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重点

2018-02-01 05:21徐燕
财会学习 2018年34期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全面预算管理

徐燕

摘要:我国医疗体制处在不断改革创新阶段,2019 年 1  月 1 日起医院全面施行政府会计制度。医院的财务工作将在管理模式、人员素质、核算方法等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新制度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新医院会计制度中也是首次将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纳入医院整体的活动当中,并要求对预算所得到的最终结果进行考核。现阶段,大部分医院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真正实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工作。因此,本文主要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医院的实施重点做分析,目的是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给予新医院财务制度一定成效。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实施重点

医院的财务工作将会以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为核心开展相关财务管理工作。好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利于医院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效率以及水平。在近几年的实际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由于整个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处在发展阶段。预算管理的进行还存在尚需解决的诸多问题。就是因为这些存在的问题,使得预算管理工作一直停留于表面工作。2019年1月1日起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将驱动预算执行力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双提升。

一、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用数字对医院内部的运营以及内部资源的分配数量、金额进行具体的表示。因此,它可以说是医院整个活动的行为标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为了将医院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做明确的分析,也成为医院为自身长期发展做计划的有利手段。总的来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目的分为以下三点:首先是,能够将医院内部各个部门的责任分工明确。全面预算工作会做出整个医院的发展总目标,医院的各个部门会根据总目标细化成属于自己工作范围的小目标成为工作的重点,使得全体医院的总体工作都是朝着实现预算管理工作做出的总目标去的。其次是,协调医院各个部门的工作。预算管理工作使得每个部门之间都有了一定的串联性,使得工作人员的力气都往一处使。也能够使得较小的部门也能得到管理和控制。再者是将日常医院工作的行为标准有效的控制。医院一段时间对业务的完成程度以及完成效果都是要有相关的判断标准才能明显的看出来的[1]。

二、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分析

(一)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总目标

政府會计制度为双核算体系设计[2]。政府会计制度重构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双系统,双基础、双要素、双报告的创新,对公立医院执行新制度而言,最主要的变化是改进预算会计功能。按收付实现值核算原则对国家医疗资源的分配和相关财政支出的单独反映,有助于全面了解收支情况、资源配置等。新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目标是为满足医院内部的需求,是以整个医院未来的发展前景做领导方向的。当了解医院当中每个部门的经济目标,主要内容是将其进行整合、编制、调整最后考核,使得医院各个部门的经济目标与医院整体的大目标串联在一起。最终因为目标的串联性,医院全体的工作人员都会一起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在岗位上工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就是为了将医院自身内部的优秀资源整合在一起,加以完好的利用以达到提高医院资源有效利用率。长时间的共同努力,整个医院上下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作人员能够持续的拥有高涨的工作热情,最终医院长期的发展计划将得以一步一步实现。

(二)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想要落实到实际,必须建立实际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使得医院内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工作时能有标准可以遵循。医院在实施国家要求的医院改革要求的同时要遵循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也不能忘记结合医院实际发展状况。所建立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内容要将医院总体的预算管理目标、医院各个部门的权责、实施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序流程涵盖在内。制定严格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利于全院的工作气氛,并成为院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标准,对于工作人员在院内的行为有良好的约束效果,当然也会避免出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工作的情况。

(三)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医院在组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时要遵守合理科学、权责统一的组织原则,将组织体系分为三个部分: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管理委员会、责任单位。委员会主要成员有院内的各个领导、财务部门的领导以及其他部门的负责人和责任中心的复杂人。预算管理办公室的职能最主要是管理整个预算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预算责任单位更是涉及到医院内部的各个阶层的带头人,这样一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医院内部才能更有威严,办事情才能更有说服力[3]。

(四)落实管理内容与责任分解

医院的全面预算工作一定程度上能够知道该医院内部的资源是否得到合理的分配、利用。根据医院本身的工作特性可以采用“三级预算管理”体系,也就是遵循着“预算归口管理、三级目标统一”的原则,主要有三个预算部分组成:一级总预算、二级归口职能部门预算、三级责任中心预算。整个体系围绕财务预算机型,具体的医院收入与支出也将计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当中。一级总预算负责人是预算管理委员会,工作内容是经营预算、资本性预算的汇总、对最后财务的总体编制。二级归口职能部门预算负责人是归口职能部门,工作内容是将归口支出、资本性支出做好预算。三级责任中心的负责人是各个临床、医技、医疗辅助责任中心,工作内容主要是经营预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医院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因此每个不同级别的负责中心都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并认真完成工作才能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效率[4]。

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在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该财务管理最重要、关键的形式。通过对医院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医院高层可以清楚的掌控医院业务水平、收支情况并且对财务做到有效的监督;还有利于高涨院内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节省不必要的医院开支。在保证节约一定成本的情况下,又能够发挥医院自身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二)灵活运用预算编制方法

全面预算管理功能工作在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四种预算方法:固定预算法、弹性预算法、零基预算法、滚动预算法。医院总体发展目前较为稳定的时候,可以采用固定预算法。弹性预算法较适用于需要进行运营变更的医院。而当前较为流行的零基预算法对前两种方法均进行了优化,有效弥补了前两种算法中存在的不足。因此零基预算法的运算过程是目前最为科学合理、有效的运算方法选择,利于节省医院内部不必要的开支。

(三)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结果考察制度

医院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制度,其中包括预算执行结果考核制度,可以看出预算管理执行结果的考核工作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十分的重要性。假设在预算管理工作完成之后,没有相对应的考核检查工作,那么可以说预算管理工作作用并没有得以充分的发挥。不仅如此,考核工作还要与年终医院的评比、总体收入相关联。

(四)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内容

全面预算工作的“全面”二字,实际指的是医院内部的全体员工、全体相关部门、全运营过程都要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当中去。所以,医院内部大大小小的经济活动、收入与支出都是预算管理涵盖的内容。但目前,大部分医院只是将医院的开支、收入计入预算管理工作并没有将其他关乎医院经济运营状况的相关具体数据参与到预算工作当中,这样一来就使得医院的经济运营模式面临较高的经济风险。所以,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预算、评估、控制、筹资、投资工作是缺一不可的。

四、结束语

本文的中心部分对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已经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且在之后也对于怎样推动更好的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做出了具体的措施罗列。目的是为了促进未来医院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在社会中的总体效益,也为了保障医院内部的工作更加有条不紊的按照标准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一定要尽可能的涉及到医院内部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使得预算管理工作發挥其应有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威.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医院预算的影响探究[J].会计师,2018 (08):76-77.

[2]李利红.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财会工作的影响[J].教育财会研究,2018 (06):47-49.

[3]袁偶生.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 (10):112-134.

[4]刘思烨.全面预算管理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实施难点[J].中国经贸,2016 (4):215-215.

猜你喜欢
政府会计制度全面预算管理
政府会计制度与医院会计制度对比探析
“待处理”事项在科学事业单位的核算探讨
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政府会计制度》模拟测试探究
《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问题及改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其实施对策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