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探究

2018-02-09 18:35王玲玲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情感

◆王玲玲

(四平市第二中学)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及培养意义

情感作为人类所特有的高级并且复杂的体验感受,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心理与态度上的反映。情感教育则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情感领域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积极的,符合一定的教学目标并且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而在新课标中,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提出了种种要求,比如“培养学生具备阅读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希望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对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拥有强烈的认同感,在情感教育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就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常常被忽略。而语文教学自身便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在个、情感因素的调动下,对学习有了热情,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与教师和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在这种有利的语文课堂氛围下学习效率将大幅度提升。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又对学生人格,价值观,道德观的养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策略探析

1.深度挖掘教材,利用教材做好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最为重要的是传递尊重人,爱护人的人文精神。这是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基本初衷。而语文教材则是取从古至今千百年来文学作品的精粹内容,经过众多专家细心定夺,层层审核才得以呈现在学生与教师面前的。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不似小学语文浅显易懂,往往都是精挑细选的情文并茂的精品篇章。文章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小说,散文,诗歌。但无论哪种类型的文章,其中都蕴含着情感教育。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对教材内容深度挖掘,体会作者蕴藏在文章背后的情感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重视写作训练,利用作文做好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方进行互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反馈中,得以教学的改进。而情感教育最为重要的便是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只有在接收到学生的反馈时,才会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并根据对学生的不同状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而学生所作的文章正是情感教育最直接有效的反馈途径之一。教师可以根据作文对每个学生显性或者隐性的情感认知水平有一个初步了解和判断,学生们性格不同,不便于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写入作文,写出学生的所见所闻以及思想感悟,将作文作为情感宣泄与情感表达的方式途径。教师在阅读学生的作文时,便产生了良好的情感互动,有了情感互动,情感教育也会更加顺利。

3.引导学生阅读,利用名著做好学生的情感教育

阅读不仅仅是初中阶段语文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各个阶段都应重视的,长期的语文与情感教育。有效的阅读能够使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学生的思维,更为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对人生各方面的思考。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教材,应该基于教材,但又突破教材。鼓励学生阅读名家的著作,可以使学生开拓眼界,感悟名家的思想情感。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意义便在于此,名著讲求以情动人,启迪人生,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

4.教师优化教学,利用课堂做好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升级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在课堂上,善于利用多媒体资源,利用视频,音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更能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特征,教师应及时有效利用表演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也能在排练及观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与感知。

参考文献:

[1]刘伟娟.“情”之所至、金石为开——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教学之友,2011.

[2]张杰.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J].新作文,2011.

[3]王春颖.实施情感教育、激活语文课堂[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左江红,邓湖花.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情感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20).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材情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教材精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教材精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