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2018-02-08 04:18阙福建
中国机构编制 2018年6期
关键词:余庆县自主权遵义市

●阙福建

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贵州省遵义市积极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在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强化公益属性等方面进行了尝试,逐渐探索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路径,积累了实践经验。

一 、精准发力,法人治理抓住“三个关键点”

一是抓住切入点。事业单位缺乏自主权、主体地位难以落实是法人治理结构实施的最大障碍,因此,落实事业单位自主权是推进“管办分离”、增强事业单位发展动力、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为此,遵义市在启动试点工作之初,就将落实事业单位自主权作为切入点,研究出台政策支持文件,要求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最大限度赋予治理单位事权、人权和财权,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积极性。二是抓住结合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医药卫生、文化等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入推进,这些行业改革就是要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遵义市先后出台了《遵义市创新事业单位管理推动公立医院和学校去行政化实施意见(试行)》《遵义市高中(中职)学校去行政化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去行政化事业单位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紧紧抓住行业改革这个结合点,充分利用市级层面出台改革配套政策措施,借势发力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三是抓住落脚点。当前事业单位存在公益属性弱化的突出问题,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反映强烈。究其原因是,在目前的体制机制下,逐利机制难以破除,难以兼顾相关各方利益,容易偏离公益目标。所以,我们始终把落脚点放在强化公益属性上,通过建立健全引入外部理事,在决策和监督中体现各方利益,更好地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保证其公益属性的实现。

二、政策给力,法人治理落实“三项自主权”

为切实落实试点单位法人自主权,遵义市编办、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了《遵义市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政策支持意见》。一是落实人事管理自主权。支持治理单位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自主确定年度空编补员计划、确定编制结构、确定内设机构及其领导职数,年度进人计划只需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备案。支持治理单位自主招聘人员、任免中层干部、设置专业岗位结构比例、制定人员岗位管理制度等,有关情况报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备案即可。2018年3月,由遵义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卫计委联合印发《关于全市公立医院取消行政级别和实行编制备案管理的通知》,全面取消了公立医院机构和人员的行政级别,按岗位等级管理;编制管理方式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最大限度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为公立医院发展“松绑”。二是落实收入分配自主权。在职人员基本工资按国家规定执行,绩效工资在核定的总量内由治理单位自主分配,研究出台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支持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支持治理单位建立行政负责人奖励基金。余庆县出台了《余庆县人民医院绩效分配调整方案》,由县政府印发文件将医院收支结余的40%用于奖励性绩效考核分配,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临床一线和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医务人员平均年收入从2011年不足4万元增加到现在的9万多元。凤冈县学前教育集团建立园长奖励基金考核激励机制,修订完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并将奖励性绩效从原来的30%提高到40%,用于对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优秀个人或集体的奖励。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三是落实经费使用自主权。各地对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根据其提供的公益服务量和财政收支情况,由同级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级财政全部承担离退休人员工资,对床位按照6900元/床进行差额补助,对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等进行专项补助。此外,还对医院高级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基本建设等六项发展项目给予资金配套和补助。赤水市、凤冈县等地方还将非税收入全额返还给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余庆县对法人治理结构单位实施人员全额工资拨付制、政策性亏损、发展投入三个兜底政策,对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县人民医院,实施同级财政优先兜底保障政策,逐年消化历史债务。

三、激发动力,法人治理实现“三个提高”

一是治理单位广大职工积极性明显提高。下放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增强了治理单位推进改革的信心,强化了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激发了事业单位内部活力。通过用人自主权的下放,单位在人员岗位管理、职称岗位设置、人员招聘、绩效工资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使治理单位能高效运转,在硬件和软件上得到了极大改善,充分调动了治理单位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二是治理单位工作效率明显提高。通过制定《事业单位章程》,搭建了适应现代事业单位管理的以理事会、管理层和监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体系,构建了理事会决策、管理层执行、监事会监督“三权”相对分离、相互制衡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基本实现了事业资产所有权与事业经营管理权的相对分离,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强化政府在政策方向、引导规划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强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宏观管理方面的职责,减少了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推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转变。三是治理单位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吸纳一定的社会知名人士或相关社会人员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担任理事和监事,参与事业单位决策和监督,进一步确保了事业单位的运行和发展不偏离公益目标,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有的县级公立医院推行“预约门诊、假日门诊、出院预结算、就医一卡通、自助挂号”等30余项便民惠民措施,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镜,服务对象满意度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例如,余庆县人民医院近几年来配备了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数十台,开展了腹腔镜、血液透析等新业务数十项,服务人口达80余万,基本实现90%的患者不出县的目标。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5年9月正式执行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斩断“以药补医”利益链,实现医药分开。因改革减少的部分,通过服务价格调整补偿80%、政府补偿15%、医院消化5%。就运行的效果来看,初步达到“药品收入降低、大型检查费用降低、住院均次费用降低、医疗服务价格提升”的目标。

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试点单位初步建立起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出遵义市图书馆、余庆县人民医院、赤水市市中幼儿园、凤冈县学前教育集团等一批示范单位。遵义市图书馆2013年10月获国家文化部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地级市一级馆”称号,2014年12月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余庆县连续6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考核贵州省全省排名前三。

猜你喜欢
余庆县自主权遵义市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My Pen Pal
My winter holiday plan
My weekend plan
爱上阅读
器官捐献中死亡自主权建构*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中国少年先锋队遵义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闭幕
高校招生自主权:历史嬗变与困境突围
尊重老年人的婚姻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