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下的社会审美多元化研究

2018-02-11 08:42黄凌玉
江西社会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媒介教育

■黄凌玉

新媒介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术语,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概念。新媒介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美国,其来源于英语的“New Media”,中文通常有两种翻译:新媒介与新媒体。“媒介形态变化”概念的提出者罗杰·费德勒以“各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形式”来定义新媒介[1](P249),而保罗·莱文森则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互联网上的第一代媒介称为“新媒介”,把博客、优视网、维基网、脸谱网等称为新新媒介[2](P1-3)。相对于以面对面或印刷媒介为基础的传统媒介而言,以交互性、亲历性、私密性为特征的新媒介信息传播方式在微信、微博、博客、贴吧、论坛/BBS、新兴的视频网站等私传媒(也称自媒体)领域,具有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特点。[3]这些特点改变着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感知美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期待和审美价值,或正面或负面,并最终通过社会审美行为方式体现出来。分析新媒介技术对社会审美行为的具体影响,不仅能帮助深入理解现今的社会审美行为现象,还有助于认识隐藏在这些社会审美行为背后的思维根源。

一、新媒介之惠利与审美至善

新媒介以其数字化、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和个性化等特征,为社会审美行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催生了新的社会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孕育了新的审美教育形式、审美意识和审美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和规范了社会审美行为,进一步传播和拓展了社会审美行为的发展空间。

(一)新媒介教育与审美至善

作为当今最重要、最高效的传播手段,新媒介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海量信息。也正因为此,审美对象不再高不可攀,审美主体日益多元,社会审美行为也趋于无序而亟待完善。新媒介通过自身强大的影响力,教育和指导着人们的社会审美行为。新媒介语境下的审美教育在肩负更多社会审美行为自善责任的同时,也呈现出若干新特征。相对于传统媒介下的审美教育而言,新媒介审美教育是生活教育而不限于课堂教育,是平民教育而不限于精英教育。

新媒介给社会大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虚拟与现实共存、共享、互动的生活方式,丰富了审美主体的审美对象、审美途径和审美方式。社会大众已不仅仅局限在传统校园课堂接受审美教育,日常生活成为接受审美教育、完善审美行为的重要平台。生活化、大众化和自我化的审美教育趋势,对于引导和完善社会审美行为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新媒介技术的共享性与互动性,将审美主体从以往被动接受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使审美主体获得了被动接受与主动创作的双重化身份。[4]与传统媒介环境下审美教育对象被动接受讯息不同,新媒介审美教育是以自我完善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其鼓励教育对象正确选择和使用媒介进行思考,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媒介资源进行审美行为的自我完善,提升审美素养。这带来了社会审美行为的积极转变,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在以往由专业审美人士把持的领域展露审美才华,比如微电影创作,众多草根导演的微影视作品迅速蹿红等现象。

由于新媒介技术带来了审美平等、审美主体完善和审美文明的进步,新媒介审美教育也逐渐转变为平民教育而不限于精英教育。在新媒介时代之前,社会审美行为往往局限于精英群体,因为他们具备足够的文化艺术品位修养、审美志趣、时间和精力,而这显然违背了审美教育让社会大众都可能成为生活中的艺术家这一宗旨。人人都有参与审美活动的权利,但实现这一权利既取决于审美客体的实际审美价值,也取决于社会大众的审美潜力挖掘,而新媒介教育成为培育社会大众审美行为基本能力和最大化实现个体审美权利的必然途径。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它为社会审美主体接受审美教育降低了门槛。目前,与审美有关的微信公众号数量庞大,通过公众号开展发布优秀艺术家的作品、评析审美行为、探讨审美意识潮流等审美活动,有效地拓展了审美教育的内容、载体和渠道,促进了审美主客体互动性和教育的主体性发挥,帮助实现社会审美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审美行为自善。

从本质上看,通过新媒介来教育改善社会审美行为,与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教育学习并无区别。两者只是在发生的“场域”和展现的形态上有着不同体现。从广义的媒介教育来看,媒介传播的一切美好、优秀的审美行为典范都成为教学的素材,任何个人都可通过对它们的模仿与学习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行为完善。对比传统审美教育有限的教学资源,新媒介审美教育可使用的榜样资源的类型和数量更为丰富。这些榜样化身在报纸、广播、电影、电视、手机、因特网等所有媒介终端之中,构成一个隐性的庞大的行为素养“讲师团”和“孵化器”[5]。如此一来,新媒介这一“新场域”和“新平台”,便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每个人都能独自向新媒介提供的“榜样”进行学习,以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完善自身审美行为,并实现个人审美行为不同层次的升华。

