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助推生态旅游业发展

2018-02-08 01:45王文波
质量与标准化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丽水市生态旅游旅游业

文 /蔡 伟 王文波

把生态旅游业培育成“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是丽水市立足“构筑经济走廊和生态屏障,建设全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地位、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作出的战略选择。当前,丽水市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生态旅游业即将进入加速发展、迎头赶上旅游发达地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标准化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对促进丽水市生态旅游经济具有重大的技术引领和支撑作用。

由于丽水市多数旅游企业没有足够的历史积淀和从业经验,行业管理规范、制度建设等软实力相对滞后,已日益制约生态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客观分析丽水市生态旅游标准化建设现状,准确把握生态旅游标准化建设的特点、重点和方向,对助推市生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丽水市生态旅游标准化现状

“十二五”时期,丽水市围绕打造生态旅游名城和“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区域品牌,以“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系统,加快标准修订步伐,强化标准支撑,逐步打响“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生态旅游品牌,取得了一定成效。成功创建遂昌为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县,“温泉旅游”“乡村旅游”“微笑遂昌”等服务规范均为行业首创。但从总体上看,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市生态旅游标准化水平还不高,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观念理念滞后,标准化氛围不浓

① 从面上看,旅游标准化的影响力还局限于相关部门和个别旅游标准化试点县、试点单位,旅游标准化工作尚未在全市范围形成良好氛围。

② 从管理主体看,旅游标准化还是以旅游和市场监管(质监)部门为主,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参与较少,没有形成合力。

③ 从执行主体看,旅游企业的标准化主体责任意识淡薄,标准实施被动,执行标准主要依赖政府推动。

2.标准质量不高,研修订能力不强

① 覆盖率偏低。虽然,丽水市已经制定了一定数量的旅游地方标准,但主要集中于景区、饭店和旅行社等,未能对一些新兴业态如特色小镇旅游、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康体旅游等进行及时规范,标准研制跟不上生态旅游业升级发展的需要。

② 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标准研制缺少深入调研,行业参与度低,编制人员不熟悉标准的编写规范。有些标准可操作性差,与企业、市场脱节,质量参差不齐。

③话语权不足。丽水市多数生态旅游标准在业内影响力不大,采标率偏低,在国际国内旅游标准界话语权不足,与丽水市作为“中国第一生态市”的生态资源优势和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反差强烈。

3.落实不到位,宣贯实施效果不明显

① 忽视过程监督。目前,丽水市除了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景区等级评定等标准,还有相当一部分旅游标准因为缺乏对实施过程的监督、评价和管理,实施效果不够明显。

② 缺少社会参与。在标准贯彻和认证中,缺乏相关利益方的参与,尤其是缺少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和消费者的参与,旅游企业对标准监督的认可度不高。

③ 人才支撑不足。旅游标准化人才既要精通旅游业务,又要熟悉标准化知识。目前,丽水市这方面的人才极其匮乏,往往是懂旅游业务的不懂标准化、懂标准化的不懂旅游业务,很多工作难以落实到位。

二、标准化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得标准者得天下”。生态旅游标准化作为生态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体现区域生态旅游功能完善程度、衡量生态旅游产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引领和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规范行业行为和市场秩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制定规矩。通过研制、宣传和实施标准,规范生态旅游企业的开发经营行为、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和旅游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的旅游经营模式和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消费模式,推动生态旅游有序、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2.增强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

当前旅游市场,各地生态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行业竞争主要是旅游服务质量和标准的竞争。标准作为产业竞争制高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系统性、稳定性和方向性等特点,对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极强的支撑、引领和提升作用,能有效保证生态旅游质量,提升旅游品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如丽水市遂昌县得益于旅游标准化建设,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近5年来旅游综合收入每年同比增长超过近30%,已晋身为“全国县域旅游之星”。

