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协作平台服务上海标准“走出去”

2018-02-08 01:45/胡
质量与标准化 2018年12期
关键词:走出去协作标准化

文 /胡 伟

近年来,上海深入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充分凝聚上海国际标准化资源和人才优势,大力推进国际标准化上海协作平台建设,在创新协作机制、突出系统规划、推进全面参与、强化基础建设等方面开展大量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国际标准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主要做法

在国家标准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国首个地方性国际标准化协作机制即国际标准化上海协作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于2011 年获批建立,力求通过发挥地方标准化工作优势和作用,积极服务国家标准化战略,深入推动上海国际标准化活动开展。

1.创新平台工作机制

平台确立了“公开公正、国际接轨、自愿参与、共同发展”的协作原则,创新建立了“政府牵头、行业参与、机构承担、轮值管理、协作推进、共享共赢”的工作机制。由在沪的ISO、IEC 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等单位为轮值单位,有关在沪的ISO、IEC 国内技术归口单位、国际标准工作组召集人承担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单位等为成员单位,共同组成平台。平台秘书处采取轮值制,原则上轮值周期为2 年,负责平台日常工作的推进。

2.完善平台制度建设

为紧贴平台的实际和需求,平台坚持顶层设计和制度固化,先后制定了《国际标准化上海协作平台章程》《上海市国际标准化专家管理办法》《国际标准化上海协作平台信息网管理和维护规定》等制度性文件。同时,开发国际标准化上海协作平台信息网,出台信息发布和网站运维管理意见,为有效促进上海市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信息化平台。

3.提升平台基础能力

① 签聘优秀专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切实发挥专家在推进上海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牵头召集、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等作用,探索建立上海市国际标准化专家管理机制,平台特聘4批21 位上海市国际标准化专家,这些专家具有丰富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经验和标准化技术组织运作经验。为进一步发挥国际标准化专家库作用,上海开辟了国际标准化专家讲坛、国际标准化人物专访和国际标准化研究专栏等品牌活动及栏目,取得较好社会影响。

② 发挥政策引领,加强资金保障力度

通过上海市标准化推进专项资金等地方政府财政激励政策,大力支持平台建设与发展,共同推动上海市实质性参与和开展国际标准化活动。同时,在沪ISO、IEC 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和上海市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在国际标准化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形成了政府引导、多方投入的平台建设机制。

二、工作成效

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平台着力在国际标准化重点领域加大技术突破、政策研究和合作交流的力度,为上海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化高地贡献力量。

1.着力寻求重点突破

① 重点领域国际标准不断突破

各在沪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通过平台交流工作,互通经验,有效提升国际标准的制定能力。近年来,上海在中医药、船舶、化肥、内燃机、电线电缆、家具、纺织、材料等领域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18 年底,由上海主导制定的ISO/IEC国际标准有50项,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达百余项。

② 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

上海共承担国家泛美标准委员会秘书处等ISO/IEC技术机构秘书处6个(全国共88个,数量仅次于北京),主要涉及中医药、内燃机、船舶、电线电缆等领域,一批来自本市专业院所、技术机构和重点企业的专家学者在各领域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担任相应职务或荣获重要奖项。

③ 创设标准国际化试点

为进一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上海以“标准走出去”为抓手,依托平台,完成本市首个标准国际化试点项目建设——“中国—白罗斯超级电容汽车标准国际化试点”,积极推动超级电容等优势产业走出国门,使我国的整车及配套超级电容系统的技术标准在白罗斯落地。

2.着力加强合作交流

① 国际交流日趋频繁

经国务院批准,第83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全球大会将于2019年10月在上海举办,届时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3 000位国际业内专家和政府官员参会,将对上海以标准为纽带促进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提升“上海标准”国际影响力产生积极影响。ISO 和IEC 两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主要官员以及英国标准化协会(BSI)、印度标准局(BIS)等其他国家标准化机构高层也先后来沪开展国际标准化工作交流和访问。此外,国际标准化组织及企业积极与上海开展国际标准化合作,并参与平台建设。

② 国际合作不断深入

在中医药领域,上海中医药大学同时承担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和ISO 下设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广泛开展国际组织间合作,得到ISO 的高度肯定,在上海初步建成中医药国际标准化高地。在船舶领域,上海依托坚强的技术实力,主导推动国际标准化合作,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与韩国造船海洋及资材研究院、日本船舶技术研究协会共同签署国际标准化合作备忘录(MOU),有效建立中、日、韩船舶领域国际标准化合作机制。在社会治理领域,上海与BSI 开展深入合作,聚焦智慧城市,签署标准化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城市建设。

三、未来展望

平台通过这些年来的建设,机制不断完善、成果逐步显现,对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探索和实践。

1.切实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

国际标准化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引导。目前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已经成为上海的建设目标,国际标准化是全球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平台作为国际标准化推进的重要载体势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切实发挥好行业的主导作用

目前平台成员单位所涉及到的领域和行业还很有限,下一步,将不断挖掘本市产业和技术优势领域,集合各方资源,争取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承担ISO、IEC技术组织秘书处和主席工作,提升城市品牌的国际认知度和美誉度。

3.切实发挥好机构的主体作用

各轮值单位作为平台建设的主体,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形成更好的国际标准化协作氛围,共同提升国际标准化工作能力。

4.切实发挥好人才的基础作用

国际标准化优势的形成,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上海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大力支持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计划,为上海的国际标准化人才高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走出去协作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协作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