新媒介审美教育,正在通过各种类型的现实案例呈现,启发社会大众审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它是社会审美行为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必然途径。

(二)新媒介督正与社会审美意识

媒体存在的多元化肯定会带来艺术传达方式的多元化,从而也为促使人们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发生新的嬗变和新的适应提供巨大推动力。[6]新媒介创造了一个有别于传统社会的全新环境,它延展了人们活动的范围,将社会变成一个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共存并深度融合的信息社会。在这个新媒介技术构建的世界,诞生了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和关系,形成了诸如共享与互助、自由与平等、开放与兼容等现代审美意识。除此之外,新媒介还能帮助大众建立对审美行为的批判意识和选择意识,对审美行为进行判断、评价和选择。它能够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引导大众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依靠外在舆论展开和实现对社会审美行为的调节、批判和督正功能。在新媒介环境下,舆论监督涉及的范围不断增加。新媒介已深入社会每个角落,它使所有人的审美行为都处于可能被注视的状态,并使人在舆论压力下不自觉地规范着自己的审美行为。虽然,媒介不是法庭,但它仍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仲裁”,对社会审美意识发挥约束和督正作用,进而促进社会审美行为良性发展。

通过新媒介,人们有机会接触数量庞大、直观的审美对象与内容,形成众多个体的审美意识“点”,并产生个体审美意识的交流与互动,搭建出社会群体审美意识的“网络”。借由该网络,人们对社会当下审美行为可以瞬间做出反应,迅速给出观点与反馈意见,人的审美体验过程不断丰富和浓缩,审美反思能力得以加强,反过来使得社会审美意识“网络”得以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在社会审美意识“网络”构建的审美评价世界里,无论是善意的提醒,刻薄的批评,或是恶意的批判,都是新媒介督正社会审美行为的表现,同时也折射出督正过程中所催生出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审美自我意识、安全意识和完美意识等。在审美评价过程中,个体审美行为的评析主题、表达和解读方式较为自我,这种个体非正式和娱乐化的表达内容和形式汇聚形成社会审美的自我意识。新媒介技术形成了社会审美行为的安全审美距离,透过新媒介依赖的虚拟仿真和互动技术,审美行为的主客体被拟像化、虚拟化和符号化,审美主体既可以产生真实的审美感受,又可以保证自我安全,因为审美主体随时能从虚拟的审美行为过程中抽离。这其实是一种审美行为的自保护方式,它体现的正是社会审美的安全意识。新媒介督正社会审美行为的另一表现,是通过技术促进审美完美意识的发展。审美的完美意识反映的是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事物无止境追求的理想,但由于技术和视野局限,传统审美心有余而力不足,新媒介技术则可充分挖掘审美对象的潜力,并让审美主体接触最理想化的审美对象和追求符合自身审美观念中的最高境界,提升审美层次,促进审美意识的完美化。

由此可见,新媒介通过技术构建的审美信息挖掘和传播网络,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思维和交流方式,对督正社会审美行为和培育成熟的社会审美意识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新媒介语境与社会审美体验

回顾历史,技术往往和审美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原始社会的审美行为常见于载歌载舞的实际语境,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经历了以纸媒介为代表的传统媒介的审美语境,社会审美由现场实际视觉体验发展为远距离视觉体验。而今,在新媒介语境下的社会审美体验形式愈发立体和多元化,正式步入虚拟体验式的审美阶段。从技术和审美体验的相互关系上来看,审美体验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而技术则与物质生产活动相关,两者看似毫无关联,但实则联系颇多,甚至可以结合在一起,这点可以从技术美学的产生和发展得到佐证。审美体验最早就是从物质性、技术性活动中产生,后来与实用逐渐分离,更多集中在精神性的纯艺术审美中,而在新媒介的当下又回归到物质和实用相结合的技术美学审美状态。在这一状态下,审美体验的精神性更多地表现为感官的满足,审美主体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对审美对象、审美行为和审美意识开展评价,在审美行为中追求一种真实、快乐的体验感受和互动气氛。

