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2018-01-31 11:57覃月青
考试周刊 2017年61期
关键词:计算方法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摘 要:计算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学生进行接下来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关注小学生的数学計算能力,使学生可以提高技能。计算马虎或者是不认真很容易出现错误,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试题和算式的理解,进而影响学生的正答率。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师指导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积极计算,使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计算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使学生可以通过体验、思考和探索,直接或者是间接地接触一些数学知识,在参与中培养兴趣,学会方法。计算是小学数学中最为关键也是最基础的知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是帮助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它贯穿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全过程。学生计算能力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也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和计算方法,促进学生可以不断地提高。

一、 培养学生计算兴趣,主动参与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探究计算,引导学生计算方法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兴趣,使学生可以主动计算,在实践过程中学会科学的计算方法,掌握数学规律。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计算,在实践中掌握方法,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带领学生玩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如“算24”:教师在黑板上随机的写出1~10这些数字中的任意四个,鼓励学生通过运用加、减、乘、除等四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使得计算结果是24。当随机的四个数字出现在黑板上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会瞬间被调动起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快速运转和积极主动计算,在快乐的氛围中提高计算能力。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授名人故事,用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计算欲望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讲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不断演算,草稿纸就用了很多袋。教师利用真人真事来给学生举例子,会使学生产生兴趣,提高课堂注意力,从而关注课堂,认真计算,带着兴趣和主动性进行计算。

二、 重视口算估算能力,培养学生探究

重视口算训练,口算是基础,只有口算速度快才能够为快速进行笔算,提高笔算速度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正确率。学生通过口算的方式会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提高速度。教师要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保证计算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在进行计算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估算,对计算结果进行猜测和探究,通过计算得出正确的结果,与预先的猜测进行比较和分析,明确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例如在计算126×42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计算125×40=5000,通过这个算式学生应该明确本题中的这个计算结果应该会超过五千。学生在计算后,如果得到的结果没有超过5000,那么一定是不正确的。通过估算会保证学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使学生学会逻辑分析和推理,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计算。

三、 重视数学计算方法,鼓励学生探究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明确计算方法和其中蕴含的计算原理,使学生可以学会科学进行计算,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真正地掌握计算方法。学生积极地参与会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计算的主人,进而使学生更快乐地进行计算,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教师给学生提供算式:108×49让学生去计算,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很容易计算出结果,看起来好像是学会了乘法,但是如果反过来让学生用49×108,这样很多学生就不会计算了,不知道该如何去书写,如何将数位对齐,导致计算结果出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其中的计算规律和计算方法,而是“照葫芦画瓢”,学会了一般的计算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其中的规律和道理,给学生介绍科学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策略,使学生可以真正地理解其中的计算规律,进而面对任何变化和数学计算都可以轻松应对。

四、 重视探究简便方法,灵活应用计算

为了实现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计算,教师就要给学生介绍一些计算的简便方法,使学生可以掌握计算技巧,进而快速而准确地进行计算。在计算中有些是可以运动凑十法的,而有些简便计算的数据学生应该张口就来,脱口而出。例如教师给学生提供应用题:同学们一块去栽树,一组栽树45棵;二组栽树68棵;三组栽树55棵,请问同学们一共栽树多少棵?在解决应用题中,学生会轻松地列出算式:45+68+55,学生往往会根据以往的学习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从而解决问题,这样做是正确的,但是速度有些慢,而且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很容易让学生出现错误。面对这样的试题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介绍简便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凑百法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算式中的数据位置进行调整,使算式变成:45+55+68,这样计算就变得容易多了。在四则运算中,教师还需要要求学生可以熟练记忆一些常见的数据,这样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技巧,例如125×8=1000,25×4=100,25×8=200等等,学生掌握了这些常见的数据就可以更快速而且准确地进行计算,确保计算的正确性。

五、 书写清楚格式规范,确保工整美观

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书写清楚,格式规范,这是确保学生正确进行计算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学生书写不清楚,格式不规范就很容易会出现错误。例如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中,很多学生总是马虎,因为忘记进位,导致结果不正确,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书写,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的就进位,需要退位的就退位,把需要标注的“进位符号”和“退位符号”标注清楚,认真书写,这样就会减少错误,避免失误。有些学生还会因为数字不清楚,数位没有对齐,导致个位与十位相加,十位与百位相加,出现结果错误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只要学生认真对待,规范书写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迈向成功的催化剂,会使学生学会如何计算,如何分析,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建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孔企平.论数学科学计算的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覃月青,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乔利乡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方法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浮力计算方法汇集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随机振动试验包络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