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对台战略思想及其启示

2018-02-07 08:39
治理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同胞两岸关系和平

□ 王 宁

战略思维是关于实践活动的全局性思维。2002年至2007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始终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在充分展示对两岸和平发展理论自信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系列对台工作的战略思想及举措,不仅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当时浙江实践层面的问题,而且在宏观层面上,对于如何引导构建当前两岸关系,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习近平主政浙江时期的两岸关系发展背景

2002年至2007年,台湾正处于民进党执政时期。2000年3月,以“台独”起家的民进党人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在此后的八年时间里两岸关系处于波诡云谲的状态。一方面,执政台湾的民进党走“渐进式台独”之路,抛出所谓的“一边一国”论,拒绝与大陆对话,拒绝改善两岸关系,致使两岸官方对峙斗争不断。另一方面,国民党、亲民党等党团在连战、宋楚瑜等人的领导下团结起来,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反独促统的联盟阵线,围绕两岸关系和台湾的国计民生,与民进党陈水扁当局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面对当时台湾地区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大陆绕开陈水扁政权当局,努力扩大两岸民间交流和往来,有力地促进了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增进了两岸同胞特别是基层民众的福祉,得到了两岸大多数民众的欢迎和支持。与此同时,以国民党为主要力量的台湾在野党也不断加强与大陆的联系和互动,壮大岛内反独促统的基层力量,在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主张发展两岸关系,致力于台海和平,并在实际行动上与大陆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尤其是2005年的连战大陆行及“胡连会”的举行,被称为“破冰之旅”,加上随后江丙坤、连战的“寻亲之旅”,萧万长的“融冰之旅”,宋楚瑜的“搭桥之旅”,吴伯雄的“雨过天晴之旅”、“双赢之旅”,共同推动两岸在经贸、文化、教育、科技、宗教等诸多领域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引领两岸关系发展在新世纪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并形成的关于通过和平发展方式最终达成国家统一目标的思想和理论。*杨立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是怎样形成的》,《统一论坛》,2009年第3期。2002年至2007年,习近平在浙江主政期间,面对当时错综复杂的台海局势,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坚定不移地走党中央提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地为浙台两地同胞谋福祉,形成了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对台战略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充分发挥浙江的区域优势,基础坚实、支撑有力,高瞻远瞩、放眼未来,不断增进了浙台两地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以及两地同胞的情感融合,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充分展现了其卓越的战略思维和高超的指导艺术,成为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益探索。

民进党自2016年5月在台湾重新上台以来,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纵容支持各种形式的“去中国化”、“台独”分裂活动,阻碍两岸交流合作,打破了过去八年来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同时蔡英文还大力推行所谓的“新南向政策”,企图挟洋自重,通过强化台湾与东南亚和印度的整体关系,达到摆脱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系。蔡英文政权的这些政策,使得台海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日趋紧张,和平发展成果流失,同胞切身利益受损。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台工作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台工作既具备更加有利的条件和更为强大的能力,也面临更加突出的风险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重新全面、系统、深入地梳理和解读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对台战略重要思想和举措,对我们做好新时代的对台工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启示意义。

二、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对台战略思想的理论架构

习近平总书记曾长期在福建、浙江、上海等沿海省市工作,与台商、台胞多有接触,对台湾问题有长期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的对台战略思想,是他在浙江主政的5年时间里亲自领导和参与对台工作实践中逐渐丰富并形成的,既涉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坚持,也涉及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各领域交流合作,既进一步打开浙江扩大开放的重要突破口,又涉及浙台两地民众切身利益和福祉,既尊重历史,又尊重现实发展规律,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开辟了浙台关系发展的新境界。具体来说,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对台战略思想的理论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略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开展反“台独”斗争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国家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更不是唯心主义所断言的“伦理观念的现实”,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5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主旋律,也是中国人民根深蒂固的价值观。维护国家统一的人历来受到人民的尊崇,破坏国家统一的人历来受到人民的唾弃。*郭宗欣:《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0日第2版。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既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致力于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共中央对台工作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顺利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因此,一个中国原则自然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依据。在浙江履职前,习近平曾在对台工作最前沿的福建省工作和生活了长达17年,对于台湾问题有着准确的理论认知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到浙江工作后,习近平同志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以党的大政方针统揽浙江的对台工作,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开展反“台独”斗争,确保浙江对台工作始终沿着党中央确定的正确方向往前推进。2004年,习近平同志在调研浙江省台办、台联等部门谈到对台工作时指出:“要坚持按照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江泽民同志‘八项主张’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做好新时期对台工作的四点意见,认真做好对台工作。认清形势,坚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开展反‘台独’斗争,坚定不移地促进祖国的完全统一。”*周咏南:《习近平强调为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浙江日报》,2004年4月14日第1版。2006年,习近平同志一年内两次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表示将切实践行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热诚欢迎更多台湾朋友来浙江访问、观光和投资,进一步密切两地交流和联系,增进同胞感情共谋和平发展,共同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作出新的贡献。*周咏南:《习近平在会见连战时说 共同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作贡献》,《浙江日报》,2006 年10月14日第1版。“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情同手足,不管遇到什么曲折,两岸终究是要走在一起的。”*《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祝贺“两岸关系论坛”召开》,华夏经纬网, http://www.huaxia.com/xw/dlxw/2004/07/240543.html.这些重要论述,反映出习近平在主政浙江期间,始终从炎黄子孙不可割裂的同胞情感出发,从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大局出发,去认识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的问题。这既能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现状和趋势,又能正确处理对台工作中的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清晰地传递了我们在事关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重大原则问题上绝不妥协、绝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局限,构成了这个时期内浙江对台战略思想的重要基础,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家统一观。

