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图画书:图画书创作、出版与研究的新趋向*

2018-02-08 04:19□文│赵
中国出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童书图画书纸质

□文│赵 霞

随着数字媒介日益覆盖并深入儿童的日常生活,数字童书正在成为当代儿童图书创作、出版、阅读和研究领域的新焦点。在这一背景下,电子图画书作为一个新兴的当代电子童书门类,有效综合了现代图画书艺术与电子媒介的双重优势,正在全球数字童书出版领域受到关注。有研究者认为,“(集文字、图画和操作互动于一体的)电子图画书是多年来儿童文学界最令人振奋的一项革新”。[1]在原创图画书及数字童书持续盛兴的出版语境中,了解当前电子图画书的基本现状、出版特征、艺术问题、未来趋势等,能为数字时代的本土童书出版提供前沿的借鉴与思考。

一、数字童书阅读与出版新潮中的电子图画书

电子图画书兴起于全球数字童书出版的大潮中。尽管传统的纸质童书仍然是童书市场当仁不让的主角,但电子媒介在儿童日常生活中强大的覆盖力和影响力,早已开始摧动童书出版界的关注热情。2013年,致力于当代童书市场与消费者分析的克里斯汀·麦克林在其主持编写的双年度调研报告 《数字时代的童书消费者》中,分析了一个日益通过电子设备获取及阅读文学作品的儿童读者群体扩大的现象。[2]与这一现实相呼应,2017年5月,在日本东京大学落幕的国际电子童书展览,也是近年来日本较为发达的现代童书产业领衔世界电子童书业的一项重要活动。与书展合作运营的电子绘本奖,2017年共收到来自全球32个国家的299件参赛作品,在世界电子童书界引起关注。

伴随着阅读转向,人们开始对数字童书的新兴概念、特征等进行更精细的分辨和梳理,也对其伴随的问题、挑战等作出更深入的观察与分析。这意味着数字媒介带给传统童书出版事务和阅读生活的新契机,正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对于数字童书的当代发展来说,理解并寻求以下两个问题的突破,显得至为关键。第一,数字童书如何确立自己相对于纸质童书的独立形态和身份,而不是仅仅充当将纸质童书简单地挪移至数字平台的媒介角色。第二,数字童书如何将其媒介特性融入童书文学性的表现,进而参与创造一种独特的数字童书艺术。前一个问题关系到数字童书的形态独立性,后一个问题关系到它的艺术独立性,两者之间又彼此关联,相互推动。

正是在这一语境下,电子图画书领域的创新探索引发了一批当代童书作家及出版人的关注。在一些研究者看来,电子图画书的出现可能为数字童书的发展提供了艺术突破的一个路径。兼有图画书创作者及童书软件设计、研究者身份的贝蒂·萨金特致力于电子童书的研究课题,在她看来,电子图画书的创作开发正在成为数字童书领域一个富有潜力的艺术课题。在儿童图画书的艺术逻辑与电子媒介的技术特征之间,原本就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萨金特以图画书中包含动画、音效设计的立体书、翻翻书、视觉发现书等为例,指出“多年来,图画书作家、插画家、编辑和出版人一直在合作致力于向读者呈上富于交互特征与多重媒介特性的精美作品。”[3]这里的交互性与多重媒介,也正是电子技术最擅长的媒介手段。

如果说在一般印刷图书与电子媒介之间确乎存在着某种难以调和的文化矛盾,那么图画书作为一种特殊的现代童书文体,其图文合作的表意方式,尤其是图画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语言在文学表达中的运用,实际上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改写了传统印刷图书的一般叙说方式。

首先,与一般印刷图书多以文字为基本的表意符号不同,图像在图画书的表意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与此相应地,图像阅读也构成了图画书阅读过程的重要部分。这使得图画书与同样以图像为重要表意符号的电子媒介产品之间,在语言符号层面具有了一定的亲近性。尽管图画书中相对静态的插图阅读与电子媒介以动态图像为主的视像读图仍有明显的不同,但图像本身无疑构成了两者之间可能的对话与融通的重要基础。

