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8-01-31 06:09罗岚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早教广州市幼儿教师

罗岚

学前教育日益受到国家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学前教育列为今后十年八大发展任务之一,学前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幼儿教师培养则成为重中之重。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对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引导。作为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学前教育专业必须满足本地区幼儿园需求。当前广州市幼儿教师工作待遇差,导致人才流动大。而广州市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仍然以中职层次居多,为提升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素质,应积极发挥优势,实行中高职衔接,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开展校企合作,提高专业技能。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业状况

(一)收入差距导致毕业生从业稳定性差

由于众多学前教育学生是中高职院校毕业,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并未树立“从一而终”的稳定观念。公立幼儿园的增多对民办幼儿园有着一定的影响。撇开生源不说,就幼儿教师来说,很多有能力、综合素养高的老师,都在考公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的待遇远远比不上公立幼儿园的待遇,伴随着民办园人才的流失,需求就自然增大,教师队伍显然很难稳定。此外,由于幼儿教师待遇普遍低下,大多数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入职幼儿教师起薪通常比其他工作低很多,因此导致从业稳定性差,毕业生经常更换工作。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稳定、就业质量不高与其待遇低以及社会地位不高密切相关。

(二)幼教行业蓬勃发展提供广阔就业空间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的调查发现,广东省目前有早教机构至少3000家,有90%的早教机构集中在珠三角。其中广州(1177家)、深圳(960家)、东莞(373家)。虽然早教机构数量多,但是规模都不大,师资超三十人的机构仅占1.7%,早教机构以中小型为主。早教机构从业人员的学历构成分别为:本科学历的占28%,大专学历的占33%,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占39%。从这方面来看,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广阔市场。

随着社会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广州市公立幼儿园增多,用人需求增加(能拿到教师资格证的教师)的同时,对人才学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尤其是公开招聘,对学历的要求一般都要本科或以上学历,除非是广州市户籍人员且具备3年以上工作经验才可凭大专学历通过面试。因此,未来中职学前专业毕业生将继续深造,提升学历,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和高职的扩招会对中职培养模式有很大冲击。

(三)行业发展乱象阻碍在职人员专业发展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众多家长都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少家长盲目追求早教,把早教当作孩子比拼的赛场,严重偏离了正确的早教方向。一些早教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宣称能够“全脑开发”“激发潜能”,课程设置方面只注重技能培养,忽视人格养成;一些早教机构只是找个场地,雇几个未经培训的人员就开始运作,存在严重的不规范行为。学前教育中的变相收费行为依然存在,条例禁止的各种变相收费名目受到约束,但未列举的收费名目依然存在,比如“家长培训费”,各种兴趣班、延长班、小托班等十分流行,高价收费的小托班自然也与入园的变相收费捆绑到了一起。我国现在的幼儿园市场格局比较散乱,行业集中度比较低。由于行业乱象众多,发展不规范,制约了学前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严重影响在职从业人员的专业发展。

二、广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一)学前教育专业设置待评估

2011年对广州市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调查数据显示75%的幼儿园教师来源于中等职业学校,在广州就有近30所中职学校开设了幼师专业,含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2014年广州市对学前教育进行了普查,发现众多中职存在办学不规范、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2017年广东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管理的通知》,要求所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必须通过省厅备案后方可招生。当前,广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中第一次通过评估的只有3所院校,更多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是在等待第二次评估,如果第二次不通过就面临着停办的可能,这对中职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

(二)师资与实训办学条件不足

多数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不够积极,很多理论课程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大部分都是从师范类院校毕业后直接到学前教育专业从事专任教师,未有幼儿园、中小学任教经历。有的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多存在不足,还有的多数聘请幼儿园老师或者是在读本科生硕士生当兼职教师。此外,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定期培训和提高也不够,没有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只注重理论教学,不重视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实训设施设备不充分,校企合作力度不够。不少中职学校把理化生史地这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课程全部砍掉,甚至有些新办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校一个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都没有,仅凭几个艺术类教师就撑起一个学前教育专业。

(三)中高职课程设置不衔接

多数学校(含中职、高职、高校)“闭门造车”,课程结构不够科学,课程内容理实结合不够,教师的教学脱离幼教一线,不了解幼儿、幼儿园或者幼教发展形势,学生缺少实训。中高職毕业生岁实操生成能力较强,但理论知识不足;本科毕业生虽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基本的艺术技能不足,但职业岗位的生成能力会比中职生更强,适应速度更快。由于,中高职学生就业岗位重叠,课程设置多有重复,对中职升入高职就读的学生成长不利。

三、发展学前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拓宽就业领域

幼儿教师人才紧缺,人才市场空间很大。随着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和公立幼儿园的扩充,优质幼儿教师的需求很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实行“二胎”政策,儿童人口不断增加,除了传统学前教育的载体幼儿园教育之外,其他类型的儿童教育产业也迅速发展壮大,如儿童动漫、教育软件、儿童读物、课外辅导、早教、特殊儿童辅导等方面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近几年儿童职业体验城在我国大城市的发展相当迅猛。儿童教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使社会对高素质儿童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中职学校应认清形势,调整培养目标,拓展就业方向与空间。endprint

广州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二)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

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素质不高,其初中文化课成绩基本是一般或良好,只有极小部分的学生才在初中受过表彰。大多数学生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报读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希望将来做一名幼儿教师。虽然学校的知名度、就业率、教学质量、专业设置等都是学生选择报读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也有不少学生想换专业,这与幼儿教师地位、待遇不高有很大关系。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社会对幼儿教师专业的认同,幼儿教师待遇提高的呼声不断高涨,这使学前教育专业成为热门专业。职业学校应抓住机遇,更新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

(三)加强中高职衔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倡导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模式,体现理实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学生的体验活动驱动对专业理论的学习、理解与运用,将教学过程与幼儿园工作过程有机结合,构建“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研究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搞好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寻找与高校的合作办学途径。不同院校应注重培养各自的特色,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需求,注意幼儿教师培养的层次性。

(四)加强政府投入与管理

一是提高招生门槛,宁缺毋滥,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好幼儿教师(初级)的培养方案,更多关注学生发展的持续性,基于幼儿园工作一线开展教育教学,为学生进入更高一级的幼教学府奠定基础。此外,建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举办学前教育专业院校的经费投入,改善其办学条件。整顿规范市场行为,确保优质教育资源举办学前教育专业,提高专业入学门槛和办学层次。幼儿教师职业能力不高有其深层次原因,应从政策导向、专业发展的高度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现状,使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建立教師专业发展平台,开展园校合作,将培养与培训有机结合,建设稳定、高质量的实践基地,加强园校的教研合作,互惠互利,充分利用各方力量调动起有关幼儿园的积极性,形成合作的长效机制;分析幼儿教师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给予学生更多到幼儿园实训的机会,加强对实习生的切实指导;加强幼儿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体系;职后培训应开展更多基于幼儿园工作实际的专题培训,采取参与式的培训方法,着重操作层面的培训;利用幼儿园教育实践基地资源,培训职校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融合,搭建学前职业教育与职业对接桥梁,有效实现学前职业教育与职业的对接。

四、结语

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社会大众也越来越重视婴幼儿的教育,纷纷增加家庭投入。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以迎接评估为契机,加强办学条件的建设,改革课程设置,积极开展园校合作,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相信未来学前教育将会迎来发展的春天。endprint

猜你喜欢
早教广州市幼儿教师
麓湖春天观景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前锋小学作品集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勿将“早教”与“早教班”混为一谈
早教QA
早教QA
早教真那么神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