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语文灵性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018-01-31 11:51夏福胜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营造中职活动

夏福胜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欠缺,对语文等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兴趣不高,表现在课堂上为不愿主动去思考,缺乏自主探究动力,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如何改变中职语文教师“苦口婆心”“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师需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语文特有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营造语文灵性课堂,让语文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达到积极参与、乐于探究,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语文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学生情感需求,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紧张而和谐、活泼而有序的课堂教学情境,通过学习探究小组等形式让学生学有所法、学有所得,让语文课堂成为舒展学生个人灵性的舞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一、营造情感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是借助语言进行的一项技术,更是一项艺术。语文教师要学会包装自己,练就规范、得体、流畅、精炼、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耐心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走进学生内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就会入耳、入脑、入心,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现在的中职生都是思想活跃的00后,在“互联网+”的社会大变革中成长,他们热衷于网游、追星、享乐等,个性独特,对照本宣科式的语文课堂一点也“不感冒”。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命题。笔者认为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如教学《陌上桑》前,教师是这样导入的:一位帅哥早上醒来,发现妻子已经上班去了,餐桌上有妻子准备的丰盛的早点,豆浆杯子下还压着一张字条:“老公,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记得要加油哟!”帅哥看了非常感动,意气风发地骑着摩托车去上班,同学们猜猜结果怎么样呢?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纷纷想象各种结局……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积极发言后揭晓答案:车没有油,半路抛锚了!学生听了哈哈大笑。我继续引导:“今有高颜值男士遇到半路没油的尴尬,古代有采桑美少女拒绝太守调戏的智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古代典范作品──《陌上桑》吧”!教师采用叙述生活故事式的导入语,快速调整学生残留的课间活动的浮想,尽快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了良好的课前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的兴趣,主动随着老师的引导去学习新内容,较好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效果。

中职语文教材中有些散文类文章,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较难理解文章的主旨,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如教学《行道树》一文时,学生反映很难理解文本中的“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给我们”的这一句的内涵。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教师是一项良心工作,总是沐浴在人们赋予的光环中,其实教师顶着的是更多的是深沉的责任和寂寞的光环。最近《中国教育报》一则漫画刷爆了网络:“我走娃未醒,我归娃已睡。为师已无憾,为父心有愧”,每个行业都能收获特有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也都会有不为人知的辛苦和酸楚。又比如说“城市的美容师”——清洁工,他们起早摸黑,工作辛苦,却不乏遭到旁人的误解、嘲笑,待遇低却尽心尽力地工作,为城市的清洁无私付出,他们的事业是神圣的、光荣的。教师通过身边的实例,诠释“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深刻含义,又使“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并高大起来,对生活中的普通人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宽容,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的情感。

二、鼓励学生主动“触摸知识”,有效创建情境课堂

所谓“触摸知识”,就是学生自己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就是一种体验式的“触摸知识”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不应该与生活实践脱节,而应该密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多让学生的思想“触摸”家庭、社会,如此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做一个有感觉的求知者。

汪曾祺先生的《多年父子成兄弟》一文,以写真实、说真话、抒真情为特点,讲述了父子之间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父亲”“绝顶聪明、很随和”,人物的神情、动作是直观的,是可“触摸”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去“触摸”,以此调动学生触摸亲情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珍惜幸福。教学前,教师布置前置作业——在班级微信群征集学生的“我和我的父亲”亲情相片,让学生谈谈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是什么?上课时播放所选取的学生的优秀作业,营造良好的情景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感受亲情,体验幸福。教学中,被教师选中作业的学生一脸幸福,满怀喜悦地向师生讲述相片的拍摄由来,由回忆父子(女)间的亲情趣事导入,营造了课堂上亲情浓浓的氛围,学生们被感染,对父亲的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一曲筷子兄弟的《父亲》让课堂达到高潮,许多学生发自肺腑地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课后的后延性作业——以“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的话题写作训练,质量很高。从家长们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们能够主动关心父母的生活,体贴父母工作的辛劳,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教学效果非常不错。

三、创设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主动求知

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大师”,从教材创新、学生好学之处着眼,创设一个平等交流的学习平台,让学生体验生活、主动求知。

教学当代先锋实验作家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一课时, 小说描述一个刚刚成年的人走进社会的心路历程。教师可以在针对学生都有暑假工经历的实际情况,开展《我的暑假工生活》心得分享。一石激起千层浪,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暑假第一次在工厂上班,好紧张,怕出错被主管骂”“我是路痴一枚,周末休息时独自出门,居然搭错车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上班很苦很累,总想爸爸妈妈,想着家里的好吃的”……这样的交流后,笔者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对“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遭遇和反应深有同感和切身体会,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语文课堂让学生有与文本对话的机会,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学起来自然就高效多了。endprint

又如在实用应用文教学《广告》中,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询广告的特点,留心观察和收集县城的各种商品、商店的广告,摘录自己认为最好和最差的广告各一例。授课时教师利用电子白板与学生一起对学生收集的部分广告实例进行评价和修正,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始兴的土特产商品——(花生饼、辣椒酱、香菇)设计一个图文并茂的广告并进行组内交流和班级交流。学生们在“学”“评”“创”一系列活动后,结合始兴农产品的特点,基本能够能设计出图文并茂的广告作品,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在校园专业技能展示中还被商家采用。由此可见,创设交流平台,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加强了学生从业语文知识的储备。

四、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精神

中职语文课文按照单元主题进行编写,每个单元都突出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互动情境,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较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灵活性和突破性,学生可以在“观察、体验、思考、表达”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中获得活动成果的喜悦和自信,获得独特的探索体验,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对于高一新生,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中职学校,认识自己选择的专业,改变学生就读中职学校“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我们通过开展《走近中职,走近你》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第一组为“采访组”(负责采访科任教师、师兄师姐、制定问卷调查表,第二组为“形象策划组”(负责“我的自画像”“您好,我的新同学”活动开展),第三组为“联络组”(负责班级微信群、QQ交流群及公共邮箱的组建、宣传),第四组为“展示组”(负责班级“我爱我的专业”“我的未来不是梦”演讲比赛等活动的组织)。在学习小组里,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富有个性的“探究者”。各组分阶段完成工作任务并在语文课堂上展示活动成果,从活动的开展来看,学生对活动积极性高,进一步增进了友谊,形成了较强的班级学习成长团队,锻炼了个人和团队沟通和组织能力,部分学生脱颖而出,在学校组织的校园演讲比赛、作文比赛、义工社团等活动中获得佳绩。

五、结语

教育家叶澜老先生提出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其实就是要营造灵性课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自己去感悟,由字得言、由言得意、由意得情、由情得味,領略语文的魅力所在,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采取多种方法,强化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营造灵性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营造中职活动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活动随手拍”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美丽可持续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洗水soft fabric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