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用国学经典提升中学生综合素养

2018-01-31 23:11叶丽娜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学教师国学中学生

叶丽娜

【摘要】通过分析國学经典的现实意义,提出运用国学经典知识提升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具体方法。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国学经典知识提升中学生综合素养,使中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国学经典综合素养义务教育

国学经典知识中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哲学知识,国学经典知识名著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髓。运用国学经典知识,不仅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远大的思想抱负,进一步提升中学生综合素养,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中学生精神建设的发展。

一、国学经典知识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设施的不断更新,接触手机电脑的年龄段越来越年轻。流行的网络文化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部分中学生在传统知识方面有严重的缺失,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部分中学生产生自私、自负等不良的心理。利用经典国学,让中学生学习经典国学知识,进而提高中学生传统的文化素养,用经典的国学知识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行为品德,使中学生在经典国学知识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道德素养,进而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运用国学经典提升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具体方式

(一)多读多记,强调背诵

在我国有许多农村地区,由于课外书较少,中学生的读书资源有限,导致这些中学生的视野狭隘,知识结构单一,使这些中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较差。同时,这些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不能与孩子及时进行沟通、讲解,并且许多经典国学知识的文化内涵比较深刻,家长教育水平偏低对国学经典知识的内涵理解不确切。针对农村地区这些情况,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要求中学生多读国学经典的图书增强记忆,反复读书,熟练掌握书中的内容。中学生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更好地掌握国学经典知识,体会作者当时的想法,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作者的行为产生共鸣。对于有重要意义的国学经典,中学生可以选择背诵下来,一方面,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内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学生在这种多读多记、多背诵的环境下,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

(二)指导阅读,了解意境

国学经典知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中国古典诗文。中国古典诗文在朗读中讲究韵律,因此在这过程中,中学教师应该对中学生进行指导性阅读,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注重韵律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例如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断句中,教师在讲解时应该详细介绍断句的方法,使中学生正确掌握断句方法,只有中学生正确掌握其中的断句方法,才有利于中学生对国学经典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了解国学经典知识中的文学意境。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教师应该有感情的阅读,细致描绘《背影》中父亲的思想情感,有利于中学生把握《背影》中的思想感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提升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水平,为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引导感悟,理解情感

国学经典知识中有许多内涵和人生哲理,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中学生,使中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经典国学知识中的文化内涵。例如,在《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让中学生理解,中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很难理解“罔”“殆”的意思。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该重点讲解“罔”和“殆”的含义,“罔”和“殆”的实际意义,使学生掌握重点字含义,促使学生对整句内容含义的掌握,也能使中学生了解其中的辩证关系。由于一些国学经典知识对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困难,中学教师在教学引导过程中就应该切记生搬硬套,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合理性的点拨。同时,中学教师也可以运用国学经典中的礼仪知识来规范中学生的言行举止。例如,在“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一句话,讲解这句话时,中学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解其中含义“父母教的知识,要恭敬的倾听,父母批评教育时,应该虚心接受”,这有利于中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举止,用经典的国学知识规范自己,监督自己的行为。用“弟子规”中的知识教导中学生行为道德,使中学生将自身的行为习惯与“弟子规”中的行为习惯进行对比,找出自身的不良习惯,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促进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多种方式,激励朗读

中学生在学习经典国学知识时,由于经典国学知识的难易度高,不利于发挥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下,中学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阅读形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批评,激励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朗读习惯。中学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激励中学生进行阅读。首先,中学教师可以采用阅读经典国学知识大赛的方式,中学教师提前向中学生讲解比赛知识范围,在班级中随机抽取5名同学,让这五名同学根据知识内容,进行成语接龙,也可以让中学生用表演的形式对国学经典知识进行角色扮演,这些经典国学知识不仅有课本中的内容,也可以有课外内容,充分调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中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经典国学知识。中学教师也可以召开“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以“弟子规”为教学范本,中学生学习古人待人之道,将自己学习的内容在对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的过程中展现出来,有利于中学生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进而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国学经典教育

国学经典知识不仅仅能够在课本知识中,而且还能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展开经典国学知识活动。学校可以对国学经典知识安排课程,例如:初一每班一周两节课,初二两周三节课,初三一周一节课,根据年级进行课节数的安排,具体的上课内容可以由班主任老师或者语文老师进行安排,也可以听取学生家长的不同意见,进行多种方式的国学经典知识活动,这样能将国学经典真正落实到实处,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家长在课后学习时间也应该对中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可以减少中学生娱乐的时间,增加中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知识的时间,培养中学生形成学习国学经典知识的习惯。教师与学生和学生家长保持紧密地联系,掌握学生的阅读心理和行为习惯,及时将学习经典国学知识效果反馈给家长,家长在课后时间进行辅导,有利于中学生国学经典知识的学习。教师和家长的联合将会共同促进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结语

在此次研究中,通过分析怎样运用国学经典知识提升中学生综合素养,提出了多读多记,强调背诵、指导阅读,了解意境、引导感悟,理解情感、多种方式,激励朗读、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等具体措施,对提升中学生综合素养有重要意义,望此次研究内容为运用国学经典提升中学生综合素养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中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继红.中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及其存在问题与改进对策[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147-149.

[2]邢利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校的挑战与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16-18.

[3]张婉文.舞蹈啦啦操在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及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05):24+26.

[4]陈培霞.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06):39-41.

[5]焦志远.谈激情跑操对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15,(04):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教师国学中学生
“垂”改成“掉”,好不好?
论中学教师的“工匠精神”
中学教师教学自主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二元一次方程组”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