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心包积液心包腔内注射尿激酶减少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观察

2018-01-31 08:45柴东升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尿激酶

柴东升

【摘要】 目的 观察结核性心包积液心包腔内注射尿激酶减少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 采用心包腔内注射尿激酶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患者治疗2~4次, 经彩超检查, 心包积液明显减少, 心包膜增厚有效改善, 体温恢复正常, 胸闷、咳嗽等症状缓解, 未发生缩窄性心包炎。结论 针对结核性心包积液可能发生缩窄性心包炎患者, 采取结核性心包积液心包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 操作简单, 技术安全, 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结核性心包积液;心包腔;尿激酶;缩窄性心包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3.052

缩窄性心包炎主要指患者心脏被纤维化或者钙化心包包裹, 导致心室舒张期充盈受到限制, 进而出现有较多的循环障碍性疾病, 患者心脏舒缩功能受到严重影响[1]。缩窄性心包炎很大程度上由结核性心包炎产生, 化脓性心包炎、放射性心包炎等症状也容易导致出现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患者渗出液逐渐被吸收, 之后出现钙化、增厚、粘连等情况, 心包伸缩性逐渐降低, 最终导致心搏量持续下降, 阻碍心室舒张期扩张[2]。患有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会存在有食欲不振、上腹胀、呼吸苦难、疲乏等症状。结核性心包积液心包腔内注射尿激酶在减少缩窄性心包炎方面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36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进行研究, 观察结核性心包积液心包腔内注射尿激酶减少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36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 其中男20例, 女16例;年龄17~65岁, 平均年龄(42.5±7.5)岁。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存在有胸闷、发热、咳嗽等症状, 经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 提示存在超过中等量的心包积液, 部分患者存在有心包粘连等症状。诊断标准:①患者存在有肝肿大、腹水等体征, 同时伴随有奇脉、静脉压增高、心搏动减弱等症状;②患者存在有急性心包炎史;③X线检查患者存在有心包钙化影, 心电图存在较为明显的异常。

1. 2 方法 ①超聲心动图定位心脏位置, 常规消毒, 麻醉方式选择局部麻醉, 选择中心静脉置管, 从皮肤穿刺值心包腔, 置管后心包积液引流, 直至积液不再流出;②沿中心静脉置管注射尿激酶(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10920040, 产品批号20141023),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 将注射用尿激酶10万单位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注入心包腔, 夹闭引流管6 h后放开引流。复查超声心动图, 结合超声心动图选择合适治疗次数。心包腔局部给予溶解纤维素治疗及抗结核治疗。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2 结果

36例患者治疗2~4次, 经彩超检查, 心包积液明显减少, 心包膜增厚有效改善, 体温恢复正常, 胸闷、咳嗽等症状缓解, 未发生缩窄性心包炎。

3 讨论

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形态较为怪异, 心壁可以观察到广泛的蛋壳状钙状, 属于心包膜钙化现象, 肺部存在有淤血。经X线检查, 心影有一定的增大, 单、两侧心房存在有异常增大现象, 一侧或者两侧心缘变直, 心影可观察出较为明显的三角形或者其他型改变, 心脏搏动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患者上腔静脉存在有增宽等现象, 在心包部位存在有明显的钙化现象, 同时会伴随有胸水、粘连等现象[3]。在进行缩窄性心包炎诊断时, 需要与门脉性肝硬化有所区分, 两者间均存在有较为明显的肝肿大、水肿、腹水, 但门脉性肝硬化不存在有奇脉、体循环静脉压升高、心包钙化等症状。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包希望内组织逐渐出现硬化和收缩, 导致大血管根本以及心脏受到压迫, 部分患者会有纤维缩窄环出现, 阻碍血液的顺利回流以及心室的舒张。另外, 上下腔静脉很大程度上受到大血管根部缩窄环影响, 进而出现回心血量下降、外周静脉压力升高等现象。心室舒张期充盈受到较大的限制, 非常容易降低心排血量。如果心脏长期处于束缚状态, 将会进一步发展为心肌萎缩, 降低心肌收缩力, 减少左心排血量, 各个脏器均会出现供血不足等情况[4]。

