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效果研究

2018-02-09 15:1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房性早搏传导心电图

老年性心律失常是年龄≥60岁的人群较为多发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指心脏激动无法按正常传导顺序进行传导,若未能给予及时诊断易引发其余疾病,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猝死等[1]。临床以往诊断该疾病通常是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查,但检出率不高,对无症状性的心肌缺血和短暂心律失常的敏感性低,易出现漏诊[2]。研究显示[3-4],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对人体心脏在各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进行长时间采集和记录,增加短暂心肌缺血和一过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本次探讨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效果,特选择我院106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10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女性26例,男性27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4.2±1.8)岁;其中25例冠心病患者,12例高血压患者,8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例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3例其余疾病患者。研究组女性29例,男性24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4.6±1.6)岁;其中27例冠心病患者,13例高血压患者,6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例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3例其余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患者取平卧位,告知患者放松全身并维持稳定呼吸,对患者肢体导联、单极胸导联等12个导联后连续描记其心电图,依据每秒25 mm的纸速进行心电记录,检查过程中要保持 ECG基线平稳未受干扰且图像清晰。

研究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患者的心电情况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进行持续24 h监测,同时做好详细记录,再利用计算机回放、人机对话以及专人分析等进行相关诊断,最后由主治医师对诊断结果进行总结。

1.3 观察评价指标

依据我国《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中关于心律失常的分类和诊断标准[5]评估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将心律失常主要分为房速、室速、房颤、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以及窦房传导阻滞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53例患者的房速、室速、房颤、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以及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分别是3.8%(2/53)、3.8%(2/53)、5.7%(3/53)、71.7%(38/53)、52.8%(28/53)、1.9%(1/53)、3.8%(2/53)、1.9%(1/53)。研究组53例患者的房速、室速、房颤、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以及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分别是24.5%(13/53)、15.1%(8/53)、15.1%(8/53)、86.8%(46/53)、84.9%(45/53)、11.3%(6/53)、15.1%(8/53)、3.8%(2/53)。对比两组患者的各类心律失常类型的检出率,除窦房传导阻滞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558),其余心律失常类型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波动范围较大,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难以完成对患者的动态监测,并且无法长时间记录患者的心率情况,所以对阵发性室上速、窦性停搏以及阵发性房速等一过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较低[6]。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持续24 h不间断地动态监测患者的心率情况,并且能连续记录,可增加一过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再通过与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能够较好地对心律失常的病因以及类型进行细化,给临床诊断医师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7-8]。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各类心律失常类型(除窦房传导阻滞)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房性早搏的发生率最高,动态心电图检出率达到70%~87%。表明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最常发的症状是房性早搏。老年患者的心房肌大部分均发生了退行性病变,再加之受到其余器质性病变的干扰,导致心房容积明显增加,从而引发房性早搏。此外,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也达到85%左右,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心脏出现退行性病变,再加之老年患者通常合并有冠心病与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因此提高了室性早搏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显著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心律失常诊断准确率。

[1]王秀芳.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4):632.

[2]刘俊双,江明宏.老年患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265例临床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5,21(2):179-181.

[3]缪京莉,蒋红,侯晓平,等.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660例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291-1292.

[4]谢金玉,黄颖.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340-342.

[5]郑慧雅,周万先.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7):3050-3051.

[6]李颖,姜玉蓉,吕建琼,等.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 [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20(3):188-191.

[7]索钢,易松,李霞.老年骨折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评估心血管事件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8):3626-3627.

[8]史璐昕.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7,32(4):60.

猜你喜欢
房性早搏传导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SmartPatch与动态心电图对房颤的诊断价值分析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