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公益平台 真情帮贫扶困
——以河北《保定晚报》公益报道为例

2018-02-09 18:51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12期
关键词:晚报李某河北

(保定日报社,河北 保定 071051)

公益报道是晚报(都市报)类报纸的重要报道领域,是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载体;新闻记者不仅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更应该是铁肩担道义、真情解民忧的公益天使。河北《保定晚报》的公益报道记者,不仅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还真情帮助弱势群体,尽己所能为群众解决各种难题;河北《保定晚报》还组建了自己的爱心团队——保定晚报社志愿者,搭建公益平台,吸引更多志愿者为群众排扰解难、扶危济困;《保定晚报》记者不忘初心,真情帮助困难群众,深入采访,创作出了很多精品稿件。

倾注真情帮扶 长期跟踪报道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应该带头走在公益路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保定晚报》记者在帮助困难群众时,不是蜻蜓点水似地点到为止,而是想方设法从根本上解决难题。

2012年2月,河北《保定晚报》记者在唐县采访时,发现了一位母亲去世、父亲失踪、与祖母相依为命的小女孩。这位懂事、坚强、用功读书女孩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记者。2012年2月14日,《保定晚报》以《母亲去世父亲失踪患病外婆年近古稀——谁能呵护10岁女孩的未来》为题,整版篇幅报道了小女孩的境况。

这篇报道刊发后,近百位市民与记者联系,想帮助这位女孩。经过严格筛选,记者从众多好心人中挑选了两位志愿者,并与其签订了长期帮扶小女孩的协议,每月共计资助她家600元;记者又积极协调当地政府给她办理了孤儿证,使她每月都能领取到孤儿补助金。

此篇报道不仅帮助小女孩脱离了困境,也带动了唐县团委和众多爱心企业家,当年该县又有30多位孤困学童获得资助。如今,这个16岁的孤儿已经顺利升入高中,向着更高的人生目标攀登。

2012年8月,《保定晚报》记者接到一个求助:徐水县一位16岁的残疾女孩李某,出生刚三天就被遗弃,幸被养父母含辛茹苦将她养大。可是即将步入成年的李某却一直没有户口,尽管她养父多次找到相关部门也未能解决。

记者立即赶到李某家实地采访,并采写了一篇通讯《残疾少女飞翔在大爱的蓝天》整版刊发在《保定晚报》上。紧接着,记者又将李某的情况写了一篇调查报告,传给时任徐水县委书记王林同志,当地政府连夜召开由公安、民政等部门的协调会,研究解决办法。不到一周就解决了李某家16年的难题!

为了彻底改变李某的命运,经记者多方协调,终于让李某跨进了保定市第二职业中学的大门。2017年7月,学到一技之长的李某走出校门,并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除了帮助广大市民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保定晚报》还扩大帮扶范围,在2013年春启动了“博鑫杯”圆梦之旅,利用该报公益栏目这个平台,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帮助100多位市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组建爱心团队 汇聚公益力量

随着《保定晚报》公益栏目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求助的人越来越多。2012年5月,“保定晚报志愿者”爱心团队应运而生,凝聚了一大批有爱心、有业务专长的志愿者。经过6年多的辛勤努力,目前志愿者团队已发展壮大到千余名实名志愿者和30家团体会员单位,在册志愿者累计超过10万余人。

“这是一间特殊的舞蹈教室、门掉了一扇,冰凉的水泥地板上铺着两块红毯。十几位山区女生正在上面排练舞蹈。记者和几位志愿者心疼得掉下眼泪。”2013年9月27日《保定晚报》刊发了一篇图文并茂的新闻《让人落泪的舞蹈课》。这些喜欢舞蹈的山区女孩,感动了很多市民和爱心企业家。

2013年10月,晚报志愿者克服重重困难,在徐水县釜山乡建立了志愿活动基地,援建了舞蹈教室,专业志愿者长期辅导。喜爱舞蹈的山区孩子们在木地板上、形体镜前,舞出了更美丽的梦想!晚报志愿者还在顺平县白银坨希望小学等地建立了志愿活动基地,坚持去基地给孩子上美术、音乐等艺术课。

2014年4月,保定晚报志愿者爱心车驿站成立,全市志愿者有了自己的家,全省所有参与志愿活动的车辆都可以在那里免费检修、补充给养。爱心车驿站还提供24小时汽车免费救援,4年来已经免费救援千余次。

倾注无限真情 创作精品稿件

《保定晚报》公益报道记者在为百姓排忧解难的同时,更不忘写好稿、出精品,采写了很多优秀新闻作品。近年来,他们撰写的《二十四年没户口帮办出手这就有》《残疾少女飞翔在大爱的蓝天》等数十篇公益题材稿件荣获了省级以上好新闻奖。

2017年10月31日,一封求助信从沧州日报社发到保定——“请帮助我们寻找在保定出生、被沧州人收养、如今患了白血病的7岁女孩杜某某的亲生父母。”

出生20天就离开亲生父母,刚上一年级就患上了白血病的杜某某,牵动着太多好心人。《保定晚报》记者立即加入了为小女孩寻亲的行列,并以报为媒带动了更多的人。经过保定、沧州两地记者的艰辛寻找和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他们终于找到了小女孩的亲生父母;由《保定晚报》发起的“握住生命之手”慈善义卖为小女孩筹得善款5万余元,助力小女孩康复出院,重返校园。

亲历这次寻亲活动,《保定晚报》记者写出了19篇催人泪下的优秀稿件。这组稿件记录了社会各界好心人在寻亲、救助过程中的感人事例,弘扬了社会正能量。这组报道在省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选用了该组稿件。

真心做公益 服务谱新篇

2013年10月13日,一封《我们想多读课外书》的读者来信刊发在《保定晚报》3版。山区孩子读书难,特别缺少课外书。这位女童的来信,触动了记者的心弦:何不请城里孩子、市民捐出尘封的图书,帮山区孩子建个图书室!

“捐助一本书 奉献一份爱”倡仪发出后,一本本凝聚着爱心的图书源源不断地送往山区。每一天记者都被感动着,因为感动,记者有了更多的激情,山区的孩子们也有了更多的图书。50000册、10个图书室,不断汇聚的爱托起了更多山区孩子渴盼读书的梦想……

这组报道历时5个多月,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华社、《河北日报》等几十家媒体参与了报道。保定市委宣传部将此举列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共青团保定市委推荐该报道团队“河北省级青年文明号”;这组稿件荣获2009年度河北新闻奖二等奖。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公益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保定市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做得风生水起。为了加强对全市公益事业的报道力度,从2017年起《保定晚报》在A6版开办了“我是志愿者”栏目,每周用一个整版报道各爱心团队和各企事业单位开展爱心公益活动的报道,由读者服务部负责策划编辑。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保定晚报》公益版汇聚了全市100多家爱心团队行走在公益路上的感人故事,汇聚爱心能量,弘扬了社会正气,也扩大了《保定晚报》的影响力,赢得了八方赞誉。

猜你喜欢
晚报李某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同居男友去世, 女友能否继承遗产
为了讨还债务而绑架、扣押债务人,构成什么犯罪
10年被抓8次的惯偷又栽了
家长管教不力少年犯数罪被判刑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圣诞夜》晚报
孙婷婷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