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2018-02-02 23:55邹君伟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12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检测

邹君伟

(播州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贵州遵义 563000)

引言

环境监测是由环境监测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和有关法规,对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趋势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技术性监视、测试和解释,对环境行为符合法规情况进行执法性监督、控制和评价的全过程操作。通过科学系统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追踪、管控影响生态环境的相关因素,并对潜在的环境污染威胁制定预警机制。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的环境检测工作也不断完善,但是从当前经济与环境发展关系来看,环境检测过程依然存在诸多漏洞,尤其是在“雾霾”等典型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影响下,加强环境检测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1 我国环境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环境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检测数据缺乏准确性,检测数据是展现环境质量的基本信息,但是在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指标的不完善,检测人员态度敷衍随意,检测技术相对落后等原因,使得检测数据的质量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相关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设备仪器的使用率较低,一些环境监测站虽然配备了相应的检测设备,但是在使用中难以与当地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匹配,造成了一些大型仪器设备长期闲置,影响了我国环境保护资源的有效配置;检测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升,由于专业水平欠缺,相关培训不足使得一些检测站的工作人员难以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立系统的检测方案,此外,对检测工作缺乏责任心,甚至在利益的驱动下进行违规、违法操作,严重影响了环境检测工作质量。

2 加强我国环境检测的相关措施

2.1 做好科研工作,提高环境检测技术

环境检测对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政府应从长远出发,加强对环境检测技术研究,让环境检测工作能够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顺利进行。如政府应加强对科研机构的经费支持,保证相关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来;加强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根据国际环境检测标准完善国内检测指标体系,扩大对环境检测工作的覆盖面;深入对环境检测工作的主要规律问题的研究,配合其他技术部门提高技术检测效果。

2.2 完善监督机制,提高检测数据质量

环境检测工作需要系统的监督机制作为保证,当前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对环境检测敷衍塞责,其关键就在于环境监督工作的缺位。针对此,政府应加强对监督机构的建设,针对环境检测问题制定完善的监督流程,将每一个检测环节、每一个检测数据、每一个检测设备的使用都纳入到监督中来,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准确,并确保执行部门能够据此对责任方做出做出处理方案,从而提高环境检测工作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2.3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检测人员素质

检测人员作为检测工作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检测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管理与培训,以确保环境检测质量。注重改善环境检测人员的工作环境,从物质和精神层面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吸引专业环境检测人员进入机制,确保其熟悉检测指标与工作过程,熟练运用检测仪器,提高检测工作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责任培养,从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的高度提高检测工作质量。

2.4 搭建信息平台,实现环境检测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对环境检测信息的收集与传递则成为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检测工作转型的关键。相关部门应顺应当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增加对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投入,以实现对环境检测数据的有效收集与整合,从而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实现对环境变化趋势的呈现,明确环境管理方向,并做出提前预警,进而做到防患于未然,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信息化、数据化水平。

2.5 明确检测重点,合理应对突发事件

近几年一些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暴露了我国环境检测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在环境检测中,相关部门应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重点,并针对突发事件制定预警措施,以提高应对环境问题的能力。例如明确环境事故的检测重点,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动态变化趋势,并根据预警方案做出相应的指示,保证各部门相互配合,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以体现环境检测的作用。

结语

总之,在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推动下,保护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对环境检测工作的规范与落实,完善环境检测标准,健全环境检测制度,落实环境保护措施,让环境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准确、有效。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环境检测
环境保护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