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

2018-02-10 23:59崔艳冬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22期
关键词:微课小学生内容

崔艳冬

微课以简短视频为主要载体,是教师就学科内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的多方式学习视频课程[1]。相比传统课程,微课时长短,一般5~10分钟,满足学生针对学科内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提供课外复习、巩固知识的功能。微课不拘于时间、地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微课具备的情景化、趣味性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使得微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微课设计

在进行微课开发之前,先要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之后组织微课内容,以实际需求出发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2]。小学生的求知欲强烈,但易受挫而减弱学习信心;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基于此,在设计微课时,教师要特别注重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促使小学生更开心地融入微课,教师可通过增添动画人物、幽默语言以及竞赛单元来实现此目标。

微课的内容中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促使小学生经过努力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同感。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把握内容的难度适宜。

1.教学环境分析

教师配备有一台计算机,班级配备了电子白板。当前许多教师只为学生播放带有动画的PPT,起到展示作用,而使得课程信息量过大甚至导致小学生无法消化课程内容。微课则对大块内容进行拆分,让小学生能够快速找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制作微课的工具有视频摄像工具、录屏软件。方式一:使用数码摄像机、智能手机等设备录制英语教师的教学活动,然后经过后期编辑、加工最终形成微课。方式二:使用CyberlinkYouCam,Camtasia Studio等录屏软件录制计算机屏幕上的微课内容,然后经过后期编辑、加工而形成微课。方式三:综合运用方式一和方式二,既可以展现英语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展现电子板书中的教学内容。

2.设计模式

由于目前我国的微课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设计模式,本文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出发点上提出并探讨小学微课教学的设计模式。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联想,从而促使其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知识与经验完成当前学习新知识的任务,进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所以,在开发小学微课时,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并主动构建或更新知识库。

小学教师应以教学任务为基础,同时结合对小学生的客观评估对学习内容、教学环境等进行目标设计;通过案例引入开启微课、激发小学生思考贯穿微课、预留讨论空间三部分完成微课设计;总结和强化练习以完成对小学生学习任务的评价;在微课教学的设计中,加入调整、修改等可完善微课的环节。

3.教学案例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My classroom"为例进行微课教学的设计。本节教学的内容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听懂课文和可以进行简单的口语对话。

教学目标如下所示:(1)掌握"What's in the classroom?" 的句型;(2)结合 "Aboard, two lights, many desks and chairs"句型进行对话;(3)对本课的主要单词,例如以classroom,window,door,picture,board,light进行听说读写练习。

本节微课教学设计了4个微课课程:(1)句型练习;(2)单词复数读音;(3)单词扩展;(4)口语对话练习。(1)~(3)为讲授式,用于课堂讲授环节或学生课后复习巩固环节;(4)为练习式,用于学生课后提高,以适用于不同基础的学生。

本次微课教学的目的是利用微课所包含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教学时间短的特征,将本节教学的重点知识纳入到微课教学设计中,从而突出教学主题小、教学内容精炼的特点,进而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重点内容上,最终提升本节教学的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二、结语

兴趣是学生力求认知世界、渴望获取更多知识并不断探求真理的意向活动。小学教学一定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微课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发挥出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作用,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要时常收集新鲜微课内容以创新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在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及课堂上的专注度。在进行具体的技术操作的同时,小学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微课便捷灵活的特点,引导小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进而达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升英语教学效率的目的。

猜你喜欢
微课小学生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我是小学生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