审美体验的真实性一直是审美活动所重视的。传统审美体验追求的是视觉和听觉的真实性,新媒介语境下的审美体验还有对嗅觉、触觉、味觉、身体平衡感和温度感等感官真实性的追求。比如舞台艺术中基于网络的即时全息投影新媒介技术,结合声、光、电的展示方式,可以对审美主体的感官产生全方位刺激,进而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审美体验。审美主体也可以依靠新媒介技术在家中的虚拟空间形成观看艺术展和聆听音乐剧的真实审美体验,而无须实地去展馆和剧场。

除了形成审美体验的真实性,新媒介技术带来社会审美体验的另一显著变化是审美互动性的增强。比如在虚拟博物馆的设计中,通过新媒介技术和虚拟设备的配合,审美个体不仅能将自己虚拟成人物角色融入虚拟审美环境中,体验诸如“穿着汉服欣赏汉文物”的独特审美活动,还可以与其他审美个体在虚拟审美环境中进行互动和交流审美体会。可见,新媒介已成为审美主体的外在感官,其延伸了主体审美能力,而审美主体会将更多情感投入新媒介中,二者形成良性互动,这使得审美主体和新媒介在审美活动中实现了交汇互融,互动性审美体验由此形成。

二、新媒介之危害与审美行为恶变

新媒介技术产生的社会审美教育、审美意识和审美体验惠利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审美感受,但随着新媒介被社会关注、接受的范围和程度不断加深,其暴露的审美问题也逐渐增多,社会审美文化、审美价值观和审美标准正面临着重大挑战。

(一)审美文化衰变与反文化行为

每一种媒介/技术都有其自身内在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偏向,当这种偏向发展到极致就会破坏破坏人类文化的健康[7],社会审美文化也不例外。虽然新媒介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但与技术高速发展相比,自媒体审美的精神内涵相对落后……审美中出现了一些糟粕和不当行为,影响了审美文化的健康发展。[8](P46)相较于纸媒等传统媒介,新媒介下的审美对象更直观易于理解,审美方式更快更精炼,审美行为更便捷,但不容忽视的是新媒介环境下容易滋生审美主体思考深度不够、审美对象平庸、审美内容虚薄、审美过程简略、审美趣味低俗、审美伦理道德缺失和易于产生审美疲劳等问题,这些构成了当前社会审美文化衰变的重要表现。

新媒介技术特定文化偏向的典型表现,反映出青年审美亚文化的繁盛。在现代多元文化语境中,青年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青年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审美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形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9](P1)青年群体利用新媒介构筑起自身的文化空间,形成了年轻化审美文化的潮流,展开了与传统审美文化的话语权争夺,具有娱乐、反传统等特点。青年亚文化正在改变当今社会整体审美文化结构及其表达方式,试图重新界定社会审美的对象、内容及意义,将严肃、高雅的传统审美志趣变成活泼、通俗的新媒介审美趋势。新媒介的传播属性,使青年审美亚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对几千年来整个社会形成的传统审美文化造成了破坏和干扰。长此以往,将造成新媒介审美文化凌驾于传统审美文化之上的现象,导致整个社会审美文化发展不平衡。

文化在个体和群体行为中的不断复制和优化,把千差万别的人类行为规范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10]社会审美文化作为历史传承下来的审美伦理制度、审美意识观念和审美行为方式的汇聚,把审美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机整合在一起,规范着社会审美行为。当前新媒介使得青年审美亚文化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审美行为特性,“点赞”“转发”分享”和“吐槽”成为表达他们审美价值观和形成审美行为模式的新途径,这些新途径有着冲击传统审美行为规范的巨大潜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是有可能向传统审美文化提出挑战的一种反文化的审美行为。弥尔顿·英格尔在《文化与反文化》一文中提出了反文化的概念,他将“反文化”定义为:“某一群体所持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特别指年轻人拒绝或反抗主流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其中拒绝和反抗是关键词。”[11](P627)他们拒绝和反抗的是传统审美的审美理性和自律意识,偏爱从技术视野评价审美对象和社会审美行为,让审美文化的发展服从技术变革的路径。需要警惕的是,以青年审美亚文化为代表的反文化审美活动在新媒介技术泛滥下被不断放大甚至异化,应防止媒介成为阻碍社会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追求的绊脚石。正如波斯曼给他的学派确定的使命:时刻紧盯着我们文化中的媒介/技术所造成的弊端,积极寻求治病的良方,以避免人类文化向媒介/技术投降。[7]