针对缩窄性心包炎患者, 一旦确诊必须立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病程持续时间过长将会出现心肌废用性萎缩等症状, 不仅降低临床治疗效果, 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还存在有非常大的危险性。患者会因为缩窄性心包炎导致出现腹水、水肿、严重心脏并发症等症状, 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缩窄性心包炎临床上以外科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心包剥离术、心包切除术为主。部分存在有活动性结核患者, 还需要在抗结核治疗后才可以进行手术, 手术后仍需要持续抗结核治疗1年[5-7]。

尿激酶属于碱性蛋白酶, 产生于肾脏, 存在于人体尿液中。尿激酶不仅属于专一性极强的蛋白水解酶, 同时也有着酯酶的活力[8-10]。尿激酶在新鲜血栓闭塞性疾病, 如说急性广泛性肺栓塞、心肌梗死、急性期脑血管栓塞等症状方面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还可以应用于人工心瓣手术后预防血栓形成等方面, 使血管插管通畅性得到有效保证, 在肾移植等手术出现的血栓形成方面也有着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11]。采用心包腔内注射尿激酶方法进行治疗, 超声心动图定位心脏位置, 常规消毒, 麻醉方式选择局部麻醉, 选择中心静脉置管, 从皮肤穿刺值心包腔, 置管后心包积液引流, 直至积液不再流出;沿中心静脉置管注射尿激酶,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 将注射用尿激酶10万单位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注入心包腔, 夹闭引流管6 h后放开引流。复查超声心动图, 结合超声心动图选择合适治疗次数。心包腔局部给予溶解纤维素治疗及抗结核治疗。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 如果尿激酶使用剂量过大, 部分患者会出现有出血现象, 另外, 还有部分患者存在有过敏反应, 有2%~3%患者会出现有发热症状, 如果患者存在有不良反应现象, 需要立即停药接受治疗。endprint

本次研究表明, 36例患者治疗2~4次, 经彩超检查, 心包积液明显减少, 心包膜增厚有效改善, 体温恢复正常, 胸闷、咳嗽等症状缓解, 未发生缩窄性心包炎。

综上所述, 针对结核性心包积液可能发生缩窄性心包炎患者, 采取结核性心包积液心包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方法, 操作简单, 技术安全, 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红添. 结核性心包积液行闭式引流40例效果观察及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11):99-101.

[2] 孟娟, 廖明凤, 孙秀才, 等. 结核γ-干扰素酶联免疫斑点检测在结核性心包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 20(5):632-635.

[3] 张建江, 陈莹华, 窦文杰, 等. 单纯引流与联合尿激酶治疗儿童肺炎旁胸腔积液的比较.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6, 31(17):1329-1331.

[4] 郭颖, 高伟, 傅立军, 等. 有创性心导管检查对限制性心肌病和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7, 32(1):34-37.

[5] 刘琨, 喻林, 张玉红, 等. 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径向运动功能. 中国老年学, 2016, 36(24):6242-6244.

[6] 赵兵. 36例結核性包裹性心包积液持续引流并心包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的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33):174-175.

[7] 邹雪燕, 张小娟. 经导管心包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心包炎60例临床观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 12(2):49-51.

[8] 杜春苑, 王洁. 心包腔置管注入尿激酶和抗痨药治疗结核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 4(32):43.

[9] 崔翰斌, 陈新义, 崔长琮, 等. 经导管心包内尿激酶灌洗预防心包缩窄的临床研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32(12):1118-1122.

[10] 周明广.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内注射尿激酶治疗临床分析. 吉林医学, 2011, 32(28):6001.

[11] 吴红, 张生林, 袁震. 尿激酶序灌洗法治疗结核性心包积液10例分析.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36):9060.

[收稿日期:2017-1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尿激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形成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穿刺引流术中应用尿激酶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导管碎栓溶栓治疗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尿激酶鞘内注射治疗脑室出血42例临床分析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治疗时间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