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冰雪会展旅游发展策略

2018-02-10 12:15石长波卢胜亚
商业经济 2018年12期

石长波 卢胜亚

[摘 要] 哈尔滨冰雪旅游历史悠久,近年来,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也得到哈尔滨市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将冰雪旅游和会展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哈尔滨冰雪产业的长效发展。结合哈尔滨冰雪会展旅游现状,分析哈尔滨发展冰雪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加大宣传推广奖励旅游,提高人性化服务,加强专业人员培养等几项策略,以促进哈尔滨冰雪会展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 冰雪旅游;会展旅游;冰雪会展旅游;SWOT

[中图分类号] F592.7;F713.8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12-0009-02

Abstract: Ice and snow tourism in Harbin has a long history.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MICE tourism has also received the attention and support of Harbin municipal government. The integration of ice snow tourism and MICE tourism is conducive 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Harbin's ice and snow industry.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ce and snow exhibition tourism in Harbi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developing ice and snow exhibition tourism in Harbin,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strategies, such as increasing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of incentive tourism, improving humanized services, and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exhibition tourism in Harbin.

Key words: ice and snow tourism, MICE tourism, ice and snow exhibition tourism, SWOT

一、哈爾滨冰雪会展旅游现状

国际上普遍认为会展旅游包括会议、奖励旅游、大型会议、展览、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的旅游形式。冰雪会展旅游是将冰雪旅游与会展旅游融合发展。2016年哈尔滨寒地博览会(原冰洽会)国内外参展企业共800多家,总参观人次超过8万,现场交易额达到8600万元人民币,促成32个产业合作项目落户哈尔滨,总投资额435.5亿元人民币[1]。在2017年冰雪节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849.4万人次,同比增长12.2%,实现旅游收入28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2]。

二、哈尔滨发展冰雪会展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条件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尔滨的铁路覆盖黑龙江省全境绝大部分,兼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分别与俄罗斯远东铁路、后贝加尔铁路接轨。松花江航道是哈尔滨的重要水上运输方式,可抵达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地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位于东北亚地区中心位置,是东北三省甚至东北亚地区的重要航空交通枢纽。2017年,哈尔滨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881万人次,开通国内、国际航线177条,通航城市100个[3]。

2.展览场馆

哈尔滨具有一定规模的会展基础设施,规模较大的展馆场所有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哈尔滨国际会展文体中心、哈尔滨冰上基地展览馆和中俄木材交易中心展览馆。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由6个小展厅组成,共7万平方米,可设3400多个符合国际标准的展位,同时可以举办1-5个不同规模的展会。展馆设施先进,专业的物流平台可与展厅相连,各种大型展品可直达展位。会议中心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拥有大中小型会议室32个,且具备计算机网络中心、新闻制作中心、新闻发布中心和多功能签约厅[4]。

3.冰雪旅游资源

哈尔滨是全国纬度最高的省会城市,被誉为冰城夏都。哈尔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雪期长达四个月,雪质好,雪量大,有冰灯、雪雕和各种娱乐、运动项目。冰雪自然风貌已经发展成为了哈尔滨旅游的一个知名旅游品牌。与此同时,哈尔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包括金源文化、欧陆文化、京旗文化、音乐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

4.接待设施

哈尔滨高星级酒店发展良好,截止2018年10月,哈尔滨现有S级滑雪场8家,A级景区77家,旅行社359家,星级酒店有61家,其中五星级酒店有2家,四星级酒店22家,三星级酒店33家[5]。哈尔滨的滑雪场和景区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丰富了冰雪会展旅游的专项产品,酒店和旅行社也对冰雪会展旅游的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劣势

1.缺乏高素质人才

截止到2018年5月,哈尔滨市只有哈尔滨商业大学和黑龙江财经学院拥有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匮乏和流失导致哈尔滨会展业中的管理人员多为拥有较多经验的行外人。冰雪会展旅游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精通会展和旅游专业的人才,还需要冰雪方面的专业人士。但目前哈尔滨的会展旅游从业人员多半是非专业人士,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

2.奖励旅游的发展滞后

由于我国各种经济业态并存,对于奖励旅游的认同也存在差异,造成奖励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相对缓慢,只在一些發达城市的外企和合资企业内得到了发展。目前,我国还未出现专门从事奖励旅游业务规划设计的顾问公司和旅行社。只能由一些实力较强的旅行社兼营来满足市场需求[6]。

3.会展业和旅游业行业间缺乏协作

冰雪会展旅游需要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目前,哈尔滨的会展业与旅游业尚未有效衔接,冰雪会展旅游的专项产品数量少、质量不高、开发不足且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会展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导致参展商和观众的主要活动局限在会展项目,未能将会展与食住行游购娱相结合,商业链条尚不完整。

