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N-二甲基亚硝胺超标鱼片

2018-02-08 01:45刘少伟阮赞林
质量与标准化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三甲胺亚硝胺鱼片

文 /刘少伟 阮赞林

即食鱼片制品,因味美、热量较低、食用方便,作为零食,一直备受不少消费者喜爱。但,今年上半年的一次国家监督抽检中,某网站上销售的一种鱼制品——黄金鱼片被检出N-二甲基亚硝胺超标,含量高达68.4 μg/kg。这不得不让消费者产生担忧:N-二甲基亚硝胺是什么物质,它为何会出现在鱼片中?摄入此类物质超标的鱼片,会有怎样的食品安全风险?国家有什么相关标准要求?如何降低此类食品安全风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本期的食品安全报道。

N-二甲基亚硝胺是什么物质?它为何会出现在鱼片中?

N-二甲基亚硝胺是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一种,食品中天然存在的该类化合物含量极微,但其前体物质亚硝酸盐和胺类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形成N-亚硝胺类化合物。鱼类特别是海洋中的鱼类天然含有胺类物质——氧化三甲胺。在氧化三甲胺还原酶、腐败细菌特别是兼性厌氧菌的作用下,氧化三甲胺脱氧被还原成三甲胺,三甲胺是海洋鱼类腐败的恶臭成分,可经亚硝化反应生成亚硝胺。

被检出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超标的黄金鱼片,很可能是由于使用的原材料新鲜度不高,即可能使用了腐败变质的鱼肉。这也恰好与该物质在肉制品中的生成机制相一致,反映该食品卫生状况不达标。

对N-二甲基亚硝胺,有何国家标准限量?吃了该化合物超标鱼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依据 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干制水产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限量为4.0 μg/kg。依据标准,该批不合格鱼片超出国家标准限量16.1倍。

目前,由N-二甲基亚硝胺引起的急性中毒较少,但如果一次或多次摄入含大量N-亚硝基化合物的食物,也可能引起急性中毒,主要症状为头晕、乏力、肝实质病变等,故食品安全风险上升。

如何降低该化合物超标的食品安全风险?

正如上文所言,N-二甲基亚硝胺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我们无法避免完全不摄入此类物质。

企业应加强对原料品质、生产过程等全过程品质控制,杜绝使用不新鲜原料,保证提供安全食品。市场监督部门应加强流通市场的抽查监督,及时通报不合格信息。

消费者在选购时,应选择新鲜食材。购买后,应该尽快将其烹饪或根据其储存条件将其置于冷藏/冷冻或是通风干燥处储存。若是在烹饪过程中发现食材出现变质情况,则应将其丢弃,不可再食用。

少食腌制肉制品。因腌制类肉制品添加的香辛料较多,风味较重,可以很好地掩盖原材料不新鲜的缺陷,这也会大大增加消费者摄入N-二甲基亚硝胺的风险。

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正规厂家生产的每一批次产品都会经专门的质检部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上市;此外,其在生产过程中也会受到当地质监部门的监管,这样可最大限度保证消费者购买到的食品是安全的。

猜你喜欢
三甲胺亚硝胺鱼片
一种三甲胺恶臭气体处理方法
为什么水生动物都有类似的腥味?
氧化三甲胺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
为什么料酒能除腥味
地五养肝胶囊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斑马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藤茶抑制N-亚硝胺的生成及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作用
下厨记
煲鱼汤高招
净水器能去除自来水中的亚硝胺吗
糟溜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