其次,由于现代图画书充分运用了图像语言的独特表意能力,在同一个画面空间里开辟出多元的叙事线索,从而打破了传统文字叙事的线性逻辑。同一个画面可以容纳多个叙事分支的同时展开,这些分支之间可能彼此相关,也可能互相并列,从而在文本内造成一种多声部的叙事效果。这种冲破传统文字表现逻辑的叙事力,恰恰也是电子媒介所强调的媒介特性的一部分。

最后,在儿童文学的各个文体中,图画书最为重视和强调儿童读者的参与。大量需要读者动手操作以呈露部分故事内容的立体书、翻翻书等游戏类图画书,实际上是鼓励读者在游戏的互动中与作者共同完成故事的讲述和创造。一些图画书除了文字和视觉语言的运用,还会同时融入听觉、触觉等多重媒介手段。这种多媒介、互动性的文本特征已经走出传统纸质读物的边界,而与电子媒介的特性有所交合。

正是由于图画书在语言方式、文本形态等方面表现出的与电子媒介的亲和性,电子图画书的创作和出版,成为了当代数字童书艺术寻求新的发展与突破的一个重要试验场。

二、电子图画书的新探索:从电子书到应用软件

电子图画书的初级形态,是将纸质图画书的内容以逼真的虚拟纸本样式呈现在电子屏幕上。成立于2002年的国际儿童电子图书馆(ICDL)即致力于通过图画书原作扫描的方式为公众提供免费电子书的阅读服务。这类静态的电子图画书在纸本图画书基础上制作而成,它的媒介形态虽然是电子的,图书性质却仍然是印刷的,只是将纸本图画书的内容“挪移”至数字媒介的平台。随着软件技术、尤其是触屏技术的不断开发更新,电子图画书开始更多地突破纸本图画书的限制,将声像、动画等电子语言添加、吸纳入图画书的叙事进程。这类电子图画书以纸质图画书为蓝本,依其内容适当展开数字媒介的技术设计,从而为图画书的阅读增添新的乐趣、经验或便利。

随着电子图画书观念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越来越不满足于亦步亦趋地跟在纸质图画书后头。当代电子图画书创作者和出版者们思考的课题之一,即如何使电子图画书进一步脱离纸质图画书的电子版本身份,在电子媒介的技术发挥和创造中,使其具备纸质版本无可比拟的表现优势,而不仅仅是提供声音、动画等的点缀。于是有了萨金特所说区别于一般电子书(e-book)的图画书应用软件(Book App)的出现。在萨金特看来,这类软件试图将纸本图书与动画电影、电子游戏等电子媒介语言统合到图画书的表现过程中,而不只是将纸本图画书“搬”到屏幕上,也不只是简单地加上一些技术性的声像游戏。比如芝麻街工作坊根据约翰·斯通与迈克尔·斯摩林的图画书《书本尽头有个怪兽》制作的同名应用软件,即是通过文字、动画、声音与互动操作的共同合作来完成故事的讲述。[4]如获得2017年博洛尼亚拉噶兹数字童书奖的法国电子图画书《哦!》,利用电子媒介的表现特性,将纸质图画书中常见的色块游戏和形状知识“玩”出了新趣味。该软件由简单的形状和色块起页,在读者手指的导引下,这些看似极简的基础形状会随位置的移动,在页面上衍生为一系列相关形状的生动事物,同时也隐约构成一系列故事的线索。阅读过程中,儿童既可体验视觉变幻的妙趣,也可学习生活中的形状知识,同时还能参与故事的创编讲述。

