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采煤方式的策略

2018-02-02 23:55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12期
关键词:煤炭资源法律法规煤炭

曹 宇

(山西寿阳潞阳昌泰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引言

近25年我国煤炭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大面积开采,以及矿区各类高耗能工业的迅速发展,使煤炭矿区环境状况急剧恶化,出现“三废”排放严重、生态环境失衡、生存环境恶化、人民生活质量下降等较严重的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使我国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极为严峻的压力,对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极大威胁[1]。所以,实现采煤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成为了社会各界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1 传统采煤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粗放式的采煤方式引发地质灾害

由于传统采煤方式缺乏对未来生态环境的预判,大量的煤炭开发导致地质构造、地表植被、地下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地表失去了原有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抵御地下的地壳活动的能力变弱,进而对周围环境,特别是矿区周边的居民和建筑物的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例如,山西省由于长期采煤形成5000多平方公里采空区,其中沉陷区面积3000平方公里,造成大量土地塌陷、房屋开裂、道路毁损等情况,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为此,山西省2014年启动农村地质灾害搬迁治理工作,计划用7年时间完成地质灾害严重的656个村庄、27000户、8万人的治理搬迁工作[2]。

1.2 粗放式的采煤方式破坏了大量居民用地

居民用地主要包括居民的耕地与建设用地。但正由于粗放式的采煤方式,导致大量居民的耕地与建设用地受到了极大的破坏。面对无节制的煤炭开采,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采。其导致的地面塌陷让东部地区出现大量低洼地带,让积水问题及土地盐碱化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同时也加剧了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与荒漠化。例如,东胜煤田和宁夏灵武煤田,两大煤田对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使得当地土地荒漠化的现象更加恶化,由当初荒漠化覆盖率的60%上升到了83.5%,当地民众的可利用土地变得更加少。

1.3 粗放式的采煤方式导致地下水下降

粗放式的采煤方式让地下水资源也遭到了严重的损害。在地壳运动的不断变化下,全球的地下水资源正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但由于煤炭资源的大量不合理开发,导致地下水下降了几十米,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用水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据调查,1980一2000年期间山西省河川径流量平均值为72名9亿立方米,较1956一1979年平均值减少了41.51亿立方米,减幅为36.35%。其中采煤改变水文下垫面而影响流域的产流机制是造成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3]。

2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采煤方式相协调的策略

2.1 推动煤炭开采的法律法规建设

目前,在矿山环境保护方面我国的法律法规大多仅限于“三废”的污染与治理而关于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缺少关注[4]。我国与煤炭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尚处于不完善的状态,大多是以原则类的法律法规作为煤炭开发的基本法律依据,而且在民法、刑法、环境保护法、地方性法规等均有对煤炭开发的部分法条,但法条分布过于分散,法规内容缺乏一定的强制性与操作性,从而使得在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缺乏对煤炭开发方式的统一标准。

想要实现采煤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建设一套关于采煤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收集多年来采煤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问题,积极借鉴相关案例,让处于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灰色地带,全面归于这套法律体系之中去,进而解决现如今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

2.2 坚决落实采煤方式的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面对粗放式的采煤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种种破坏,切实加强采煤方式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迫在眉睫。但当前形势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仍存在监督管理不力的问题。最为明显的便是一些小型煤矿企业缺乏政府部门的相关证明却依旧正常运营,由于技术设备较为落后,生产者保护意识极度缺乏,进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坚持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要求对正在开采或矿建的矿山进行合理的资源开发,对其当前的技术水平、装备、经济能力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对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安全措施不高的矿山实行强制关闭。综合治理影响生产生活明显的、破换环境严重的废弃矿山[5]。

2.3 科学的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与保障

想要实现由于粗放式采煤方式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的恢复,除了具有强制力的监督、执法与管理,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建立恢复、保护生态环境的资金激励体系,对于提高相关区域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具有积极意义。

在国家层面上,相关部门应当为煤炭开发的生态保护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具有全面化、多样化性质的投资机制。进而加大破旧煤矿的整治力度,加快区域环境的改善步伐,同时,借助政策优惠调动其他政府及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资金投入工作。并且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从而实现全方位协作的科学化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做到资金上的保障。

2.4 加强煤炭开采技术的革新,保证开采技术的科学化、现代化

实现生态环境的全方位保护,不仅在于法律法规、监督管理、资金投入方面的治理,还应当在煤矿企业发展初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科学合理的规划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应当重视勘探煤炭能源的人员与技术,提高其勘探的相关技术水平,对之后的煤矿开发的科学化、综合化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其次,煤炭企业在开采的过程中,要切忌不应该只考虑当前的生产效益问题,而应该在技术、设备、工艺等方面保证其处于先进水平,通过对技术、科技的有效革新,煤炭企业可以获得更优异的经济效益。最后要在开采开发上进行技术创新,学习并落实具有环保性质的洁煤技术,并加以进行推广和应用,将生产出的废品再进行开发利用,以此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结语

煤矿开采给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的种种问题,是我们都能够感受的到的问题。过度或部科学的开发对社会造成的潜在威胁,也是我们能够预见的到的。平衡采煤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将影响着我们的子孙后代处于何种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加以实施和坚持。

猜你喜欢
煤炭资源法律法规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煤炭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魏贤勇: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学发展观
环境保护视域下的煤炭资源绿色开采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