(二)战略动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浙台交流与交往

战略动力是一个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物质前提,也是一个战略能否顺利实现目标的重要支撑。台湾问题是一个中国历史遗留问题,对于两岸长期的政治分歧问题,事关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因而问题的解决依靠的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说,两岸关系就是两岸同胞的关系。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基于这种客观历史的认识,习近平同志认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利益在两岸同胞,动力也在两岸同胞。2004年4月,他到浙江省台办和省台联等部门调研时强调,“对台工作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优势,形成合力,为加快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为促进祖国完全统一服务”。*周咏南:《习近平强调为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浙江日报》,2004年4月14日。习近平同志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动力扩展为两岸同胞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实际上就是要形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既体现了我们党坚定的底线意识,又展示了我们党不计前嫌、包容前瞻的广阔胸襟,既立场鲜明、原则明确,又展现了极大的善意与诚意。这种思想的提出,为两岸问题的解决蓄积最坚实的力量奠定基础。

从现实来看,两岸关系不断前行的最根本战略动力,还是在于引导两岸人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两岸关系发展的进程中去,而这必须以进一步密切两岸的交流联系,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与感情为前提。为此,习近平同志2006年4月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表示,浙江将认真执行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继续深化浙台两地经贸、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科技、旅游、宗教等各领域的交流与交往。*周咏南、毛传来:《习近平会见连战时说 进一步密切两地交流和联系增进同胞感情共谋和平发展》,《浙江日报》,2006年4月22日第1版。后来,习近平同志履新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见的台湾朋友正是连战。连战当时对媒体表示,自己与习总书记很早就是朋友,并形容自己对习总书记的印象:非常亲切、很诚恳、有诚意,一位对两岸事务有深入了解、充分掌握的领导人、老朋友。除了在2006年一年内两次会见连战外,习近平同志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与台湾地区各界人士有着频繁的亲密接触,结交了许多台湾朋友。他先后亲自会见了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台塑关系企业新任总裁王文渊、台湾成功大学荣誉教授吴京、台湾南仁湖育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清波、台湾国泰金控董事长蔡宏图等岛内各个领域的知名人士,向他们大力宣传大陆改革开放的政策及巨大成就,宣传浙江社会稳定的形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并热情欢迎台湾企业家到浙江省各地考察,投资兴办实业,同时鼓励这些企业家们介绍更多的台湾客商到祖国大陆考察投资,为推进两岸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战略任务:“东引台资”促进浙台经贸合作,作为浙江扩大开放的重要突破口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强调 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 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人民日报》,2015年3月5日第1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台湾问题长期观察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准备把握两岸关系发展规律和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后作出的科学判断。实际上,早在到浙江工作后不久,在领导对台工作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习近平同志也结合浙江经济社会的具体发展实际和区位区域优势,就对台工作探索性地作出了一些规律性的思考,创新性地提出了“东引台资”开放战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浙江对台工作的重大实践创新。

一直以来,长三角地区作为连接南北的枢纽,以其庞大的内需市场、高素质的劳动力以及较好的制造业基础的优势,承接了台湾地区产业的辐射和转移。然而,曾几何时,在长三角地区中,浙江在吸引台资方面却表现平平,甚至一度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2003年5月,苏州市台资企业总投资额超过155 亿美元, 而当时整个浙江省累计批准的台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90亿美元, 还不到苏州的六成。*刘群锋:《“东引台资”缘何能渐入佳境》,《浙江经济》,2008年第5期。

