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监管效能推动质量提升

2018-02-07 19:18施京京
中国质量监管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监管监督

1978年,中国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开始探索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新机制、新路径。“忽如一夜春风来”,在万象更新的氛围中,大大小小的企业活力倍增,也开始了对更大利益的追逐,“重产出、轻质量”的现象抬头,一些基础工业产品质量甚至出现了下滑趋势。与此同时,逐渐开放的国门也让人们认识到“国货”的质量差距,即将腾飞的中国经济因为质量之殇面临重重挑战。

针对我国产品质量领域存在的问题,1985年,原国家经委向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扭转部分工业产品质量下降状况的报告》,提出遏制产品质量滑坡的九项措施,其中之一就是针对量大面广的重要生产资料和市场紧俏的消费品实行国家监督性质的产品抽查制度。1985年第3季度,原国家标准局组织对几百家企业的33类数百种产品实施了首次国家监督抽查,第一批17类产品质量抽查结果在《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公报(第一号)》上公布。自此,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作为国家对工业企业进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制度被确立下来。

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1993年2月22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成为我国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对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生产者、销售者不得拒绝”,以法律强制性确保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实施。以法筑堤,循法而行。在此后25年里,这部法律成为了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对经济转型对质量提升的更高要求,面对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新任务,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发现问题为导向,以强化处置为核心,以保障安全为底线,聚焦消费品、工业品、食品相关产品、电子商务产品等领域,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创新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产品质量保障。

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过程中,我国一方面突出民生导向,加大对消费品的抽查力度,面向社会公众征集抽查产品建议;另一方面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发现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着力提升监督抽查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监管部门及时公开曝光抽查发现的质量问题,通报不合格产品后处理情况,完善监督抽查闭环监管体系,并加强国家和地方监督抽查大数据分析,对抽查企业的生产资质、现场管理、制售假冒伪劣以及行业或区域性质量问题进行调查,最终形成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成为衡量质量状况的尺子,也成为查处质量问题的利器。

2018年8月2日,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与多名消费者代表一起点击鼠标,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双随机”工作信息化平台上,先随机抽取接受抽查的企业,又随机抽取承检机构,再对拟抽查企业和承检机构进行随机匹配,启动了本年度第3批产品质量“双随机”国家监督抽查工作。此次随机抽取的149种产品包括婴幼儿服装、家用电器、食品相关产品、农业机械等产品,都是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的消费品和重要工业品,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我国坚定推进质量监督“放管服”改革,为实现公平监管、科学监管、智慧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并深入开展生产许可证改革,致力于最大限度取消生产许可证审批项目,最大限度下放审批权限,最大限度优化审批程序,对取消生产许可管理的产品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更好地发挥了监管职能作用。

改革开放40年里,我国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产品体系,其中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行销全球,但仍有许多产业产品靠拼规模、拼速度,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质量的提升迫在眉睫。按照“以质量监督促产品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促产业转型升级”的宗旨,我国监管部门狠抓儿童用品、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等重点产品质量提升,综合运用许可准入、监督抽查、风险监测、分类监管、执法查处、区域整治、质量约谈等手段,针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深层矛盾和关键症结对症下药,推动标本兼治;聚焦产业集聚区,培育创建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着力打造了一批质量高地。质量提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4年,我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2.3%,首次突破90%大关。如今,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3%左右,重点消费品质量逐年提升,相当数量的原材料、基础元器件、重大装备、消费类及高新技术类产品质量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一批国家重大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制造”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监管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监督宜“补”不宜“比”
羊绒制品产品质量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