(二)审美价值异化与行为失范

在传统审美文化中,“真善美”的价值标准既是社会审美价值追求的最高目标,又具有普适性,“何为美”及“为何美”的定义和标准获得社会普遍的认可。但在新媒介环境下,普适的传统审美标准和价值观面临被异化的风险和挑战。比如现在的网红明星往往凭借奇装异服、夸张言行和出格举动吸引大批粉丝,商业的推波助澜更是让各种千奇百怪的网红审美现象层出不穷。衡量美的标准、评判美的价值观被这种审美所取代,人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企图显示自己的特别,殊不知在这种极端求异中已经散失了美的真谏。[8](P24)同时,新媒介技术为审美活动进入更广泛领域提供了便利,带来了现代社会审美的泛化,即泛审美现象。但是,审美主体在泛审美中难以获得审美超越的内在价值感和意义,其实也导致了审美文化意义和价值的丧失[12](P1),如过度地沉浸于想象使受众在进行信息接收与符号解码过程中,满足与视觉感官的刺激和感受震惊的效果,无法调用理性的批判意识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读图感知的“浅表化”[13]。此外,新媒介的技术性审美路径和感官化倾向也容易造成审美价值的缺失与异化,新媒介技术的感官延伸与审美价值的缺失间具有因果关系。[4]

审美价值异化正逐步侵占传统审美价值领域。在新媒介环境下,人们易将传统审美价值的规范作用看成是对审美行为的抑制。出于个人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大多数人通过新媒介进行不受社会审美道德规范的审美行为实践,造成了社会审美价值观的畸变,也造成了社会审美行为的失范。新媒介的超常发展导致了泛审美、技术性审美和感官化倾向等审美现象的快速涌现,对传统审美的道德规范与伦理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其实,传统社会审美价值在当今社会仍起着许多积极作用,它时刻提醒着人们重视审美标准和道德伦理,对人与社会审美的共同和谐发展起着不容小觑的推动作用。然而,这些好的方面在新媒介面前渐渐失灵了。畸变的审美价值观念、失衡的审美价值体系、扭曲的审美认知,都在误导着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念并迅速传播,造成人们的行为违背社会审美最基本的普适审美标准,进而出现审美行为失范。比如,为了逐利,车企在车展上用着装过度裸露的车模吸引眼球,如此不当的审美行为在新媒介技术的支持下其不良影响被无限放大,此时传统审美理想被束之高阁。如此一来,媒介不仅没有正确引导大众,反而带来更多审美价值观上的冲突、矛盾和异化,使社会大众的审美行为方式失去了凭借,出现了“克里斯玛”失落现象。[14]由此可见,新媒介并非时时给新的社会审美行为提供正确导向,相反,有时它会造成当前社会审美行为的失范。

(三)秩序动变与审美行为混乱

与传统媒介不同,新媒介带来的“无障碍”交流与沟通促使新的社会审美秩序应运而生。新媒介消解了等级制度下的权威、传统秩序,动摇了等级制度建立的信息基础,使信息控制变得不再容易,具有“象征性”的审美形象受到巨大冲击。众多审美形象具有“象征性”的作用,但新媒介技术的虚拟性,技术应用的个体自由性及寻求感官强刺激与超满足的功能指向,对“象征性”审美对象存在的确定性具有极强的解构性……权威、传统秩序、“象征”审美形象一定程度上面临被颠覆、离析和消解的危险。[3]与此同时,新媒介还建立起一种新的等级制度——基于话语权的虚拟空间的等级制度。[15]在这种等级制度下,产生了随审美话语权转移而随时变动的松散结构,给社会审美秩序带来了某种动荡与混乱。新媒介环境不断滋生和繁育出的极端个性化且无视社会审美秩序的行为,让本已变化多端的现代社会审美变得更加无序,它使许多个人审美行为不仅变得社会影响力更大,传播涵盖面更广,同时也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这种社会现象让人们不得不反思:新媒介带给社会审美的究竟是有序的提升,还是失序的开始,甚至是混乱的加剧,它暴露出当今社会的一种审美价值失落和人们审美心理的一种浮躁与非理性倾向。