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伊始就强调,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台经贸工作,促进浙台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交往,促进海峡两岸共同繁荣和发展,为浙台两地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2003 年1 月16 日,习近平同志在作省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要“扩大浙台两地交流, 积极引进台资, 为促进祖国统一作出贡献”。*习近平:《政府工作报告(27)》,《浙江日报》,2003年1月27日第1版。在任浙江省委书记不久后,习近平同志就高瞻远瞩作出了“北接上海、东引台资”战略。“北接上海、东引台资”战略使浙台经贸合作不断深化、融合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既加大浙江吸引台资的力度,增强了浙江的经济活力,又为台商来浙投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成功引领浙江对台工作取得了突破性、历史性进展。“东引台资”这个扩大开放的战略突破口不断被打开,浙江省内企业与台商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台资大企业大项目落户浙江大地开始呈现加速趋势,积极稳妥地推进了浙台经贸合作和融合发展。到了2004年,台资已成为浙江引进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台资企业纷至沓来,不断涌向浙江投资兴业。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 浙江省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6440个, 合同利用台资193.6亿美元,在江浙沪三省市中基本与上海持平,*刘群锋:《“东引台资”缘何能渐入佳境》,《浙江经济》,2008年第5期。“北接上海、东引台资”战略任务的显著成效进一步得到凸显。事实有力地说明,加强浙台两地经贸合作,形成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促进两地的人员往来及双向交流活动,增进两地同胞之间的了解和感情,既有利于浙台两地的共同发展,又服从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四)战略关键: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对台工作的“四个意识”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对台工作,不仅体现在时刻要求自己密切关注台海局势,从而积累领导处理对台事务的丰富经验上,还体现在他对于从事对台工作相关部门的关心和高标准要求上。2004年4月,习近平同志到浙江省台办和省台联等部门调研,走访处室,看望干部,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在谈到台湾问题和对台工作时,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指出:“在新形势下做好对台工作非常重要,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关心支持有关部门和团体开展工作。”*周咏南:《习近平强调为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浙江日报》,2004年4月14日第1版。

对台工作部门是党委政府形象对台湾人民的重要展示窗口,其干部队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台胞、台商对我们党和政府的印象,关系到广大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的直接观感。为此,调研中他还特别强调,省台办等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抓班子,带队伍,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周咏南:《习近平强调为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浙江日报》,2004年4月14日第1版。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创新性地提出的做好对台工作的这“四个意识”,既是他就浙江省对台工作部门正确认识和坚定维护党和国家大局、明确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成为此后浙江省对台工作部门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一贯重要指引。

(五)战略取向:促进两岸共同繁荣和发展,不断丰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涵

2004年,习近平同志出席在杭州召开的“两岸关系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指出:“加强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是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责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祝贺“两岸关系论坛”召开》,华夏经纬网, http://www.huaxia.com/xw/dlxw/2004/07/240543.html.台湾同胞因特殊历史遭遇和不同社会环境形成的历史性格和复杂心态,以及特殊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本来就需要大陆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然而,当时陈水扁当局掀起的滔天浪潮正一浪高过一浪,加剧了这种复杂性,“台独”成为当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如何越过激流,进入一个全新的高度,是当时摆在复杂的两岸关系面前的历史性难题。毛泽东曾经说:“凡事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毛泽东:《矛盾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页。在看待两岸关系的问题上,习近平同志正是重点突出,抓住台湾问题的要害,提出了“促进两岸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对台战略取向,这恰恰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征。辩证思维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习近平同志辩证看待两岸之间的“同”和“异”,高度重视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在两岸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中的作用,从而不断丰富祖国统一的思想内涵。

2006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会见连战时就表示:“浙江省十分重视发展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我们采取许多积极有效措施,着力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为台胞提供许多便利高效的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和工作、生活氛围。*周咏南、毛传来:《习近平会见连战时说 进一步密切两地交流和联系增进同胞感情共谋和平发展》,《浙江日报》,2006年4月22日。2006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会见连战时再次表示:“浙江将切实践行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进两地同胞了解与感情,为广大台湾同胞投资创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周咏南:《习近平在会见连战时说 共同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作贡献》,《浙江日报》,2006年10月14日第1版。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反映了习近平在主政浙江期间,既从理论层面谋求促进两岸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思路,又从实践层面探索创新两岸走向和平发展新路径和新举措。

