓝色能源——海洋能”“用之不竭的天然能源——太阳能”“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能”“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氢能”“未来能源的希望——核能”等系列复习小专题和题型资料,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聚焦训练。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在系列清晰的复习小专题引导下,充分感受STSE教育案例情境,关注自然、社会和人类共同命运,激发起低碳环保的健康生活理念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3. 创设问题性案例,突破活动疑点

优秀的教学案例必须蕴含有问题或典型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案例烘托下激起问题意识,深入问题探究活动,突破疑难,促成解疑释疑。STSE教育案例反映的都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事实情况,描述了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成果,也呈现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因为STSE教育案例内含的这些有利于激疑、探疑、释疑的情境要素,教师积极利用STSE教育素材来创设问题性探究案例,对促进学生突破物理疑难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高中物理必修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节课中,进行到“能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这一活动环节时,教师结合学生自主阅读、实践调查(课前)、展示调查成果、小组合作、互动讨论等活动程序,利用多媒体PPT设置了层递性的问题情境:

(1) 通过阅读课本素材,谈一谈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常规能源、新型能源有哪些。(指导学生利用几分钟时间,认真阅读“能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内容,使他们了解常规能源、新型能源的主要种类。学生答: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

(2) 请小组代表展示一下实践调查成果,简要阐述成果,并说一说丰富的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什么重要作用。(学生上台利用PPT展示成果,从成果中收获了喜悦,更加明确能源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3) 描述出我国能源的分布特点情况或现状。(结合上述成果展示,学生进一步总结出我国能源的特点和现状:总量丰富、人均贫乏;分布不均,耗能量大;污染严重、效率低下。)

(4) 能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会带来哪些问题?(学生开展互动讨论、举例说明:①环境污染;②温室效应;③酸雨;④臭氧层破坏;⑤厄尔尼诺;⑥铅化合物污染。)

(5) 我们应如何科学合理利用能源、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学生分组活动,各组总结发言:①积极从我做起,节约利用水电能源;②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转化效率;③有效防止各种废弃物的污染;④创新开发利用新能源。)

(6) 我们如何实践环保事业,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学生交互讨论、得出结论:①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开发和推广清洁能源,減少环境污染;③开发使用新能源,减少对矿产能源的使用;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对各种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借助这些层层推进的问题性案例应用,很好地渗透了STSE教育,尤其是学生在问题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优秀的团队合作学习精神,以及善于挖掘案例信息、开展分析归纳、形成学习结论等良好学习品质。所以,创设具有针对性的典型问题性案例,有利于引导学生理清解疑思路,探寻解决办法,采取行动措施,逐步突破疑难问题。

4. 描述故事性案例,激活情感触点

优秀的教学案例还是描述生动活泼的故事,是贴近学生心理特质、激活认知触点的亲切学例。巧妙融入STSE教育,能为物理活动课堂增添许多趣味盎然的故事性教育案例,有效激活学生的活动情绪和情感。

在物理活动教学中,物理史话、物理学家事迹、物理典故、物理科技前沿、学生实践小故事等都是实施开展STSE教育的有益的故事性案例。例如,在必修一“绪论”导学活动中,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原子核物理学发展历程”和“原子核物理技术带来的环境问题”两个科普故事类视频案例,使学生通过认真观看视频,获得启发,认识到核灾难、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等带来的严重后果,理解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学会理性地看待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又如,在必修一物理活动教学中,将“百科全书式的全才——牛顿”“世纪伟人——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的事迹推介给学生,可以使他们更容易走进物理世界,开阔学习活动视野。此外,还可以结合课外广泛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我的环保之行”成果汇报活动,鼓励学生们讲述自己的环保行动和实践体会,使他们引发更多认知和情感的触点,更深入地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收获真切的STSE教育情感。

四、 结语

STSE教育是物理活动教学的重要主题,是培育学生良好科学态度与责任的重要教育形式。我们应坚持将STSE教育广泛融入物理活动教学,为我们的物理活动课堂提供更多鲜活形象的案例,增添更多利于质疑思疑、促进释疑解惑的生动“故事”。

参考文献:

[1]陈报南.中学物理与STS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邝娉.STSE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教育导刊,2014,(11):87-89.

[3]张幼国.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J].亚太教育,2016,(35):91.

作者简介:

李仪英,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案例设计活动教学应用策略
“活动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析
重庆市政府债务风险案例研究设计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VB中的应用
活动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英语教学中的“活动教学”研究
一对一个性化教学对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案例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