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环节巧妙实施分层导学

2018-01-31 06:40简佳玲
考试周刊 2017年10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小学数学

摘 要:在因材施教理念的引导下,分层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在分层教学模式和因材施教理念的引导下,“分层导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顺势而生。在本文中我主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谈一谈如何巧妙地进行分层导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分层导学

所谓的分层导学主要是指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科学习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级,然后积极地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换言之,分层导学其实就是对传统的小组合作的“升级”。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数学认知、学习能力等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级,然后将其以小组形式归纳在一起,使同一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成长,以此保证每一层级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分层导学中的导主要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实施分层导学呢?

一、 课前准备

分层导学从其字面含义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分层,一是导学。所谓的“导学”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充分尊重新课改的理念,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发挥自身的组织、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合作,在合作探究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而“分层”则是这一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呢?首先,学生由于生活经历、数学学习水平以及数学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特点,倘若教师采取统一的方式对其进行知识教学,只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学生无法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有效发展。其次,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不同,教师在传统教学活动开展中按照中等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这使得两极的学生无法得到数学学习满足。第三,由于学习水平的不同,学生在强烈的自尊心的驱使下,不愿意与高出或者低于自己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互动,认为跟高水平的学生互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往往会深受打击,而跟低水平的学生互动,则是在浪费时间,无法从他们身上学到有价值的东西。综合以上种种,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分层导学模式主要是小学合作形式的“升级”,那么教师对学生的分层需要以小组为主要形式,即将同一发展水平的学生划分到同一层级的小组中,在同样的数学发展水平下,学生可以以开放的心态与小组成员互动交流,以此在合作中提高其数学学习水平。我在组织“倍的认识”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会根据各个小组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层级的课堂练习。比如,在“开心闯关”游戏中,我会设置三个关卡,第一关:“数一数白球和黑球各有多少个?白球的个数是黑球个数的几倍?”符合数学学习水平稍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二关:“现有白球5个,黑球的个数是白球个数的3倍,请问黑球一共有多少个?”符合数学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三关:“描绘出你想要研究的倍数关系,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符合数学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此,學生在小组讨论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完成不同的关卡,以此掌握基础知识。

二、 组织课堂

这里所提及的分层导学与分层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倡导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级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其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样需要从“自主、合作、探究”出发,使学生在小组形式下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我在组织“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会采取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我根据不同小组的实际情况,对其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回忆所学的知识或生活中常见的与三角形有关的图形;采取多样的方式来验证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第一道问题只要学生发挥已有的生活经验即可完成,符合所有小组的学习情况;第二道问题需要学生掌握面积计算方法,对三角形有深刻的理解,符合中等和高水平小组的实际情况;第三道问题,是从情感方面而言的,需要学生高度概括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符合高水平小组的实际情况。如此,在不同层级的问题下,不同小组的学生可以在互相讨论中解决以上问题,并在问题解决中获得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三、 作业反馈

分层导学模式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得以落实,同时还要延伸到课外,即在课后作业完成中延续课堂导学模式。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中,教师一般会借助教参和教材课后习题引导学生通过做题来检验其学习情况。而分层导学模式尽管需要依靠教参和教材习题,但教师仍需要设计不同层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掌握知识,并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导学的模式,借助小组合作形式,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以此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掌握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叶鑫.多元分层导学 点亮数学课堂——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分层导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7).

[2]庄志贤.分层导学内涵及其应用探究[J].教育评论,2016,(07).

作者简介:

简佳玲,福建省漳州市,福建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小学数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