三、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对台战略思想的重要启示

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的对台战略思想,与十八大习近平任党的总书记以来,党中央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在精神上是契合的,在宗旨上是一致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战略思想体系所要解决的不仅是当时浙江实践层面的问题,而且对于当前两岸关系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未来两岸关系大局

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浙江主政期间,习近平同志不但反复强调“浙江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缘接近、人缘相亲、文化相同、经济相融”,而且还进一步指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情同手足。加强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是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责任”。继2014 年2 月在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集中阐述了“两岸一家亲” 的重要理念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多次讲话中指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200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秉持共同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丰硕。2017年5月20日,吴敦义新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电中指出:“切望两党以两岸同胞福祉为念,坚持‘九二共识’,坚定反对‘台独’,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之。”*陈键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电贺吴敦义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吴敦义复电习近平表示感谢》,《人民日报》,2017年5月21日第1版。当前,尽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两岸官方沟通一再受阻,但大陆和台湾早已是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如何持续推动大陆与台湾民间交流交往显得尤为迫切,而继续保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共两党密切交往而形成积极有益的做法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能稳步推进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要求表明,只有回到“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才能拨云见日、重回正轨,这是对两岸和平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为扭转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受挫局面指明了根本出路。今天,对于两岸双方来说,谋全局就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在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始终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圆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正确认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二)以人民为中心,厚植台湾民意基础,继续把两岸交流融合作为争取民心的基本路径

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共同创造全体中国人的美好未来,是大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努力扩大两岸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他曾向来浙投资兴业的台商说:“浙江作为内地发展势头最好、投资环境最佳的区域之一,将成为台湾企业界人士投资创业、施展才干、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我们将共享祖国繁荣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和丰厚利益。”*周咏南:《习近平:加强两岸交流合作 促进共同繁荣发展》,《浙江日报》,2005年1月20日第1版。他准确把握两岸交流合作大势和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高瞻远瞩作出的“东引台资”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浙台经贸合作和融合发展,充分展现了大陆为台湾同胞谋福祉的诚意和善意。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主张“巩固和扩大两岸关系发展成果,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让广大台湾同胞特别是基层民众都能更多享受到两岸关系发展带来的好处。”*习近平:《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4年2月18日)》,《人民日报》,2014年2月19日第2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为此,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的理念,充分考虑双方社会的心理感受,大力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深化两岸利益融合,让更多的台湾民众分享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努力扩大两岸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让两岸同胞参与越多受益越多,实现两岸的共同繁荣。而扩大两岸经济合作和利益融合,关键就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扩展产业合作、加快扩大双向投资、深化金融服务业合作、维护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合法权益、欢迎台湾同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主张落到实处。

(三)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的情感融合和心灵契合

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新时代两岸关系要和平发展,必须依靠两岸人民共同努力,因此,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耐心推动“两岸一家亲”的民意争取工作。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多次向台湾同胞表示:“我们真诚希望浙台两地更加密切经贸、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热忱地邀请各位朋友常来浙江走走看看,不断增加了解、增强信任、增进友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两岸同胞一家亲,两岸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根植于同胞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人民日报》,2014年9月27日第1版。当前,为进一步密切两岸同胞感情,增进相互了解,我们必须加强力度扩大和深化两岸全方位交流,特别是文化交流。而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关键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增强同胞精神纽带,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在此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积极探索和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思路、新方式,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尤其是在促进两岸青年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坚持和发展对台工作的“四个意识”,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对台工作任务定位

对台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处于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2004年,习近平同志调研浙江省台办和省台联等部门,创新性地提出了做好对台工作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这“四个意识”对于我们做好新时代对台工作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和活动,坚定地维护民族、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因为没有这个原则,就没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任何背离这个原则的言行,都将不利于两岸和平发展,都不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其次,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善于从全局高度、用全局眼光观察问题,分析形势,站在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共圆中国梦的历史高度,审视和谋划对台工作。而这就需要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把握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汇聚两岸同胞的力量。再次,增强责任意识,就是要明确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把在党为党作为己任,不断提升准确把握形势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团结台湾民众、争取台湾民心的能力,用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最后,增强服务意识,就是要在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能力素质的基础上,理解台湾同胞因特殊历史遭遇和不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心态,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着力做好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亲情和福祉的事情,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台胞台属办好事、解难事,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对台工作做深做实。□

猜你喜欢
同胞两岸关系和平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两岸同胞福建漳浦欢度“三月三”
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
博弈·和平
台湾问题——和平或对立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影响
海外同胞与中国健儿心心相连
期盼和平
加强文化交流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