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的感性与个性教学方法

2018-02-11 10:45◆姜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感性个性化语文课堂

◆姜 娜 刘 森

(临沂李官中学)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业繁重,而语文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要想短时间收效就不可能的,这就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没有兴趣,使得语文在所有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有所下降。其实语文是基本的学科,从我们咿呀学语时就接触得到,对语文题目只需要有语言理解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就可以。但是,在当前应试制度面前,学生对语文科目的重要性有了认知上的偏差,教师也不能够找出得当的方法来吸引他们的兴趣,使得语文教学课堂死气沉沉,语文成绩一落千丈。

一、初中语文课堂感性与个性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分析

对于当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初中生因为在认知上的偏差,对语文学习缺乏整体性的理解,在长时间的作用下,逐渐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失去兴趣。而若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的融入和添加感性教学和个性教学,就能够转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知,值得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和积极,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们也能够提高注意力,紧跟教师的思路,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融入感性和个性化教学方法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思维和状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将感性和个性化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也能够在教学中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在感性和个性化的双重引导和作用下,就能够营造出和谐且灵活的课堂氛围,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知识,也释放了学业繁重的压力,使得身心得到解放,在愉悦的心情下来进行语文的学习,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初中语文课堂感性与个性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分析

(一)将语文课堂的感性魅力有效地发挥出来

语文课堂自身就具有一定的感性成分,能够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具有有效的融合。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的特征和独具的特色没有一定的认知,始终认为语文课程和其他教学科目没有什么过多的差别,这种认知就使得在初中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对语文课堂感知的认知有所偏差,学生也只是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并不能够对知识很好地理解,使得语文教学质量处于下降的状态,课堂气氛压抑,学生们不能够提起兴趣,使得语文教学一蹶不振。

例如,在进行《望江南》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们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对古诗进行朗读,能够对对古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及诗的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并结合注释来对古诗进行翻译,将不懂的字、词进行标注,在班级内部开展交流。其次,教师要利用正确的方式带领学生们进行古诗的朗读,要求学生要跟住教师的朗读节奏,这样就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古诗所表达的感情和内涵,体会作者的真实情感。这个过程结束后,教师可以选择几名学生带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古诗重点表达的就是思念爱人的女子看到很多船帆从望江楼前驶过,却始终没有等到心爱之人归还,只看见江水东流,思念却让她肝肠寸断。这样在朗读中就能够体会其悲伤的感情,再借助多媒体进行配乐,学生们自傲朗读中通过配乐,就更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作者此时此刻的复杂心情。在朗读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例如,“斜晖脉脉水悠悠这句写景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情感?”“独倚望江楼哪个字能够说明女子的生活状况?”等等,这样学生们通过自我的思考和讨论就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性认知。感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融合,不仅能够培养初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也能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能够强化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二)教师要增强个性化能力

虽然说课堂中学生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不能够离开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引导,所以说教师的个性化能力的体现对教学的改进和创新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教师讲课的方式、语言表达的技巧、个人素质内涵等都会成为吸引学生的条件,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对个性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在内心对教师也做出了评价。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对生活的感性的认知,要想实现个性鲜明就十分困难。结合当前的课堂发展状况来看,教师缺乏个性化表现主要有表现就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教材知识生搬硬套,没有对教材的内容灵活的运用和讲解。根据这种情况来看,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总结和积累经验,利用全新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等,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对形成个性化教学就会大有帮助,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其对语文学习更加的有兴趣。

例如,在进行《荷叶·母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们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学生围绕着课文题目来进行朗读,将“荷叶”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文章中的“我”为什么会“不宁心绪散尽了”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就能够将伟大的母爱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个性化教学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是极其重要的,这样不仅能够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凸显出来,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学生们对语文学习更加的有兴趣。

(三)通过个性化教学建设时尚课堂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学业繁重,学校、家长、辅导班的压力使得他们对学习已经产生倦怠的心理,学生们也对那些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免疫。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若是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也会保持原有的状态,在课堂中虽然眼睛是看着教师的,但是思想不知道飞向了哪里,这样的课堂可以用失败来形容。而利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能够眼前一亮,也能够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中脱颖而出,学生们也向缺水已久的小鱼看见水源一样的积极,有一种久旱逢甘露的意味。

例如,在进行《童趣》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进入课文讲解之前,讲述自己童年的趣事,再找同学们对自己的童年趣事进行讲述,这样的情境自然而然的就将学生们的思想包围其中,创建一个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也能够强化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初中生是天性发展最佳的时期,个性化教学也能够培养他们的个性化意识,对初中语文教学更加的有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已不再是不解之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方法也多种多样,方法展现出来的效果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经历才能够得出结论。其中,感性和个性化教学方法是成功率较大的方法。截至目前为止,也是效果作为明显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能够提高他们对初中语文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质量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培培.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的感性与个性教学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2016,(07) :39.

[2]廖海强.刍议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2) :10.

猜你喜欢
感性个性化语文课堂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