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企业投资融资管理的问题研究尝试

2018-01-30 02:44刘颖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25期
关键词:投资管理问题加强

刘颖

摘要:加强企业投资融资管理有助于控制投资与融资风险,增加企业财富,提升企业发展效益。基于现代企业发展视角来看,企业投资融资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不容忽视,对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协助本组织做好资本预算决策工作,努力降低投资与融资风险指数,制定正确的投资融资方案。

关键词:加强;企业组织;投资;融资;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5-0065-01

投资与融资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活动,所谓的投资是指企业在生产运营中投入一定的资金以获取收益,融资则是指通过融通资金来筹集或者贷放资金以增加企业货币资金储备。无论是投资还是融资,均存在风险,对此,需要采取科学措施予以控制,全面做好企业投资融资管理工作。

一、企业投资与融资的基本定义

从宏观视角来讲,企业投资是指业在生产运营中投入一定的资金以获取收益。从微观视角来看,企业投资可分为三大体系,分别是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其中,直接投资是指企业直接将资金投入到组织运营活动中以获取投资利润,间接投资又名为“有价证券投资”,主要是将资金投入到政权资产中以获取政权利息;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是按时间来区分的,长期投资特指企业在一年以后方能回收资本的投资活动,短期投资另名“流动资产投资”,主要是指在一年之内就可以回收资本的投资活动;对外投资特指企业运用各种方式对本组织以外的单位进行的投资活动,对内投资则是指企业将资金用于组织内部来购置本企业经营资产的投资。

企业融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视角下的融资是指融通资金,也就是通过筹集或者贷放资金来增加企业货币资金储备。从狭义的视角来看,企业融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企业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融资行为也表现出差异性特征。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融资结构来判断融资行为合理与否,正確的融资方式有助于优化融资结构,不合理的融资行为则会导致融资结构失衡。

二、如何做好企业投资管理工作

全面做好企业投资管理工作,控制投资风险,首先要量化投资项目的决策过程,做好项目资本预算工作,设计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的投资方案。从总体结构来分析,设计投资方案是提升企业投资管理工作质量和进行投资项目决策的基础,在此过程中,要全面收集数据资料,总结投资建议,将投资决策分为重置决策、扩充决策、扩张决策和其他决策四大类,根据实际情况综合使用这些投资决策方法,以此确保投资方案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做好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工作,细化投资风险识别、风险估计与风险评价工作,科学制定风险对策。在开展投资风险识别工作时,要全面检查投资项目方案,分析该项目所潜在的风险,科学评价风险因素和各因素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在估计风险时,要借助定量分析法来估计发生风险的概率及其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在实施项目评价工作时,要依据投资项目评价标准体系和各风险因素对投资项目的影响程度来划分风险等级,然后,以此为基础制定规避各种风险的对策。一般情况下,风险指数越低,项目投资获益越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协助本组织不断降低投资风险指数以提升投资收益。

另外,还需要优化投资结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将科学的投资决策意识树立起来,避免短视行为的出现,借助科学的方法致力于项目投资技术的完善制定与实施。为此,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聘请素质高的投资团队进行科学分析,针对金融行业、资源性和高新技术产业要适当的加大投资力度。同时,企业需要在调查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将健全的企业投资分析报告制定下来,对投资项目的科学性、经济性与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重视一些领域的投资,如投资规模大、回报率高、技术含量高等。总之,企业为实现战略发展和提升经济效益的目标,就必须对投资结构进行不断优化,保证能够充分且高效的利用企业资金。

三、如何加强融资管理

当前我国企业在融资观念上普遍存在着落后于市场、落后于时代的问题,国企仍然保留着“等、靠、要”的习惯,而民企(尤以中小微企业为甚)融资困难,害怕融资,害怕扩大再生产;由于我国金融改革的滞后,造成当下融资对象匮乏,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在数量上少、在水平上低:国企基本上靠贷款融资,造成了银行大量不良贷款,国企总负债超过一百万亿元;而民企融资普遍借高利贷(以浙江“杠会”为代表),通过发行股票向民间融资(主要是居民存款),在2008年股市崩溃之后几乎变成不可能;由于企业领导的素质不高,企业在融资时往往缺乏成本观念,大肆举债,有的企业甚至抱着“借少了你是银行的孙子,借多了银行是你的孙子”的想法恶意融资,让自己“大到不能倒”、“黄世仁怕杨白劳”,而毫不在乎融资风险;企业融资,往往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本企业银根紧时才想到融资,而不关注资金市场、央行准备金率的变化,造成融资成本上升。

加强融资管理,首先要管控融资成本与风险,实行对融资的终身追责制,维持融资结构的稳定性。必须树立成本观念,在融资前首先对本企业进行全面的融资评估,实行融资风险的硬约束,以追求融资收益最大化为原则,寻求融资成本最小化,控制融资规模,管控还债周期,精准把握融资节奏,维持融资结构的稳定性。企业在创业阶段,因私人资本资金严重不足,获利能力差,因此需要长期资本,便可以采取出售股权的形式,最优策略以吸引风险投资为主。

其次,要积极开拓企业融资方式。必须在法律上承认“杠会”具有一定合法性,同时在法律上严格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必须主动探索企业发行债券、商业票据与土地抵押;必须整顿股票市场,恢复赚钱效应的正反馈、正积累,恢复并发展股市的融资功能;必须想方设法降低银行高负债风险;此外,还要敢于探索在中国企业融资市场中大量引进外资。在企业成熟阶段,可以进行债务融资。针对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和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小企业,融资时可以通过证券市场发行企业债券或增发、销售新股的形式。

最后,必须提高企业领导的素质。企业一把手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金融、证券、外汇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与管理艺术,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合理融资,保证并提高融资收益,降低融资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单的介绍了企业投资与融资的基本定义,在此基础上致力于解决企业投资与融资问题,提升本组织收益。为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协助本企业不断加强投资与融资管理力度,控制各种风险因素。

猜你喜欢
投资管理问题加强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