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白板与PPT融合应用助力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8-02-11 01:12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6期
关键词:船长电子白板文本

赵 龙

迈入教育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的媒介更青睐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对电子白板而言,它能够与计算机进行快捷的信息通讯,将电子白板连接到计算机,构造一个大屏幕、交互式的协作会议或教学环境,融合了现代多媒体的优势。而PowerPoint(简称PPT)作为一种旧的技术软件,一线教师都很熟悉,它是Windows环境下创建演示文稿最方便的工具软件,可以随机插入表格、图像、声音、文本文件等多媒体信息,制作简单、操作简便、共享性强。

怎样发挥一线教师手中现有的大量PPT课件资源的作用,使之与电子白板相融合,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服务是亟须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谈谈电子白板与PPT交互助力课堂教学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聚焦导学 直击教学核心

对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而言,其核心应该是言语形式。“阅读教学要果断走出以课文内容理解为主体的泥潭,走向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核心的新天地”[1]。可以说,日常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不在于让学生明白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而是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走出来,探究与寻访课文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以这样的言语形式出现?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在特定区域突显关键的词句,启发学生发现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内容,在破译文本“语言密码”的同时从文本的规范语言中学习表达,进而有效提升自己的言语运用能力。

如教学《螳螂捕蝉》(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后将故事浓缩为一个字“劝”,并将“劝”写在电子白板上聚光灯区域内。紧接着,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细细观察“劝”的字形特点,从“又”上发现劝的次数多,从“力”上知道劝者花了精力,费了心思。同样是“劝”,为什么大臣们劝了要被国王定为死罪,而少年却能让国王发现自己的错误决定呢?由“劝”字引路,引导学生找出少年劝国王的相关段落在电子白板上进行呈现,然后师生共同勾画出重点词句继续在电子白板上聚光显示,最终发现少年“会劝”“巧劝”,劝得“四两拨千斤”。围绕“劝”这一中心字眼,通过电子白板聚光显示重要的词与段落,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更能在少年与大臣们不同的“劝”中感悟到语言的妙处——这也是少年“妙劝”的关键所在。

在电子白板的帮助下,教师精选教学切入点,由一发遍及全身,通过电子白板“聚光灯”的聚光与放大功能,避免了对文本的“碎片化”阅读,集中强化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让他们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有效吸收与积极运用。

二、创设情境 增强师生互动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日常的一项教学工作,而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情境教育专家、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告诉我们,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起孩子热烈的情绪,在语言活动中,他们的情感在起作用”[2]。PPT无疑是创设情境最佳的教学媒介,它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动画资源结合起来使用;而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操作时需要将图片、文字与音视频等分开,将音视频单独做一个资源包放在白板的资源库中进行播放,即便把PPT资源导入电子白板也会失去添加在其中的音、视频及动画。

在教学《船长》(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一课时,课文第29自然段集中描写了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的场景,展示了船长哈尔威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教师可以通过PPT呈现这段文字,指导学生用一定的语气和语速读好这段话,然后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对哈尔威船长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PPT将文字、音频、图片等结合的功能,在课堂上奏响悲壮的乐曲《英雄的黎明》,使每个学生的心都被音乐营造的气氛所感染,再加上大屏幕上哈尔威船长高大的仿佛雕像一般的形象巍然屹立,教师适时发问——“船长,你为什么不与我们一起回家”,并让学生以船长的身份回答——“朋友,不是我不想家”。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仿佛置身那令人感动的一幕,面对伟大的哈尔威船长,在泪眼婆娑中心生崇敬之心。

语文教育专家方智范先生说:“最好的阅读境界是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运用PPT创设阅读情境,教师与学生沉潜其中,与故事人物同命运、共呼吸,不仅情意共生,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互动,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倾吐和运用,达到了上佳的阅读教学境界。

三、延伸拓展 丰富课堂资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的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相融合,在把教学文本作为课程载体的基础上,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让语文的触角一直延伸到课外,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电子白板无疑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的一件“利器”,它“通过电子设备来提取阅读资源,能有效弥补现有教学资源的不足,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3]。

例如,在教学《九寨沟》(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时,课文介绍了九寨沟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添加相应的图片以及九寨沟其他景点的相关介绍,同时再加入我国另外著名风景名胜的资料推介,组织学生围绕这些景点与名胜开展一次虚拟的线下游览活动。学生扮演导游或游客,通过电子白板中给出的大量资料,筛选、阅读后结合自己的游玩经历,认真体验某一处风景名胜的独特魅力,可以是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的不同,可以是历史故事、文化气息的特别,也可以是风俗习惯以及自身游玩的真实感受等。这样的拓展阅读,既有文本的拓展,也有音像资料与图片资料的拓展,学生在其间主动地选择并且对接阅读资料,通过“屏幕化阅读”从自己的视角形成个性化的感受与体验,这一过程对学生语言思维与能力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在实际教学中,电子白板兼有综合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优点,它比PPT可以更加方便地整合与调整阅读题材,从而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拥有更为丰富的阅读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与感悟的空间,并且实现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有效融通。

四、即时反馈 提高评价效率

对于教学评价,《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形成性评价”,因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当然“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4]。

PPT承载的信息量大,可以实现图画与文字的完美结合,但是它的呈现方式固定,虽然在全屏播放时可以用提供的笔勾勾画画,达到简单点、划、圈、标注,但是痕迹却不能保存下来;实物投影也可以在材料上圈点,但是也不容易擦除。交互式电子白板很好地结合了这两种媒介的优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探照灯、幕布、画笔等轻松地实现圈划关键词、标注以及录音等,同时保留思维的过程。凭借电子白板这些强大的功能,我们不仅可以在识字教学中对学生的书写和笔顺进行及时的指导,借助录音关注学生课文朗读水平的提升;在作文教学中也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呈现对典型习作的圈点和评价,让全体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有效把握写作要领,在缩短评改时限的同时提升评改的成效。

课堂上借助电子白板进行教学评价,始终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在这样的评价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思维痕迹得以修改、保留和再现,这样的评价直接推动教与学的进程,从而实现了形成性评价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电子白板与PPT两种教学媒介各有其长处和短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综合运用这两种媒介的长处,特别是要善于将丰富的PPT课件资源与电子白板相融合,让他们共同助力小学语文教学,在优化课堂组织形式的同时让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徐国荣.以“言语形式”为核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3(35):34-36.

[2]李吉林.李吉林文集:卷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李会.以电子白板为依托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5):39-40.

[4]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船长电子白板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出发吧,船长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电子白板扮靓语文教学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