在新媒介环境下,社会大众喜欢并习惯用自己当下简单的审美好恶对媒体关注的审美对象作出判断,他们极易受到媒体评论的导向影响,不再愿意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而更愿意任意添加个人的主观评论意见,这种审美行为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多变性。尽管人们审美行为选择的多元化是对现实的尊重,也符合当代社会多样化的发展潮流,但如果缺乏有效的秩序引导就可能引发审美行为混乱。尤其在需要非理性的情绪宣泄时,人们就会将媒介作为宣泄途径与场所,进而扰乱整个社会的审美行为。新媒介巨大的传播能量也给了一些人机会,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使自己变成社会审美的主导势力,由此取得强势审美话语权。由于守门人的缺失,当前社会独特的媒介环境纵容了这些人的无所顾忌与放肆发展,任由他们形成强大的社会审美舆论野蛮力量,其结果就是,他们使相当一部分人产生一种“同体观”倾向[16],把传播者和自己视为一体,由此引发更多审美行为上的混乱,导致更多样化的社会审美冲突和矛盾。

三、新媒介下社会审美行为的回归、重塑与规范

新媒介技术既为社会审美行为提供了良好契机,又带来了诸多障碍。如何扬长避短,是新媒介环境下发展社会审美行为亟待思考的问题。

(一)警惕技术崇拜,回归审美本质

新媒介技术以其无所不包、快捷方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受众门槛低等特点吸引着大批社会审美主体的崇拜,并已成为大众审美行为开展和审美思想表达的最佳途径。但是,技术崇拜容易造成审美主体盲目追求审美的物质性、功利性和感官满足,形成技术依赖,忽略技术掩盖下的日常审美现象。例如,耳机控们往往陶醉在电子设备的网络音乐世界,而对自然界的鸟语花香充耳不闻;宅男宅女们在虚拟世界里交往,沉醉于虚幻而不真实的审美世界,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审美对象却无暇顾及。如何褪去技术的表层外衣,让审美行为有效地体现审美的价值目标,形成有深度的审美思考并回归审美本质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传统纸媒由于能排除技术形成的感官干扰,让欣赏者更专注于审美精神性的思考;书信的沟通方式虽然不及新技术高效,但沟通过程却充满情感期待,更能引发审美主体的精神性愉悦。可见,为了实现社会审美行为的可持续发展,要重视和消解技术异化的负面影响,克制审美行为的技术崇拜倾向,让社会审美行为回归到实现审美的本质意义的目标上来。

(二)加强审美教育,重塑审美价值

在新媒介环境下,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重塑审美价值,是引导社会审美行为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首先,要辩证看待新媒介环境下的审美教育与传统审美教育的异同,利用新媒介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优势开展现代审美教育,塑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审美价值观。其次,要重视培养审美主体的新媒介审美素养,包括教育审美主体学会正确看待新媒介的性质和功能;辨析新媒介审美资源,自觉抵制无用及有害资源,有效利用有益资源为提高个人审美意识和能力服务;鼓励审美主体在新媒介环境下开展审美行为并反思总结审美经验等。最后,要重视传统审美价值在新媒介环境下对现代社会审美行为的重要意义,探索传统审美价值在新时代的诠释与表达途径,将传统审美价值内容以恰当的形式融入新媒介环境,实现传统审美价值教育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三)加强审美监督,规范审美秩序

新媒介往往占领着信息传递和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对形成并规范社会审美秩序影响巨大。微博寥寥数字的评论和微信的简单点赞举动,以极其便捷的方式或维系或冲击着社会审美秩序,新媒介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审美行为与信息,如不严格管理,社会审美秩序将混乱无序并逐渐消亡。但是,新媒介也提供了纠错的可能,即可以通过虚拟空间审美秩序的建立和新媒介审美主导话语权的控制,来完成对现实社会审美秩序的弥补或纠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从法律、制度和技术方面加强对网络电视、电影、软件、音乐等新媒介的监督、管理与控制,实现对审美主客体、内容及形式的选择和过滤,取传统审美之精华,弃其糟粕。除此之外,还要从宣传和教育方面利用新媒介给大众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和审美意识,避免审美行为遭到过度商业侵染,维护社会审美道德底线。

猜你喜欢
媒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媒介演进中的戏曲形态衍生
什么是“好的教育”?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书,最优雅的媒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