这种与游戏操作相结合的阅读,构成了电子图画书区别于一般电子书的重要特征。萨金特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不同:普通的电子书是用来“阅读”的,而电子图画书软件则是用来“操作”的。[5]或许可以说,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操作性“互动”(interactivity),以及以此“操作”为核心的阅读参与和创造精神,这正是当代童书电子化进程中最受重视的一个要素,也是数字童书试图发掘的电子美学的一个核心要素。这是一种由身体上的直接参与而激发起来的特殊快感,作为应用软件的图画书将这种互动的趣味空前醒目地发掘和展示出来。在一些最新的图画书应用软件中,读者不但可以在人机互动的操作中控制故事情节的展开,还可以通过在触屏上直接输入文图讯息的方式,为故事增添自己创造的新内容。获得2017年日本国际电子童书展电子绘本奖二等奖的丹麦电子图画书软件《大熊穆尔》,虽由纸质图画书《一头名叫穆尔的熊》改编而来,也充分运用了原书插画家安妮·凡斯寇的插图艺术,却通过将增强现实(AR)技术融入图画书软件的设计,使读者得以在操作中身临其境地体验主角大熊的生活,从而为电子图画书的互动体验开辟了又一探索的新域。为了鼓励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子图画书领域的创意运用,自2017年起,博洛尼亚拉噶兹数字童书奖下又增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奖。《大熊穆尔》也是首届VR/AR奖的获得者。

电子图画书软件对于纸质表现壁垒的不断突破,持续刷新着人们对儿童图画书的概念、形态和叙述力的理解。2017年年初,谷歌公司推出名为图恩泰斯克三维(Toontastic 3D)的应用软件。这款面向儿童的动画场景制作软件,同时也可看作一个属于儿童自己的动画故事编辑器。打开程序,儿童用户可在特定的模式语境下,根据想象随心所欲地绘制动画,编述故事。使用过程中,其语音、动作等均可被程序自动获取为动画故事的创编资源,更可通过电子摄像头,将自我形象或生活中的任何现实物品与动画形象进行融合。该软件因此获得2017年博洛尼亚拉噶兹数字童书奖。这类新型电子图画书形态的出现,再次拓展了童书界对于电子图画书艺术可能的想象。这种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身体“互动”,恰恰也是当代图画书领域受到关注的一种先锋艺术手法。不少图画书作家借此克服纸质阅读的静态限制,通过画面上的“互动”创意设计,引导儿童读者积极参与到故事的讲述和意义建构中,以强化“我”与故事之间的联结感,同时增添创造参与的趣味。

至此,我们可以说,电子图画书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从媒介手段、文本形态到审美趣味,电子图画书均获得了相对于纸质图画书的某种独立性。也正是在此基础上,谈论作为一种新型童书样态的电子图画书及其独特美学的可能,才从我们的视野里浮现出来,“电子媒介以其特有的符号、图像、声音、技术等元素直接介入儿童文学作品的文本创作与接受过程,继而极大地改变儿童文学文本的传统面貌及其带给儿童的创作与阅读体验,由此促成一种新的儿童文学美学的产生”。[6]

三、反思与展望:从互动性到以文学为中心的互动性

从普通的电子图画书到更具文本独立性的图画书应用软件的开发,远不意味着这一新的儿童文学美学的完成。如何使电子图画书在“操作”和“互动”的游戏中,仍然充分保持其作为童书的文学本性与艺术魅力?比之技术层面的创新,这个问题才是当下电子图画书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针对电子图画书的典型忧虑,即是其“互动”操作与文学阅读之间的龃龉。主持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童书教育中心工作的横田顺子与伊利诺伊大学识读中心主任威廉·梯勒在合作发表于2014年的《图画书与电子世界》一文中细析了电子图画书的特点,其中谈到,电子图画书包含的游戏与影视元素,可能导致儿童读者在互动操作的关注中偏离叙事中心,进而妨碍其学习与叙事理解的发展。

