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在公路建设中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8-02-02 23:55王浩陈勇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施工期环境影响监理

王浩 陈勇

(上海吉宇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 201600)

引言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公路建设也进入了快速的建设发展阶段,我国的公路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国家提出“五位一体”发展布局以及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以及人们对于自身的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环境保护显得至关重要。生态环境部重塑职责后将特别重视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加之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正式实行,作为生态类建设项目,公路建设需要尤为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1 公路建设环境管理现状

1.1 现状的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之一,为中国的环保工作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公路建设中提出了环境保护全过程保护要求,从工程施工前申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工程试运营期办理竣工环保验收,实现了闭环管理。由于环评批文和竣工环保验收分别是项目核准文件、工程竣工完结的必要要件之一,但非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工作中建设单位重批文轻落实,使得环评文件在施工期环境保护中成为一纸空文,运营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也常常无法满足污染防治要求,措施建成后也因缺乏管理不能正常运行。

1.2 道路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监管机构缺位。公路建设特别是省道、国道、高速等长距离体量大的工程,路线经过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县级环境监测和监察机构不完整,导致这些地区根本无法开展监管工作,乡镇因为人力财力的不足更产生了我国的环境管理的结构真空,致使环境信息传递无效,导致既有环境监管体系在农村地区的低效,甚至失效。

(2)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公路建设单位一般设置工程指挥部来管理施工期各项工作,工程指挥部设置安全环保部来负责施工期安全和环保问题,但实际工作中更注重施工安全问题而忽略生态环境保护。

(3)工程设计缺乏与环评的联动。公路工程等一些项目在施工期间对环境影响较大,在竣工验收时才发现破坏了环境,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无法补偿,甚至无法挽回。公路施工期防治措施都是由工程设计单位按照工程规范设计,多数着重考虑工程进度、投资等,缺乏与环评文件的联动。

(4)环境保护意识和素养缺乏。施工人员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在缺乏监督管理下,施工期废水废渣乱排乱弃,营地周边生活垃圾成片,河道捕鱼,深林抓补野生动物现象屡见不鲜。

2 公路建设环境管理的有效对策

2.1 深化监管组织体系

根据农村实际需求加强基层监察机构的建设,将监管机构下移,覆盖到乡镇一线,施工期根据环评报告中的措施,对乡镇监察机构作出明确要求,确保有机构、有人员对对施工项目进行监督。

2.2 建立高效、务实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以环评报告为基础,建立信息沟通渠道,接受各级环保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按照环评要求成立工程环保管理机构,并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办法;充分利用工程支付的调节手段,将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2.3 设计与环评联动

设计单位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派遣驻地环保设计代表,根据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及相应的防治准则,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施工中设计代表配合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加强工程环境影响监督,并对设计变更进行环保优化比选。

2.4 提高监理人员的环境监理技能

按照环评要求配备具有一定的环保素质的监理人员和相应的检测设备,并就环境监理服务的内容强化所有现场监理人员的环境保护知识培训,提高监理人员的环保专业技能,监督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

2.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针对环评报告提出的措施针对性的对施工人员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制定可行的赏罚措施。

结语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实施对道路环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充分利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环评文件的要求,落实施工期和运营期环保措施,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公路监管工作,切做好道路环境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施工期环境影响监理
绢云母片岩引水隧洞施工期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山区钢桁梁斜拉桥施工期抖振时域分析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