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高三一模失利的困扰

2018-02-05 22:21林少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辅导个案高三学生

林少惠

〔摘要〕高三学生小郑在一模考试失利后,陷入了焦虑、无助的状态, 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充满绝望。辅导老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他理清自身存在的绝对化的、糟糕至极的信念,代之以合理信念,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目标与计划。最终,小郑战胜了自我,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合理情绪疗法;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3-0056-04

一、基本信息

小郑第一次来找我做心理咨询时是一天下午放学后,那时他是高三年级的一名理科男生,正经历着高三一模失败的痛苦与茫然无助。初见小郑,他身躯高大微胖,长相较同龄人略显成熟,而脸上却写着与成熟不太符合的焦虑与无措。

1.基本资料

(1)人口学资料:小郑,男,18岁,身高184厘米,重点高中高三理科班学生,独生子。身躯高大微胖,长相较同龄人略显成熟。父母都为事业单位工作者,家庭经济状况属于小康之家。

(2)个人成长史:出生于广州,独生子,足月顺产,出生发育正常,经询问其父母家族无精神疾病史,无重大疾病史。出生于工薪家庭,父母本科毕业,家境小康。童年期无重大生活事件,无重大疾病史。小学阶段没有学习目标,贪玩,学习成绩较差,兴趣较广泛。初中起始阶段原本也是一名学习后进生,后来受同班一名有梦想并且为梦想非常努力学习的同学的影响,初三时从年级倒数行列(250名以后)不断进步到年级尖子生位置(前60名),最后中考考上重点高中。在重点高中的学习,高一、高二也一直非常努力,学习基础扎实,成绩在班级15名以内,年级150~250名之间。高三第一个学期的成绩呈现波浪状的不稳定。考得最好时可以到年级100名左右,而最差可以退到年级278名,整体平均水平在150名左右。高三第二学期更加努力,一模是他考得最差的一次,578.5分,班级排在26名,年级排名340名。

(3)精神状态:高三一模后整个人都慌了,情绪低落、茫然甚至绝望。这种糟糕状态从一模后一直持续了两周都得不到缓解,也无法静心复习,非常担心这种不好的心态会影响高考。但感知觉正常,思维意识正常,意志行为基本一致,自知力完整,能充分表明自己的想法且内容具体,愿意听取客观意见。在很信任的一位科任老师的介绍下主动来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在第一次咨询访谈中,小郑自述此次高三一模考了578.5分,感觉很糟糕,因为离自己考上复旦大学的梦想相距甚远,觉得现在对考上重本线都有点担心了,对自己非常失望,充满失败感,失去了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

(4)生理与身体状态:无重大疾病史,身体无不舒适感,无疼痛,近期体检报告无明显异常。最近两周,睡眠状况不是很好,入睡困难且伴有噩梦。

(5)社会功能:在校基本上能坚持上课学习,但因焦虑情绪的困扰而影响了学习效率,注意力不集中。

2.原因分析

(1)不合理信念系统遭受较大冲击后形成的恐慌、焦虑情绪

。小郑初中阶段从后进生进军到尖子生的“正能量”经历给了他极大的学业成就感,促使他形成较稳固的信念——我的学习潜能很棒,只要肯努力,我一定可以实现任何梦想。高一、高二的他也一直非常努力,成绩位于班级和年级中等偏上的位置。对自己高一、高二的成绩,他一直相信“只要我高三再努力一些,一定还会像初中一样不断前进。”后来上了高三,第一个学期的成绩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不断进步,而是呈现波浪状的不稳定。高三第二学期的他更加努力了,依然坚信“我一定能够在全市第一次模拟考试时打一个漂亮仗。如果这次依然还没有考好,我的高考就没有希望了。”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寄予了很多美好希望的一模,却是他考得最差的一次,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自我的信念系统遭受较大的冲击。他整个人很恐慌,情绪低落、茫然甚至绝望,认为“一模都没有考好,我的高考彻底完了。不要说复旦大学了,我看连本科都上不了了。”由此无法静心复习,充满担忧。

(2)自我定位不合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过大带来的失落失望与茫然无措

小郑对自己寄予了较高的期望,树立了宏伟的高考目标——“考上复旦大学”,但这个理想目标远远超过他当下的实际水平。他也曾像打了鸡血一样为这个远大的目标努力拼搏过好长一段时间,但发现即使考得最好的一次成绩也依然离理想目标非常遥远。当他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都发现付出很多努力都获取不了期待的成绩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过大使他陷入了内心煎熬的阶段:失去目标、信心与动力,失落失望,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而又不知如何前行。

二、辅导过程

从一模后到高考前,我通过面谈、短信、电话等方式,为小郑进行了五次辅导。辅导的过程要点如下。

1.充分了解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第一次咨询时,通过运用共情、具体化、倾听等参与性技术,我充分了解了小郑的情况,并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协助学生认识不合理信念带给他的情绪上的困扰,并共同商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合理情绪疗法。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是后续心理辅导工作的基石。