这提醒我们,如果电子图画书想要成为真正具有文学身份的儿童“图画书”,而不是以“图画书”为名的儿童电子游戏,它的发展就不能以牺牲或后置其文学核心为代价。若不能将蕴含在“操作”和“互动”中的数字美学内涵与文学的形态融为一体,以前者来支撑、丰富后者的表达与创造,电子图画书作为童书的身份和价值恐怕难以获得更高的实现。反之,若能进一步克服、解决“操作”与“文学”、“互动”与“阅读”之间的上述矛盾,使之更好地相互促进,彼此融合,进而建构成一种充分以文学性为核心的电子图画书美学,电子图画书乃至整个数字童书的发展,或将迎来一次重要的艺术跃进。

近年国内电子媒介与软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包括电子图画书在内的数字童书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媒介条件。对于原创数字童书的发展来说,尚处初级探索阶段的电子图画书或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突破口。基于前文的分析,对于原创电子图画书的未来发展,笔者有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关于电子图画书的创作模式。在充分意识到媒介技术对于电子图画书发展的基础平台作用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电子图画书不仅是技术童书,更应是文学童书。新媒介技术是这类图画书带给童书领域的崭新元素,却远非电子图画书艺术的决定因素。因此,电子图画书的创作生产,一方面需要考虑如何在紧跟电子技术变革潮流同时,尽可能降低技术成本,使之适应于图画书生产消费的一般标准。另一方面,电子图画书的开发也应由技术作者与文学作者共同参与、深度合作。通过这样的合作,文学作者使技术作者更完整地理解文学表达的方式和意图,技术作者则使文学作者更充分地把握数字表达的特征和能力,双方合力促成作品的最终完成,从而使技术成为以文学为核心的大放异彩的技术,文学亦成为借助技术之力的焕然一新的文学。

第二,关于电子图画书的艺术可能。电子图画书的发展,还应当深入理解、掌握现代图画书的艺术秘密。由于图画书在文本形态上相较于一般童书的特殊性,图画书作品的文学性亦有别于一般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文字与图画的简单叠加,远不足以解释图画书的艺术特性与魅力,由复杂、丰富的图文关系造成的复义叙事趣味以及借此完成的对于童年情感思想的独特表达,才是图画书成为当代童书创作和出版热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电子图画书的作者、编辑等不仅需要熟悉文学创作的普遍规律,还应当自觉地在数字技术的开发运用中思考促进这种图文关系的丰富性、多层性。如果电子图画书能够运用电子媒介的独特表现力,在图文关系的开发上另辟蹊径,有所创新,则将对电子图画书以及整个当代图画书艺术的发展,作出重要的新贡献。

第三,关于电子图画书的文本价值。电子图画书(包括数字童书)的兴起和发展,其价值并不在于取代纸质图画书,而在于积极探索新媒介时代图画书艺术扩容与创新的一种可能,为新媒介环境下的儿童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趣味和体验。迄今为止,纸质图画书的表现力无可替代,但在某些情境下,电子图画书的表现优势也十分明显。例如,就知识启蒙类读物而言,借助电子媒介的多媒体和超文本语言的电子图画书,能够极为形象、生动、完整、系统地展示和解说相应的知识内容,并在即时的互动中有效促进儿童读者对知识的领会掌握。根据笔者观察预测,在未来的数字童书市场,电子图画书的形式在知识类童书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电子图画书的原创试验和领地拓展,不妨也从知识类读物入手,累积经验,再逐渐迁移。在技术跟进的同时,尽快推进从观念到艺术的本土启蒙,电子图画书或将成为原创数字童书的下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Junko Yokata,William H. Teale. Picture Books and the Digital World: Educators Making Informed Choices[J].The Reading Teacher,67(8),May 2014:577-585

[2][3][4][5]Betty Sargeant. What is an ebook? What is a Book App? And Why Should We Care? An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Digital Picture Books[J].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2015)Vol.46,No.4:454-466

[6]赵霞.思想的旅程——当代英语儿童文学理论观察与研究[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158-159

猜你喜欢
童书图画书纸质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新东方童书
神奇的图画书
童书2020:新内容,新渠道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