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2018-02-02 23:55陈宣羽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农民

陈宣羽

(江苏省宿迁市土地储备中心 江苏宿迁 223800)

引言

土地流转是指农民将土地的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国家在近些年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允许、鼓励农民将土地以转让、出租、转包等流转形式转让土地的经营权,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距十九大“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的要求还相距甚远。本文从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以及流转的意义做一定阐述,希望对土地流转工作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够

由于我国长期受小农思想影响,农民不能够充分认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只注重眼前利益,对土地流转的长期性收益认识不足。还有部分农民思想老旧,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对自己无力耕种的土地,宁可荒废,也不让别人来耕种。加之近年来我国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及三农问题,也制定了许多惠民政策,从而让农民对土地的前途产生了极大的自信心,在土地流转的时候,对土地有太多的依恋,顾虑重重。

1.2 土地流转期限短

由于农民对于土地的未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对于土地租金和未来的产量也不确定,导致农民不愿意长期出租土地。承包人希望能够长期经营土地,这样他们可以开展生产性投资活动,但是现阶段的情况是土地流转都是短期性的,短则一个季度,长的也不过三两年。部分承包人员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只能对土地资源过度应用,不顾土地承受能力,降低了土地质量,影响土地后期流转。

1.3 流转机制不健全

虽然国家层面上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但是各地方的土地情况不一致,人文、企业等各方面因素都不相同。各级地方政府没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适合当地发展的土地流转政策,土地流转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土地流转的信息共享平台仍有可提升的空间,目前供需双方信息沟通不流畅,现阶段的土地流转仅仅停留在口头合同或是合同不规范,流转标准不一致,严重制约了土地的正常流转。

1.4 政府参与度不高

现阶段的土地流转停留在群众对土地自发流转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多发生在农户之间,这与集约化经营、土地集中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农户与农户之间的流转没有明确的权利、义务规定,很容易导致后期利益的冲突,致使土地流转双方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2 应对措施

2.1 加强政策宣传引导,解放农民思想

鼓励各基层地方组织深入发掘本地区的流转成功案例,分析流转前后农民的生活、收入变化情况,将案例印成宣传册发给广大农民。同时利用普法宣传的机会,加强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法律知识培训,让广大农民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能够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解放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站位,充分意识到土地流转给生活带来的好处。

2.2 搭建流转平台,成立中介服务组织

搭建流转平台,由平台负责收集流转信息,整合流转资源,实现交易对接,从而确保土地流转供需双方的信息通畅。成立中介服务组织,由组织负责流转的具体操作和相关的流转评估,细化流转合同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不必要的流转矛盾。

2.3 完善流转后的保障机制

农民土地流转有顾虑无非就是两方面,一是担心流转后自己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出去务工回来后没有土地作为依靠,另外一方面是担心流转后土地的经营权无法回到自己手中或是流转后土地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要着力解决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制度,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让农民在土地流转时有足够的信心。即使土地流转出去,没有土地作为依靠,自己也能够进城务工或是社会的保障制度能让自己的生活有保障,这就增加了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提高了土地流转率。

2.4 引进和培养农业产业企业和龙头企业,增强土地流转的内在动力

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方式方法,引进和培养一批农业产品的终端加工和销售企业,如电商平台、农产品深加工、绿色产品加工企业等,实现农业的产销一体化经营,从而实现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真正实现集约化经营的目的。

3 土地流转的意义

3.1 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加速城镇化建设

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农民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同时土地流转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上解放出来,他们进城后去争取更好的就业岗位,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提高了自身收入的同时也开拓了视野,加速了城镇化建设。

3.2 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经营效益

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深入开展,土地流转的效益会逐渐显现,流转的数量、速度和规模会进一步加大。在市场的调解下,种植大户会不断发掘土地的价值,同时资源的利用率和农民的流转热情会不断提高,集约化经营的优势会日益明显,土地经营效益会明显提高。

3.3 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土地流转促使分散土地集中化和规模化,使得农作物实现大规模种植,机械化的运用更加方便,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对抗外界风险的能力得以加强,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现代化。

土地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主体,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加快土地流转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镇化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规范土地流转对保障供需双方利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土地流转要因地制宜,耐心倾听农民诉求,扎实、认真、稳步推进,切不可有急功急利思想,要从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保障国家惠农政策的设施为落脚点,不断深入开展土地流转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流转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研究也是刻不容反。本文分别从对土地流转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采取的可行性的应对措施,以及农村土地流转对于整个农村经济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等三个方面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对研究这一课题的专家可以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土地农民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土地如何突破“细碎化”?——“三农”干部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经营创新
我爱这土地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应多方共赢
分土地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