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环评质效的因素分析和对策探讨

2018-02-02 23:55张作良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12期
关键词:质效整体环境保护

张作良

(安徽中环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1 影响环评质效的因素分析

1.1 建设单位环保意识不足

建设单位是环评的主要监控单位,如果建设单位整体的环保意识不足,没有认识到自己对于环境保护应该承担的责任,就会对环评产生应付了事的心态。建设单位如果没有围绕着环评开展相关的建设工作,就会导致环评出现被闲置的情况。有些建设单位还会出现环评还未批复就直接建设的情况,这样将会直接影响到环评的质效,因为环评是以预防为主的一种控制性准则,如果先进行建设,也就失去了环评本身的意义。而且如果建设行为在环评报批之前,环评就要根据项目建设的情况来进行修改,就会被动的调整相关的流程,也就严重影响了环评的整体质效。

1.2 环评机构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环评机构需要有充足的技术储备,但是现在市场上很多环评机构都在肩负巨大压力的同时收取着较低的费用,因此导致自身水平能力都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相应的技术储备也远远不能达到要求。环评机构是一个需要承担很多社会压力的机构,需要通过自己的技术水平来进行社会履责的机构,随着环评编制机关和审批部门的脱钩,环评机构面对更加公平环境的同时也面临了更严格的要求和挑战。但是,随着人员管理的加强,也有不少环评工程师取消了自己的注册登记,导致部分环评机构出现资质人员缺失的情况。

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环评机构的整体建设变得不足,能力水平也未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影响了环评的质效。

1.3 审批部门的能力不足

随着深化改革环评制度的推进,环评编制和审批部门实现了脱钩,加强了环评审批的公正性,但是也出现了审批部门能力不足的情况。审批部门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但是面临的审批任务却非常的重,在这种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工作质量就没办法得到有效的保证。而且因为人手的缺乏,审批部门无法进一步深入到每个环评的审批中,也可能出现一些沟通不足的问题,在审批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出现很多磕绊,无法顺利的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审批。

1.4 环境监测等第三方的能力不足

环境监测单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事业型的检测单位,他们需要承担社会监测任务,且这些任务的数量较大,所以他们很难有时间参与到环保咨询服务中;另一类是社会化的检测机构,这些机构因为完全市场化,所以在监测的力度上就会出现不足的情况。两类检测单位基本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无法为提高环评质效而起到推动作用。

1.5 在设计阶段未注重环保理念

环评本来就是一个工程的前置条件,是对建设工程前期进行的而一次环境评价,但是我国很多项目在规划的时候就没有注重相应的环保理念,所以在环评进行的时候,各种环境问题就会层出不穷的出现,导致设计规划都需要进行调整。而且,很多工程在做前期规划的时候将环境问题进行了忽略,导致环评阶段无法获取正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环评的工作推进就会变得很缓慢,因为需要重新去做本来设计规划阶段的事情。

1.6 环评的对外公布和信息共享不足

社会未能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环评资源交流平台,没有一个能够将环评信息录入、数据收集的信息系统。这个系统的缺失,让环评机构只能各种开展工作,无法更好的进行信息交换和相应的业务沟通,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同时,整个建设过程的各个单位之间也没有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各方的资料无法进行有效的汇总和交换,缺乏了联动机制,也就导致环评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很有限。

2 提高环评质效的对策

2.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

进一步在全社会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营造起全民参与的环保氛围,带动所有人的环保意识。通过更为广泛的宣传活动,让环保这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让人们能够产生一种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媒体平台的相应宣传,让环抱着一概念能够更普遍的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观念。

加强环保相关教育,让更多的实际参与者能够承担起环保的责任,特别是对于建设单位等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让建设单位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是环评工作的责任人,应该为环境保护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2 加强对于环评市场的整体监督

首先,需要在整个环评市场树立起“重视环保”的理念,也就是告诉所有环评机构,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市场经济行为,不是一己私利的工作,环评的工作前提必须是为了更好的环境保护。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加强对于整体市场的规范,鼓励更多有社会责任心的环评机构逐步成长。

其次,要督促各环评机构进行人才培养,足够的人才才能够支撑整个行业更好的发展,所以强化人才培养,解决人员匮乏的情况是当务之急。

2.3 加强规划的环境保护意识

要将环评与规划进行更加统一的结合,在项目规划的前期就应该充分的考虑环境问题,将环境保护的宗旨融入到项目的整体规划中。在项目规划初期,就应该将生态保护等问题清单作为整体先导,让工程能够在开始的阶段就融入环境保护的理念,也就扫清了后期环评工作开展时候的各种障碍。另一方面,通过项目规划与环评的结合,能够更好的提高环境保护,结合环境开发的合理性,真正的判断出整个项目的可行性。

2.4 加强专家团队的整体建设

更充分的调动起评估机构在环评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专家团队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专家的主观能动性,让专家更好的参与到环评的评估和管理中。让更有业务能力的专家进入到环评的领域,运用专家的知识业务水平提升整体环评的质效。专家在业务领域的高水平能够有效的促进行业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整个行业水平的提升,更好的专家团队建设将会更有利于整个环评行业的管理,让整体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2.5 加强外界的全面支撑

要进一步加强第三方的力量,让第三方的监管能够真正成为环评中的一个力量,全面提升外界对于环评事业的全面支撑。进一步规范相关的机构,审批和报批的相应程序也应该得到更好的规范,让整个环评审议流程能够变得更加有序和顺利。推动各部门之间对于环评的全面文件交流,环评需要的文件能够更好的得到提供。各个环保相关管理部门也应该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内部管理,做好自己的相应之策,让整个行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2.6 建立健全交流平台

由政府来主导将环评所涉及的相应机构和部门联动起来,共同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有的机构和部门能够有足够的交流机会,也可以第一时间的获取行业的最新信息,交换相互的资料。同时,平台上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彼此之间的深度探讨和共同进步。在平台上,政府应该将最新的环保政策以及相应的规范文件发放,让所有环评的从业者和相关产业人员都能够第一时间获取相应的政策。

结语

社会的进步让环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社会对于环保的诉求也随之加强,全世界都在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也都为此在不断的努力。“十三五”期间,国家也采取了更为积极有力的措施来推动绿色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加强对于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习总书记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注意了整体环境的保护,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全面性发展。在这样的全面环保形势下,环评工作就需要加快自己的脚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质效,达到社会的需求。影响环评质效的因素有很多,全社会应该积极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将相应的对策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动环评质效的有效提高,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绿色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质效整体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提升航天产品报审价工作质效的思考
蒲江县:深化“党建+”模式 提升医保服务质效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坚持“四个三” 提升乡镇人代会质效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拓宽信访渠道 提升监督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