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1-31 23:21张春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池思维能力物理

张春生

【摘要】初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基础,主要对物理学基础的力、电流等相关知识进行解读。但学生在初中物理实际学习中仍存在理解能力不足,理论不能联系实际,课堂氛围沉闷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物理学习的开展。结合教学实际,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相较于语文、数学等学科来讲,初中物理更强调理解应用。但传统教学中多重视教师的授课作用,教师通过自身经验对理论、问题、解决方法等对学生进行讲授,学生只是记忆背诵,对相关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应用不强。通过探究相关策略,促进学生培养物理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发展进步。

一、引入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兴趣

学生对初中物理的畏惧感主要来自于其生硬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有体味其中的魅力,因而在学习前已经将自身摆在了弱势地位,缺乏深入学习解读的兴趣。通过设置相关问题情境,将知识融入具体实例中,可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促进知识的合理吸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力与运动关系》中惯性知识学习时,许多学生对惯性和力的区分不能准确掌握。通过引入秋千情境,在荡秋千时通过对秋千上的人猛地一推,人和秋千就可以荡向高出,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秋千会在摇摆中逐渐减小幅度,最终达到静止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力的施加只在一瞬间,但运动的持续过程可能会长达一两分钟,很明显可以看出是惯性的作用。通过列举该类学生常见情境,引起学生共鸣,培养学生情景代入能力,可有效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在学生接受惯性相关知识后,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进行解读,将惯性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似情景时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促进学生综合掌握所学知识。

二、巧设提问,引导学生参与

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大多已进入青春期,其性格容易产生冲动,但同样对好胜心的追求也普遍较强,通过设置具有层次性的提问,可吸引学生不断攻克难关,最终解答出问题,并学习到相关知识。通过不断设置问题,吸引学生解题兴趣和答题兴趣,促进其知识的掌握应用。如在学习《电流、电阻与电压相关知识》时,通过对学生设置相关问题,如当在电路中安放一个电阻时,在此种情况下电流可以继续穿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合理的线路图。若学生仍存在疑问,可安排学生进入物理实验室学习,自主安装设置小电路,并通过合理安装电阻器,加深学生对线路图中各部分的理解,为学生合理进行相关电路物理实验操作,解释相关问题等做铺垫。提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学会通过提问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积极将自身疑问与实践探究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由于相比教师,学生更清楚彼此间学习可能存在的问题,因而在提问时也更具有针对性,更能促进学生对薄弱点知识进行巩固学习,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的整体掌握。

三、多角度解题,培养发散思维

传统教学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之一是学生执着于标准答案,在面对问题时,通常选择最保险,解释时最为合理的答案。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答案存在错误或者不合理,只是学生的思路没有完全打开,知道相关解题方法但并不能将其以浅显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长此以往,学生对标准答案的追求越来越广,甚至在答题时产生定式思维,当题目出现变通时,很多学生产生无从下手的困惑,甚至认为是题目设置出了问题,学生的思想被严重禁锢,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多角度解题主要在于通过将同一题目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提问抑或不同角度提问,促进学生解答,促进学生拓宽思维广度。

如在电流相关知识学习时,通过将电流实验中常用的小电池从实验工具中取出作为问题来源进行设置。教师将电池两端扣住,仅给学生展示被撕去外缘包装纸的电池表面,要求学生对电池的正负极进行正确判断。学生通过交流思考,最终得出以下解决方法:(1)将电池安放到电流实验器材上电压处,若小灯泡正常发光,则可根据试验装置判断出正负极,若不发光,则电池正负极安装相反,亦可判断出正负极。(2)取用实验器材电压表,通过测量接近电池一端时电压表的旋转方向则可判断电池正负极。(3)一学生选择取用家中需安装电池使用的小电器,电器的电池放置处明显标出正负极负号,通过观察电器运行情况可判断电池正负极。学生通过结合学习和生活知识对教师提问进行了完美解答,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以实验代入知识点,培养学生实验思维

仅凭教师讲课并不能带动学生充分参与,学生听课的兴趣不强,自主学习能力弱。通过引入实验操作课,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课本及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理解掌握,可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相关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如在学习大气压强相关知识时,通过引入相关趣味实验,调动学生参与以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在讲述相关课程时主要引入了两个实例。第一,杯子吃鸡蛋实验,选取相对直径小于杯子直径的鸡蛋,迅速将被酒精包裹燃烧的棉棒扔入杯中,将鸡蛋放于杯口,在棉棒快燃烧完时,鸡蛋一瞬间被吸入了杯子。由于杯内燃烧,杯内的气压明显低于外界,当杯内外差值达到一定程度时,鸡蛋一瞬间被吸入杯子。第二,小孔成像实验。将学生带入物理实验室,发放给学生小孔成像所需的器材,隔板、蜡烛等,引导学生通过移动蜡烛和隔板,测量虚影的蜡烛与实际蜡烛与隔板的距离等,切实测量相关数据,促进学生对小孔成像等相关知识的掌握。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物理知识。

五、小组学习培养合作能力

小组学习与教师授课相比,学生的表现更加活跃。将课本所学内容通过小组学习进行优化,学生通过彼此间讨论交流,可以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总结,并对学生存在的普遍重难点进行深度解读,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层次性学习,逐步锻炼提高。同时,对于需要的人数较多的物理实验,小组学习可以对实验各步骤所需人员等进行合理分配,促进人员合理利用,进而对实验数据进行更为准确的统计,对实验步骤也可以更合理的推进。同时,通过小组间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彼此的长处,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正确学习方式的打造,开阔自身学习境界,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摆脱已有思维的束缚。

六、引入多媒体,培养学生动态思维

由于物理学习中经常出现运动的相关操作,教师板书讲解并不能对物理运动相关场景进行还原展现,对未接触相关知识的学生而言,仅凭自身想象力进行理解存在一定难度,通过将多媒体等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对课程相关知识原理进行动态展示,并对学生关注的重难点进行及时的模拟展示。同时,通过实验,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想象中的相关物理场景进行纠正,摆脱固有印象的束缚,改正自身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更好的掌握。

七、小结

初中物理作为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开端,必须重视学生物理思维模式等的掌握。教师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授课模式,将实验操作、多媒体教学等引入课堂,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掌握水平的提高。物理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必须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自身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劉克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结合[J].中学物理,2014,(05) :51.

[2]胡方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4,(86):140-140.

[3]张玉秀.初中物理教学与逆向思维能力培养[J].教育,2015,(40) :50.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池思维能力物理
留言板
图画捉迷藏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相机电池的保养
硬件修复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