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养成路径分析

2018-01-30 13:53蓝志雯
考试周刊 2017年42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高中历史教学

蓝志雯

摘要:在当今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堂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历史科目中也是如此,这就要求老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独立地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理论,能在做题过程中结合材料和史论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培养策略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包括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还包括科学技术。除此之外,历史还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因此在分析历史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多方面综合性的分析。随着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这就为历史问题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历史学习中也曾被多次用到,比如辩证的唯物论、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哲学中常见的理论,在历史思维中也经常用到。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老师的教学,因为高中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的引导作用极为重要。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同时还要给学生普及一定的历史理论。老师在授课时,要着重关注授课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一味地追求进度。在跟学生讲材料分析题和论证题时,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分析,下次遇到这类题要怎么下手。同时要结合历史理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史论分析能力,也能培养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老师史论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老师的教学能力。比如就拿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一课来说,教材内容大致结构如下:

一、 鸦片战争(中国被动开始外交)

1. 鸦片战争的起因;2.鸦片战争的结果;3.《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二、 北洋政府外交

1. 北洋政府的成立过程;2. 辛亥革命的结果;3. 北伐战争

三、 南京政府的外交

1. 国共统一战线的建立;2. 国共对峙;3. 解放战争

四、 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

1. 过渡时期面对美苏两极格局,中国政府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外交理念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周总理在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尊重主权2互不侵犯3互不干涉内政4平等互利5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 探索时期中美建交,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建交,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平外交,奉行不同盟政策,港澳回归。

这样就可以通过将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串联和压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这种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可以让学生对书本的知识体系有更好的理解,让学生把书本知识压缩,抓住课本中的主干内容。如此一来也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书有更加完善的了解。将书本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以便于在考试中能够得到灵活运用。

再好比如说,在跟同学讲中国为什么要与美国建交这个问题时,为了更好地让同学弄清楚中美建交的实质,我给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

1.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格局?

2. 中国对美国和苏联的态度怎样?

3. 当时中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发展情况?

4. 我国为什么同意和美国建交?

我先给同学们设置这些问题,然后让他们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探索。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在阅读课文中更好地弄清楚当时的时代背景,也能弄清楚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外交困难。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自己的独立分析能力,培养出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处理类似教材中比较复杂的重难点问题时,老师可以适当对同学进行一定的启发式引导。先让他们进行自我探索,然后再点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复习阶段的时候,我会给学生列出树状的知识列表,找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归纳出每个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原因、影响……比如我在帮助学生复习“中国外交近代化时”,就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将中国的外交历史分为几大板块,然后将需要分析探讨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1. 中国打破闭关锁国局面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后来的发展情况如何。学生经过自行总结得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我国首次打破了闭关锁国局面,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与华进行鸦片贸易。鸦片贸易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身体素质下降,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了西方列强的不满,西方国家为了在华开拓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与我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我国领土主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2.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外交政策有哪些特点,对中国外交产生哪些影响。学生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得出了新中国建国初期,主要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建交,这就导致了我国外交局限性。

3. 我国为什么要与美国建交。学生分析出:与美國建交是为了打破苏联对我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当时世界处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之中,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改善,我国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1972年尼克松访华。

小结

老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基本知识点,还要教会学生基础的历史理论。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课本问题之中,提高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历史高考中多以材料分析题为主,这就要求老师要提高学生历史的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理论的了解。这样学生才能在做题中更好地将理论与知识点结合,在高考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帅文.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 马俊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3,(06):4-20+204.

[3] 詹耀强.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3.

[4] 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高中历史教学
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初中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浅谈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分析能力的提高
论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解题错误的分析能力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