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国家队”

2018-02-07 16:17史琪琪杨龙霞
质量与标准化 2018年10期
关键词:海洋工程国家队军民

文/史琪琪 杨龙霞

2018年2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获批承担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以下简称“创新基地”)的筹建工作。作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复筹建的领域类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之一,该创新基地的筹建将充分整合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联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学—研—用协作链,畅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标准化军民链,形成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国家队”,探索符合行业现状的创新基地运行模式,加快形成有效对接科技及产业资源的工作机制和发展经验,为创新基地的后续运行奠定坚实基础,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重要保障。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1.构建组织机构,建立工作机制

创新基地首次创新性地聚集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中隶属于不同部委和集团公司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合资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根据各成员单位的技术特点,对其产业和标准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系统布局,构建由筹建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筹建办公室、承担单位、联合承担单位和共建单位等组成的组织机构;筹建期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讨创新基地筹建和运行的各项工作;运行期间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创新基地遵循“系统谋划、开放协作、互利共享”原则,强化成员单位间自由开放合作机制的建设,充分利用创新基地集聚全产业链的资源优势,在成员单位间进行技术、标准化和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标准化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实现产业一体化转型。

创新基地将编制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各阶段中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经费管理,理事会和专家委员会工作职责、组织机构、成员管理和工作制度,办公室组织形式和工作职责等相关要求,为创新基地筹建和运行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2.紧贴市场需求,构建服务体系

创新基地以“互联网+”为手段,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技术协作、产业融合带来的标准化需求,探索标准化服务市场化运行机制。搭建集技术、标准与产品信息为一体的“资源共享、信息共悉、管理共治”创新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技术信息库、标准信息库和产品信息库,实现标准化资源与科技和产业资源的对接。

创新基地定期组织召开“船舶与海工装备领域技术—标准—产业协同发展论坛”,以创新标准化服务模式,为各单位提供创新协作交流平台;联合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技术实力雄厚、标准化积累丰富的成员单位共同探索业内新技术、新产品的标准转化和服务需求;面向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中小微船舶企业提供覆盖全面又能满足个体要求的标准化服务,全面提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标准化水平。

创新基地持续推进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集聚领域内标准化顶尖人才,以授课、培训等形式从标准研制、标准化管理等多维度为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企业相关人员提供多层次的标准化培训,提升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标准化课程培训及科普活动,提升高校人才的标准化知识储备。

3.聚焦重点工程,开展专项研究

创新基地以“标准对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为中心,落实全国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围绕基地建设重点任务,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专项课题、军民通用、团体及国际标准等方面先行先试,开展一批标准化重点专项研究工作,以期促进领域产业升级,打破军民技术壁垒,加快优势技术应用,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聚焦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开展标准体系研究、关键技术标准预研和重点标准的研制,形成可指导产业升级的标准化技术成果。

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战略要求,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军民通用标准化管理机制顶层研究,在各重点技术领域开展技术标准军民通用性研究,寻求标准军民通用整合方案,推进先进技术军民共用,促进军民产业资源融合。

以市场化需求为牵引,依托成员单位的优势技术,聚焦重点新兴产业技术领域,开展突破性优势技术标准研究,组织提出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团体标准,加速技术市场化推广应用,增加市场需求标准的有效供给。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我国具备技术优势和国际热点领域,组织开展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研制,打破国际市场贸易壁垒,支撑带动我国船舶与海洋装备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上升。

二、未来展望

创新基地筹建的下一步工作,将继续紧密围绕“聚焦一个中心,创新一种机制,构建一个平台”的建设目标开展,以“标准对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为中心,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发展工作机制的建设与运行,形成军民融合、协作发展的服务平台,促进标准化工作水平的稳步提升,加快科技创新与标准化的深度融合。

1.推进标准化工作机制稳定运行

进一步整合各成员单位的技术和标准化资源,确立由理事会领导、专家委员会提供技术指导、成员单位间自由合作的标准化工作机制。筹建期结束后,持续推进创新基地标准化工作机制稳步运行,为重点专项、军民融合、团体标准、国际标准的研究及标准化服务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2.促进标准化工作水平稳步提升

建成并持续完善创新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定期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标准化知识培训,为领域内中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化工作指导及人员培训,促进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企业标准化水平的稳步提升。

3.加快科技创新与标准化深度融合

积极鼓励成员单位开展重大专项标准研究、军民标准通用性研究、团体标准研制及国标标准研究,促进技术优势的标准化成果转化,加快科技创新与标准化的融合发展,推进创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信息专递——

奉贤区首个区级标准正式发布

9月18日,上海奉贤区首个区级标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室建设运行管理规范》正式发布,这是全市首个食品安全快检室建设运行管理区级标准,标志着奉贤区在标准引领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率先走出了坚实的一步。2018年,奉贤区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公共实验室升级为覆盖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卖场的生鲜食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并将其列入2018年度区政府实事项目。

猜你喜欢
海洋工程国家队军民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北欧两项国家队备战2022年冬奥会路径探索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海洋工程专家 刘培林
重防腐涂料在海洋工程钢结构中的研究进展
“国家队”医院考评记
包虫病为害一方盼“国家队”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