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用电子书包打造高效课堂*

2018-02-10 23:59刘永珍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22期
关键词:电子书错题实验

刘永珍

电子书包包含的教学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生动,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面向全体学生的技术平台提供了即时、动态的学习行为数据反馈,教师能够即时把握真实学情,准确把握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测评等各个学习环节,是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及时相互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平台。电子书包的出现对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它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心理学理念是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重视学生潜能的激发,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初中生物教学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重在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以电子书包为载体融积极心理学理念于初中生物课堂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生物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在达成学习目标和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一、电子书包使课堂学习方式多样化 实现个性化学习

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电子书包提供的课堂教学平台,课前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可以是教师提前制作的相关资源如微课、动画、视频资料等。或课前制定互动讨论主题或相关的网络学案推送给学生,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实现个性化学习。在预习过程中若教师提供的资料不足以解惑,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找或学生在线讨论、交流经验,进而形成渗透自己思想的观点。电子书包的多样化学习模式使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如学习《血液与血型》一节时,课前向学生发起了互动讨论:你对血液有哪些认识?有部分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中的内容说出了血液是红色的、血液的组成及ABO血型等课本知识;有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受伤流血后会结痂,还有黄色的液体渗出。笔者发现没有人评论和提出疑惑,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挖掘知识,笔者就此帖提出疑问:为什么会结痂?淡黄色的液体又是什么呢?第一时间回帖的是课堂很少发言的学生。有个别学生提出疑惑:血液都是红色的吗?后面有学生陆续跟帖回答,就连平时课堂不回答问题的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该话题的讨论中。有位学生介绍了“熊猫血”——世界稀有血型。有学生跟帖:若这些人急需输血怎么办?有学生回复:拥有稀有血型的人定期去献血可解燃眉之急……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过程中,由于有了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学生的参与意愿大大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学生性格的限制。学生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就在此过程中得以实现。电子书包提供的“虚拟课堂”给了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激活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满足感,自主学习的兴趣显著提高,课堂效率已是显而易见。

二、电子书包使生物课堂有的放矢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所谓的高效课堂是指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并能从中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的课堂。电子书包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师利用电子书包提供的平台在课前给学生推送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和自学检测题并要求同学在互动讨论中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推送的相关资源完成自学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困难疑惑是不同的,学生也可以将自己产生的疑惑分享在互动讨论中。这种分享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发现学生的思维误区。教师通过收集学生在“虚拟课堂”中产生的疑问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堂中教师结合课前收集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气氛融洽,知识在合作探究中得到升华。此外,以电子书包的统计检测功能进行学情诊断,教师将随堂练习发送到学生端,学生做完并提交后,就会自动生成统计结果。让所有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对学生的错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有效地节省了课堂时间,避免了一些低效的重复。应用电子书包不仅解决学生的困惑和出现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例如,复习《人体血液循环》一节时,推送3种血管的示意图、心脏的结构模式图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画资源,完成课前学案并发布以小明受伤流血、止血及治疗为主线的互动讨论:一是小明手臂受伤流血,如何急救?二是小明包扎好后去医院检查手臂发炎了,医生建议输液治疗,你知道护士扎针选取的是哪种血管?为什么不选其他的血管?三是小明在医院静脉注射葡萄糖后感觉到了甜味,这是注射的葡萄糖到达了舌上的味蕾的缘故。请你说出葡萄糖从手臂到达味蕾的路径。要求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其他同学的评论进行点评。同时还发布了有针对性的自学检测题。通过学生的激烈讨论及相互的点评基本都能应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收集和汇总学生出错较高的问题,例如,学生容易混淆心脏4个腔与哪种血管相连和血液循环路径,根本原因是不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主攻学生易错的知识,避免了知识的低效重复,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三、电子书包使生物实验更有开放性和探究性

电子书包的多媒体虚拟实验的运用为生物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原本由于时间、空间限制而无法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通过多媒体虚拟实验得以展示,能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多种感知的虚拟仿真环境,能把生物资源转变为逻辑上可以管理的资源,使学生可以同虚拟仿真环境中的实验对象交互。教师将虚拟的实验材料及器材发送到电子书包,学生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通过拖动自己所需的实验材料及器材就可顺利完成。如模拟“血型鉴定”实验时,给出学生可能用到的实验材料:1号玻璃管,2号玻璃管,胶头滴管,采血针,生理盐水,A,B型标准血清,显微镜以及四位待测人员的血液样本。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取器材进行实验。这样不仅拓展、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让学生深刻领悟“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其与传统的中学生物课堂实验教学相比,不仅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高,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先将实验学习的重难点或探究活动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制作成微课。例如,进行模拟“血型鉴定”实验时,将该实验的原理和背景知识等制作成微课,推送到电子书包,学生通过循环观看,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法,还可将自己的疑问发布到互动讨论寻求帮助。教师不必在第一时间给予帮助,要给学生充足思考和交流的时间,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补充、启发就可解决存在的学习疑问。这样不仅解决了疑问,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充分的展现,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思想情感的交流,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电子书包应用于生物实验教学,充分开发学生的积极潜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四、电子书包是一个全新的错题本

电子书包的错题本功能非常强大,它可以帮助学生自动建立改错本,而且可以个性化设置分类、提醒规则。在生物教学中效果较为显著。尤其进入复习阶段,教师根据电子书包的改错本功能对个别学生展开个性化教学和辅导。避免一些试题的重复,对出错率高的知识进行强化练习。如复习《血液循环》一节时,课前发布了自主复习知识检测题,电子书包将学生的错题自动保存到错题本中。教师只要打开教师端的错题统计模块就可看到全班及每位同学的错题情况(如错题知识点的分布百分比、错题类型的分布百分比)以及具体的错题详情。教师根据全班出错率较高的问题在课堂上集中分析解决,而对于个别学生的个别错误,教师可进行单独的指导或讲解。然后再将一些相似题型发布给个别学生练习巩固或发原题重做。电子书包的改错本功能不仅使学生正视错题、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准确地把握知识。使用错题本功能使后进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

五、结语

电子书包提供的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灵活多变的形式,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面向每位学生。同时,也使学生与学生间以及学生与教师间互动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电子书包的应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了“教育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的目的。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将电子书包与初中生物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开发了学生的积极潜能,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观幸福感,培养了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品质,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电子书错题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做个怪怪长实验
谈谈电子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电子书渲染的对象、要素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