3.助推生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旅游企业在实施标准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借助标准,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及市场影响力;一方面可以根据标准对导游等从业人员提出相应要求,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发展内动力;另一方面随着生态旅游市场的成熟,旅游企业的品牌作用越来越凸显,标准化能有效打造、培育旅游服务品牌,帮助企业精准进行市场定位,树立品牌形象,实现做大做强。

4.促进生态旅游业转型升级

和旅游发达地区相比,丽水市生态旅游产业规模不大、质量不高,经营形式过于单一。推行旅游标准化,可以有效借鉴、吸收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从业人员深刻认识实施标准的重要意义,突破“重资源、重产品,轻服务、轻标准”的传统观念,进而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三、对丽水市生态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1.坚持理念先行

加强生态旅游标准化建设,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要坚持理念先行。

① 更新理念。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学习借鉴杭州和舟山等旅游发达地区经验,深刻认识生态旅游健康发展需要宏观指导与管理,通过制定标准,规范和引导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协调统一。

② 高位谋划。立足丽水市生态旅游发展全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生态旅游标准规划和设计上将生态旅游与丽水市自然生态环境、当地人居环境进行整合,注重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风俗文化相适应。

③ 增强共识。通过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当地群众与旅游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发动各方参与生态旅游标准的制定、管理和监督,增强生态旅游标准共识。

2.加强统筹规划

生态旅游标准化建设是个基础性工作,投入周期长、见效慢,要加强统筹,突出重点。

① 把握重点方向。根据丽水市实际,加快研制养生乡村、4A旅游景区、争创5A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等设施配置、服务质量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推动旅游企业实施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加快构建生态旅游产业标准体系。

② 开展生态旅游标准化试点。配合生态旅游全域化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坚持“政府引导、行业协调,企业运作”原则,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业主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着力打造精品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示范村等标准化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推进生态旅游标准化建设发展。

③ 打响生态旅游品牌。树立品牌意识,加大生态旅游景区、重大旅游综合体、生态休闲养生(养老)产业集群的标准化建设,以4A景区、争创5A景区、休闲乡村为重点,示范带动生态旅游业标准的推广实施, 打响“中国生态旅游第一市”和“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品牌。

3.突出优先领域

抢占生态旅游制高点,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标准制修订计划,分阶段渐进式推进,确定优先领域,将一些发展迫切、行业急需的标准规范纳入近期工作,优先研制标准规范。

① 优先研制生态旅游业中风险较大领域的标准规范。如,涉及旅游食品、卫生和安全等领域的标准,保证丽水市生态旅游业平稳发展。

② 优先研制丽水市地方特色旅游业态、新兴旅游业态领域的标准规范。如优先制订并实施特色小镇旅游、畲乡文化、“丽水蓝”乡村休闲观光等旅游标准,引领旅游业朝着特色化方向发展。

③ 优先研制旅游目的地建设相关领域标准。推广遂昌试点县经验,对交通、星级饭店、商贸、公共服务设施等符号、标识、标牌进行审核更新,鼓励采用国际标准,推动国际化长远发展。

4.完善体制机制

旅游标准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并不断从体制机制上加以完善。

① 建立协作推进机制。从丽水市现阶段情况看,政府仍然在整个体系建设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但从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经验判断,市场力量应发挥主要作用。根据丽水市标准化工作实际,建议近期应继续突出政府主导地位,远期则应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协作机制共同推进。

② 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创新标准化组织管理模式,构建“多元管理、分工合作”的标准化组织管理体制,建议以旅游、市场监管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密切配合,明确责任、形成合力。

③ 健全实施推广体系。开展标准实施绩效评价,确定旅游标准实施评价的认证主体和方式。在全市筛选一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加快形成以点成线、以线串面的旅游标准化格局。

④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并引进旅游标准高端人才,建立旅游标准研制与认证的技术平台。加大政府资金投入,针对性开展旅游标准化培训学习,同时以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研究带动丽水市旅游标准化人才快速成长。

猜你喜欢
丽水市生态旅游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丽水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丽水市特色足球展示
丽水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