2.探究和修正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对人性的重要看法是:“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合理情绪疗法强调情绪来源于个体的想法和观念,個体可以通过改变想法和观念来改变情绪。该疗法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为外界事件,B为人们的认知,C为情绪和行为反应。疗法主要包括了心理诊断、领悟、修通和再教育四个重要阶段,而明确求助者的ABC,尤其是深入探究、准确把握其不合理信念并让求助者领悟到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就成了这个疗法的重中之重。endprint

在第一次咨询中,我发现小郑的信念系统里存在“糟糕至极”、“绝对化要求”及“过分概括化”等不合理信念,是非理性思维方式给他带来了情绪困扰。绝对化的要求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而当某些事件的发生与其对事件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片面地以一件或某几件事来否定整体价值,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以及焦虑和抑郁等情绪。糟糕至极是一种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象、推论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性结果的非理性信念。

于是,在幫助小郑理解合理情绪疗法之后,我与他一起探究他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小郑总结了他不合理信念:(1)我有很大的学习潜能,只要肯努力,我一定可以实现任何梦想。(2)我那么努力,我的学业成绩就应该很拔尖。(3)现在一模考差了,我连考上重本的希望都没有了。(4)如果考不上重本,那么我未来的生活就会比别人差。(5)我现在的情绪很糟糕,我无法改变这种情况。

针对每一个不合理信念,我们进行了重要的讨论和辩论,让小郑认识到每一个信念的不合理之处,最终帮助他确立较合理的信念:

(1)初三一年学业的突飞猛进让我发现了自己的学习潜能,只要肯努力就可以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但高中的学习不再像初中那么简单,我希望通过努力继续进步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2)我希望通过较大的努力可以让学业成绩较拔尖。

(3)现在一模虽然考差了,但它给了我机会去发现自己学习上还存在的问题,后期的学习方向就更明确了,我还是很有希望考上重本的。

(4)即使最后高考真的考不上重本,以后还有机会通过研究生考试去考取重点大学,高考的成败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生活的好坏。

(5)我现在的情绪很糟糕,但我能够为此负责任,并有能力去改变这种情况……

3.协助求助者建立合理的自我定位

修正小郑的不合理信念之后,我进一步协助他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引导他认真分析了一模考试和高三历次考试,对自己各科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进行理性的评估。将一模各科成绩列表形成“现实成绩”(578.5分),让他首先理性面对事实;然后探究与实力相匹配的“应该成绩”——通过仔细分析各科情况,每一科都重新确定一个与当下实力相匹配的“实力成绩”,他发现凭借自己当下实力可以达到612分左右,一下子唤起了信心。最后,让小郑对自己的进行综合评价, 填写 “理想成绩”——即引导他具体分析自己各科还可以努力的方向及努力的可能性之后所能获得的“理想成绩”。小郑仔细思考各科情况及自己未来努力的实际情况,发现自己还可以往上提升,各科加起来的总分可以达到635分左右,这让他燃起了希望之火,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了。我促使他为自己接下来的目标制定了实际可行的学习计划。他满怀着信心离开咨询室,重新投入了奋斗之中。

4.稳住突飞猛进后的浮躁心态,以良好心境备考

从一模到二模之间,小郑的学习状态不错,偶尔出现一些浮动时会和我通过短信交流,或者利用课间过来找我。后来他的二模成绩达到了历次考试的最高峰,632分,全班第1名,年级第87名。这既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也同时让他一下子显得浮躁起来,不能像之前一样以平静的心境全身心投入复习。小郑觉察到自己的状态不对,担心这种不能专心的状态会影响高考,于是又过来找我咨询。我首先让小郑认识到这种状态是人在取得重大突破后会产生的状态,很正常,不必过分担心。然后我与他一起探讨针对这种状态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最后,我告诉他,接下来的备考阶段非常关键,让自己每天都处在充实但又平静喜悦的状态里就是最佳的状态。小郑心领神会地离开咨询室,继续投入备考之中。

5.减轻焦虑,坦然迎接高考

小郑最后一次来找我已经是2014年6月1日高考前。他自述学习成绩一直在飞速上升,二模和三模成绩都比较理想,有了极大的信心。再过几天就高考了,这两天心理突然有点焦虑和害怕,担心自己高考发挥不好。

我和他分享了适度的压力或者焦虑有助于学习效率提高的心理学原理,也通过自己当年高考前的相似经历的自我暴露引导他看到焦虑与压力的普遍性,帮助他坦然与自己的适度焦虑共存。此外,也向他介绍了放松身体的一些小技巧,鼓励他尝试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最后,指导他最后几天在复习的同时,每天可以做一点积极的、美好的小事,让自己的心境处在平静和喜悦之中,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三、辅导效果

小郑从一模后对自己有了正确合理的定位,目标清晰,动力十足,主导心境稳定,情绪积极,抗挫折能力不断提升。成绩也在不断跃进,第二次模拟考取得全班第1名,高考以647分全年级第48名的最好成绩考上中山大学。就在高考放榜前的毕业典礼日,小郑带着他的爸爸妈妈来到心理咨询室给我送来了一束花,用最真诚的语言表达了他的感谢。

他说:“很幸运遇到老师您,帮助我度过了内心最煎熬的阶段。无论这次高考得结果如何,我都有勇气去面对自己以后的人生……”我的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内心洋溢着涓涓细流和无尽的感慨:“好男孩,祝福你,也谢谢你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丰富了我的内心,增进了我为人师的幸福感!”

