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新闻采访中技巧的运用

2018-02-09 18:51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12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男孩技巧

(延边晨报社,吉林 延吉 133000)

社会新闻主要反映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其具有社会性、生动性、趣味性、广泛性等特点,并且着重于社会道德伦理问题的阐述,对广大读者来讲也更加具有吸引力,所以,受到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如果内容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新闻深度不够,会引起读者的反感,所以重视新闻的内容质量,特别是新闻的真实性,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社会新闻的采访能力,深入到新闻的核心点,获取更加丰富的内容和信息,避免新闻内容出现不够全面,以偏概全的现象发生。

一、社会新闻采访中存在的问题

1.采访前准备不够充分。如果在采访之前,社会新闻记者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对具体事件和新闻当事人或目击证人没有进行相应了解,将会导致采访氛围不够融洽,被采访者不愿配合的情况发生。并且在采访过程中因为记者对情况不熟悉,很容易引起采访问题脱离新闻主线的情况发生,这将极大地影响新闻整体质量。如果在进行专业性新闻采访时,例如医药、法律或者环保这类问题,如果记者没有事先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就会在采访过程中出现无法和被采访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情况,从而影响采访效果。

2.提问缺乏技巧。采访,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正确的采访方式,可以营造出轻松的交谈氛围,在这种氛围下,被采访人更愿意与记者交流。但在现实社会新闻采访过程中,一些记者由于缺少相关经验,不善于对气氛进行合理调节,或者因为紧张,只顾自说自话,反倒与采访对象无话可说,这样的采访很明显不成功。所以,具备良好的提问技巧,使用有效的问题激发被采访者的说话欲望和交流欲望非常重要。如,记者曾采访这样一起突发事件:2009年3月,延吉市一名8岁男孩和同伴在附近一家公司仓库的大院外玩耍,其间男孩不慎误入大院内,院中看家的2只藏獒和1只牧羊犬闻声后将男孩扑倒撕咬。男孩全身被咬伤100多处,手术缝合伤口近90处,伤势严重。记者从公安部门获得此线索,赶到医院后,得知男孩母亲因为事发时在打麻将,而不愿接受记者采访。记者并没有追究责任,而是从关怀的角度出发,询问孩子伤势。了解到男孩家经济状况不佳时,积极发动读者和社会力量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如此一来,孩子家人打开了话匣子。次日,记者以整版推出报道,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孩子的不幸遭遇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同情,捐款捐物,并引得了律师的免费援助,记者持续跟踪报道,孩子得到了应有的赔偿。

二、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

1.及时到达新闻现场。社会新闻和其他类型新闻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特别是针对一些社会上的突发事件,及时到达事发现场,是获取有效新闻内容和丰富素材的基础保障。记者通过现场观察、询问获得真实资料。例如,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新闻记者如果能及时到达现场,不但可以在现场没有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拍照,还能及时找到目击者,进行详细采访。这个期间,记者还能够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找到交通事故是否受到环境因素或者天气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障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记者了解的内容越详细,新闻报道就越丰富,能够有效提高新闻的可看性和可读性。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百姓提供线索外。再就是一定要跟处理类似事件的相关部门保持良好关系。如,记者多年来,一直负责公安部门的相关报道,一些突发的、好玩的、耸人听闻的事件都是由公安民警最先接到报警。多年来,记者主动帮助繁忙的民警拍摄现场图片、整理文字,以做好宣传服务,成为公安机关的编外人员。因此,常常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新闻线索,迅速到达现场,从而采访大量独家社会新闻,内容全面、客观、深入,引得读者连连称赞。

2.采访前做好充足准备。任何采访做好充足准备至关重要。刚刚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的同志,准备工作充分就能够有效避免采访过程中过于紧张。即便从事多年采访工作的记者,也应做好前期准备,这种准备工作不单单只是针对要采访的内容进行了解,更重要的是,对采访对象进行深入了解。因为,每个采访对象的职业、性格、年龄、生活状态及经历都不相同,而在采访中,记者需要快速的培养出双方的“共同语言”,进而获取更加丰富的新闻内容。所以,对被采访对象的了解一定要详细和真实,在采访过程中才能做到灵活和随机应变,才能够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3.提高自身素养。肢体语言和神态,都能对被采访者造成一定的心理暗示,合理的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强调情绪和重点,表达友善。在采访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非语言信息,具有重要的作用,也能让被采访者感受到记者的诚意,对记者有一个较好的印象。总之,就是记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素养,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将这种素养传达给采访对象,从而更好的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双方的信任。记者在提问时,也不会显得那么尖锐,被采访人也能更好地接受,从而有效的提高采访质量。

4.合理运用采访技巧。采访技巧也体现在提问方式上,提问又分为正面提问和引导式提问。记者应结合采访现场气氛和事件类型,合理的运用这两种采访技巧。正面提问比较适合一些性格较为开朗的被采访者,特别是在进行人物专访时,可以通过直入主题的方式进行采访。在进行正面提问时,记者应注意对被采访者的态度真诚,以真诚的态度打消被采访者的抵触情绪,并且要注意把握好问题的尺度,考虑多方面因素,避免一个问题引起被采访者的反感。引导性提问,主要适合一些较为敏感和尖锐的问题。比如,一些负面事件,或者发生的灾难事件,采访对象本身情绪不好,更不愿意接受采访。这时,采访记者应该以帮助对方解决问题的身份,了解情况,同时真正做到帮助对方解决问题。这样,采访对象会对你坦诚相待,此时记者可一步步引导被采访者说出问题关键点。通过合理的利用以上两种提问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记者在采访中获取有效信息。

5.发现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作为一名记者,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和基本,都应是出自对这份工作的热爱,社会新闻采访工作,是为民众发声的最好途径,作为记者,应将弘扬正能量、伸张正义、帮助弱小作为自身职业操守,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努力拼搏,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将责任和道义作为工作指导,对工作充满激情,因为采访工作较为辛苦,还有一些不能预测的危险性,所以只有坚定信念,才能更好地提高采访质量。采访中,记者要多发现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尤其是备受关注的突发事件,它的发生多数都是建立在采访对象痛苦之上的,因此应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挖掘事件中的感人暖心之处,而不是就事件本身作为新闻点。

结语

要想更好的提高社会新闻采访质量,就需要记者不断提高采访技巧的运用能力。但技巧也只是新闻采访工作中的辅助方式,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采访效果,还需要记者不断学习,在实际采访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从而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男孩技巧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男孩的『自信缺失症』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男孩胆小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