(三)机遇

1.国家政策

2015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将会展和旅游等行业联合形成行业配套、产业联动。2016年国务院颁布《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推动建立冰雪旅游推广联盟,搭建冰雪旅游会展平台。2017年黑龙江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黑龙江冰雪旅游专项规划》中强调将冰雪旅游与会展协同发展,将哈尔滨建设为国际性的冰雪会展旅游优秀城市。

2.客源市场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每年举办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哈尔滨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和寒地博览会早已成为哈尔滨冰雪会展旅游的知名品牌,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注,进而为哈尔滨带来大量的客源。另外,哈尔滨不仅是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大部分选择雪乡、大庆等周边景区为旅游地的游客也会选择哈尔滨作为中转城市。

(四)威胁

1.竞争威胁

近年来,冰雪已经成为“热资源”,新疆、内蒙古、北京、河北、沈阳和吉林都已经对哈尔滨的“冰雪之冠”造成了威胁。冰雪赛事方面,长春、乌鲁木齐、北京、上海等城市都在承办冰上赛事。冰雪节庆也出现“井喷”现象,其中影响力较大有:长春瓦萨冰雪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沈阳国际冰雪节、大连国际温泉滑雪节、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内蒙古冰雪那达慕、崇礼国际滑雪节、九寨沟冰瀑节、峨眉山冰雪温泉文化节等。新疆和内蒙古的冰雪会展旅游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北京、河北和上海有着天然的优势,沈阳的交通便捷、消费能力强、经营能力高和宣传力度大等优势都对哈尔滨的冰雪会展旅游造成威胁。

2.旺季空气质量差

哈尔滨在过去三年空气污染都集中发生在冬季,燃煤取暖和秸秆焚烧是哈尔滨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由于冬季是哈尔滨市传统的旅游旺季,也是哈尔滨冰雪节举办的时段,这样的空气质量将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哈尔滨作为旅游城市的口碑和游客的二次到访,不利于哈尔滨成为优秀的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旅游城市。

3.区域会展业市场发育程度不高

我国会展业有着十分明显的地区差异特性。华北、华东、华南是我国会展举办较为集中的地区,会展中心基本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东部沿海地区借助于发达的经济水平,优越的地理位置,会展业发展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7]。而东北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位置等因素的限制,导致东北部地区会展业的整体发展较东部地区相差甚远。

三、促进哈尔滨冰雪会展旅游发展策略

(一)加大宣传推广奖励旅游

在省内外组织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积极推广,扩大客源地范围,有针对性的集中宣传。例如,会展和旅游企业以及高校给企业培训国内外的典型案例来普及奖励旅游的重要性。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间断报道,联合互联网在百度、搜狗和360等各大搜索引擎中利用软文推广和竞价排名的方式宣传从事奖励旅游业务的企业。

(二)提高人性化服务

哈尔滨的服务业应该转变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培训员工处理问题的灵活能力,以便为顾客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因受传统观念影响,服务工作的社会地位较低,很难得到社会认可。企业在培训中,应该加强员工对工作的认同感,减轻对服务行业的歧视。一线服务人员跟顾客的接触点最多,会经常遇到突发情况,企业应该赋予员工一些自主权。由于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规模不同,如果企业不能给予员工自主权,那么企业应该告知员工类似的情况应该立刻反应给上级,以便加快对突发情况的处理速度。

(三)加强专业人员培养

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联合高校为企业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加以宣传,这样不仅提高现有人员的综合素质,还能让大众知晓会展和旅游专业的重要性。其次,在各大院校增开与会展相关的专业,培养专业人才。最后,制定优惠政策,引进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市商务局.哈尔滨寒博会成交额突破纪录[EB/OL]http://www.hrbcb.gov.cn/swsx/gnmy/2016/01/25857.html.

[2]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第34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新闻发布会[EB/OL]http://www.harbin.gov.cn/art/2017/12/20/art_660_238275.html.

[3]民航资源网.哈尔滨机场2017年完成旅客吞吐量[EB/OL]http://i.carnoc.com/detail/430553.

[4]黑龙江会展网.哈尔滨展览场馆列表[EB/OL]http://www.hljhzw.org.cn/zlcg_qy.php?m_diqu=哈尔滨.

[5]黑龙江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星级饭店名录[EB/OL]http://www.hljtour.gov.cn/17_5.jsp?id=13090&gglb=42.

[6]马卓亚.浅谈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59-60

[7]赵富森.新常态下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