四、辅导感悟

高三,对每个学生而言,无疑都是一场心理战。有人说,没有经历过高三的生命是不完美的生命,没有参加过高考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人生,至少缺少了一次特殊的生命旅程。高三意味着搏击,也意味着重生。高三的种种,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深知,才能体会个中酸甜苦辣、错综交杂的滋味。这特殊的一年对万千考生来说,是一份特殊的生命成长礼。有些心灵较为脆弱、抗挫能力较差、应对方式较为消极的学生,很容易在高三这一年里经受不住心灵的折磨而变得更为消极甚至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也有些原来心理素质就较差的学生,很多隐藏的问题就会在这一年里间歇性、反复性地暴发;还有更多的学生所呈现的问题主要是心态随成绩起伏所产生的动态变化,呈现出各种情绪调节不良的问题,一些情绪困扰问题会随时间流逝自动消退转化,但一些情绪困扰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支持与辅导,就会给学生的备考之路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在对小郑的心理辅导过程中,我有了以下的感悟。endprint

(1)深入理解高三考生的心路历程,关注考生糟糕情绪背后的不合理信念

进入高三的学生,绝大多数一开始时都会对自己寄予较高的期望,树立宏伟的高考目标,并为这个目标努力拼搏过一段时间。当学生发现付出很多努力都获取不了期待的成绩时,就会陷入内心煎熬的阶段:失去目标、信心与动力,失落失望,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而又不知如何前行。陷入糟糕情绪之中的学生,情绪背后往往有一双黑手在主导,那就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或“糟糕至极”等不合理信念。此时,学生首先最需要的是有人能够深度理解他的情绪,引导他领悟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与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这属于合理情绪疗法的诊断和领悟阶段,旨在帮助考生领悟到他的情绪问题不是由于模拟考失利这个事件产生的,而是他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因此他应该对自己的问题负责。

(2)引导考生修正不合理信念是整个心理辅导历程的核心

合理情绪疗法理论强调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都来源于个体的非理性信念,咨询的重点在于改变这些信念。这个阶段需要辅导老师通过积极主动的提问来进行,提问具有明显的挑战性和质疑性的特点,其内容紧紧围绕着考生信念中非理性的成分。这个过程非常不容易,因为会遇到阻抗,考生并不会简单地放弃自己的信念,他们会寻找各种理由为它们辩解。此时,需要辅导老师时刻保持清醒、客观、理智的头脑,根据考生的回答一环扣一环,紧紧抓住对方回答中的非理性内容,直到对方感到为自己信念的辩护变得理屈词穷。

在该阶段中,我们一般可以归纳出考生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就是将“想要”“希望”等变成“一定要”“必须”“应该”的形式。该阶段不只要使考生认识到他所持有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也要使他分清什么是合理信念,什么是不合理信念,并帮助他学会以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当考生对这些信念有了一定认识后,辅导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认识到即使某些不希望发生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他也能以合理的信念来面对这些现实。这个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的修通阶段,是该疗法最主要的阶段。

(3)再教育阶段要帮助考生进一步强化新观念,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合理情绪疗法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之后仍能用学到的思维方式、合理信念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高三考生在第一次全市模拟考试之后,距离高考所剩下的时间并不多,而且还要经历二模和三模等,时间紧迫,容易出现焦虑不安。因此,辅导老师应协助考生建立合理的自我定位以提升方向感和自信心,通过积极暗示稳定良好备考心境,进行应对焦虑的放松等自信训练,提高考生应对焦虑性情绪反应的能力。

在小郑身上,我深深感受到合理情绪疗法的魅力及其对这类学生的适应性。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是減少求助者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咨询结束后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自责倾向)和敌意(责他倾向)等去生活,进而帮助他们确立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这个目标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是针对求助者症状的改变,即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与不良行为的后果,这称为不完美目标;另一方面,着眼于使求助者产生更长远、更深刻的变化。这不仅要帮助求助者消除现在的症状,而且也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减少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在以后生活中出现的可能性,这称为完美目标。从本个案辅导的效果来看,不仅较好地完成了不完美目标,而且也基本上接近完美目标。正如小郑所说:“无论这次高考如何,我都有勇气去面对自己以后人生的种种……”用心理专业和美好的期待陪伴小郑走过了他生命中重要的高三阶段,见证了他心灵成长的过程,我深感喜悦。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510080)

编辑/左文萍 卫 虹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理情绪疗法辅导个案高三学生
我该如何战胜那莫名的恐惧与不安
创伤,是祸?是福?
走出自我否定的樊篱
寻找家的感觉
直视骄阳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体像焦虑研究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如何培养高三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相关能力
提高山区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解题能力的策略
高三学生应该怎样面对及准备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