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 成就美文
——初中作文升格教学方法浅谈

2018-02-09 18:20陈芳
中学语文 2018年27期
关键词:升格生动文章

陈芳

以往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学生写作文——教师打评语这一模式,至于学生看不看评语,看后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作文训练有效性也得不到保证。清朝梁章钜在《退庵论文》中说:“百工治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亦几经删润,而后成文,其理一也。”好的文章都是反复改成的。所以,在日常作文教学中,作文升格训练是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目前初中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不足,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植根生活、美化语言、优化结构、抒发情感这四种升格作文的训练方法。

一、内容——植根生活,忌“千人一面”

罗丹说过:“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写作时,腹内空空,仅有的素材也是从小学一直用到现在的,写出来的作文多是大同小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大自然,捕捉身边的美景;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有意识地收集新素材。这样写作的时候才会“文思泉涌”,文章的新鲜感、时代感更强。

作文训练题目“好久不见”,第一次习作,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内容大多是好久不见儿时的伙伴、同学等等,全班39人有28人写一样的题材,缺乏新意。当时作文讲评时,正好一连多日的阴雨天放晴了,我打开窗户让学生看外面:有的学生看到了久违的蓝天;有的学生看到了自由翱翔的小鸟;有的看到了清澈的河水……这篇作文第二稿时,作文内容丰富精彩,有学生这样写好久不见夏天的傍晚“夏天的傍晚最美,夕阳辉煌地照着,湖水轻轻地流着。同时太阳把她那美丽的赤红色,换成了迷人的橙红色,云彩像是被火烧着了似的,置身其中让人想起过去,童年最美好的时光。太阳落下后后,音乐便来了,草丛中便发出了各种各样的虫类的歌声,仿佛奶奶轻声唱起的歌。”由此发出感叹“现在人们喜欢宅在家里,吹着空调,玩着手机,又有多久不见这一美景了呢!”

知名作家付秀莹获得 “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后接受采访时说的:对作家而言,写作应该源于生活,那是他们留在人间的痕迹。那对我们学生而言,平时更要多认真、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抓住事物扩大视野,借助一个事物看到更多,不断丰富认知。以此生发独特感悟,之后在写作中表达出来,以此给文章增添活力,让文章变得充实、可感!

二、语言——生动传神,忌枯燥乏味

语言枯燥乏味,硬凑字数,生搬硬套,是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能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现在作文升格教学能否有效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笔者首先教会学生掌握一些语言表达技巧,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首先要加强对经典篇目范文的学习。如品味小说人物描写的个性化,在学习《范进中举》时,对胡屠户动作描写的赏析:“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用了“攥”“舒”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胡屠户见财心喜却又假意推让的心理。又如揣摩散文语言的形象优美,在学习《散步》时,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处描写和形象地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烘托一家人散步时欢乐祥和的氛围。这样学生在学习经典篇目的过程中,充分地感悟语言、理解语言,并坚持做好精彩语段的积累工作,一段时间下来,这些积累就能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写作时生动传神的语言必然能信手拈来。

其次,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增强语文文采的方法训练。一是用词要力求准确贴切,生动传神,例如人物描写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准确塑造人物形象。例如有学生第一次习作时写一位母亲抱着孩子赶车的情形“只见外面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婴儿,急急地跑来。”作文升格后是这样描写的“只见外面一个妇女怀中紧紧抱着一个婴儿,三步并作两步跑来,边跑边焦急地喊到:‘等……等等我!’”这样就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这位母亲赶车着急而又小心呵护孩子的心理。二是善用修辞,锤炼语言,使文章句子生动形象,富有内涵、意蕴,同时使得文章语言优美,文采斐然。例如一位学生升格作文描写蝴蝶“它静静立在花朵上时是优雅美丽的,当它展翅飞舞时就仿佛美丽的火花,美丽耀眼”这一比喻就形象地写出了蝴蝶美的耀眼。

文章的语言犹如一个人的血肉,语言生动传神就如一个人血肉丰满,反之语言枯燥乏味,那就如人面目可憎一般。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也就是说文章要讲究语言,用词要准确贴切,生动传神;要善用修辞,锤炼语言,这样才能写出文采斐然的好文章!

三、结构——脉络清晰,忌平铺直叙

记叙文是初中写作教学的主要文本,旨在让学生通过事件的描述将发生的过程清楚交代,将时间、地点、事件交代清楚,并从中获得感悟。大部分学生在描述事件时都过于平淡,就像“流水账”,平铺直叙,毫无看点,更没有体会。

针对这一问题,就要注重文章结构的指导,在学生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结果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倒叙和插叙,以此突出人物性格,让情节跌宕起伏,更有悬念。这样一来,不仅能渲染氛围,吸引读者兴趣,还能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在具体描述时,首先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助于深入阅读。在此基础上,我会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记叙顺序,第一种是倒叙,以“一张照片的回忆”为例,学生这样开头:“我的床头有一个很漂亮的相框,里面夹着我和爸爸、妈妈照的一张‘全家福’。照片上面我们一家人笑得很开心!可是,现在我一看到它,就忍不住想哭……”这就是倒叙的写作方法,简单交代之后将将结果与开端调换,在文章开头就成功吸引读者兴趣,并借助情感的表达制造悬念,使得情节波澜起伏,更有可读性。其次是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以鲁迅的《故乡》为例。在事件描写的过程中,在谈到闰土时,作者就插入少年闰土和“我”的友谊片断,以此突出成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思想上的天差地别,默认了那条横亘在自己童年伙伴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这样一来不仅让人物形象更生动、具体,还反映了主题。

通过文章结构的优化,学生在描述事件时就可以信手拈来,生动展开,避免以往写作“凑字数”“生搬硬套”的尴尬,让文章更富生活气息,以此引发读者共鸣,在阅读中获得更深感悟,加深体会,增加对文章的好感。

四、情感——丰富内涵,忌虚情假意

没有情感的文章是没有生命的,学生在写作时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并且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会打动读者,让其进入文章中,和我们展开心灵交流。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在日常写作中,要引导学生积极表达,将情感渗透到文章中,以此给文章增添生命活力。

在表达情感时,如果一味地直接抒发,像“妈妈对我的爱真无私啊!”这样就显得十分生硬,将其置于文章中就很刻意。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就可以寻找依托,像景物、事物或者时间,以间接的形式抒发情感,这样一来不仅能让情感表达含蓄、内敛,更有深意,还能减少无病呻吟,加深情感体验,为之后的写作奠定基础。有一位学生在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时引入“夕阳”这一景物:“火红的晚霞,早已染红半边天空。踏着田间的石子小路,来到你身边,放眼望去,你依旧是那样地变幻莫测。看着你永不停息的沉下山底,坐在河道旁的草地上,抚摸着那富有青春活力溪水,欣赏那河水与晚霞共长天一色,闻着小草下泥土的气息,嗅着夕阳下泥土的焦味,我的思绪早已飘到了远方。”由此,不仅描写了景致,为读者构建阅读情境,融入文中,还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融情于景,情境交融,不过如此。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也是情感的花园,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人间真情。这种情感看似普通,实则真切,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情感表达,让其在体会、感悟中不断提升,以此提高表达能力。

总之,作文升格教学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只要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内容、语严、结构、情感这四方面,在一次次的升格作文中磨砺自己的写作水平,必然能实现写作能力与素养的同步提升。

猜你喜欢
升格生动文章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有针对性地运用例证——《拥抱“不速之客”》升格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