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拓展运用

2018-02-11 17:41王生永
学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写作阅读小学语文

王生永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并为他们的语言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语言的学习并不能只局限在教材上,因此,我们要从阅读、语言、写作等方面进行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思维,形成语言体系,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拓展;阅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8-00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8.037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使语文课程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所谓创造性使用教材,就是对语文教学的拓展。一个科学而有效的拓展可以将学习由静态变为动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

一、 阅读拓展,发展思维

阅读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阅读教学中展开拓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开拓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以大量的阅读为学生带来丰富的精神生活,让他们的大脑更充实。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还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于当今的课堂教学可谓是一次“大解放”,教材已经不再具有唯一的权威性。各种各样的读物中的价值正在被人们所认知,并运用多种途径引入到教育教学中。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拓展首先是从形式上发生的。当这种形式落实到课堂中,最显见也最快捷的表现就是“读”。通过阅读拓展学习,课堂实践迈出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第一步。比较惯常的阅读拓展形式是由课内的一篇文章引发出课外的诸多相关性文章。例如在学习了《美猴王》之后,为学生推荐长篇小说《西游记》与《封神演义》。《西游记》和《美猴王》有着直接的关系,《封神演义》作为古代神话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学生阅读体系的完整贡献了重要的力量。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变成了一部小说,一部小说变成了一套体系,阅读拓展活动就从一维直接迈向了三维,学生的阅读内容和阅读能力就形成了同步伴生的向上的“冲力”。

课后阅读也是发挥拓展作用的最佳时机。在课内学习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具备创新意识的教师更加善于“以一个基点撬起一个地球。”例如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古诗词,历来都是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陶冶学生的品格情操。但是教材中选取的毕竟是极少的一部分,要想让古诗词的价值“发扬光大”,课后还是应该多多地创造机会。借助当下大火的中国古诗词大会,在校园内打造一个赛诗平台,可以激发学生在课下大量而充分地阅读,积累深厚的古诗词底蕴。

二、语言拓展,形成体系

语文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所以仅仅停留在读上的拓展显然是不够的。如何将别人的思想变成自己的语言,是在阅读拓展之上需要进一步培养的能力。而语言能力进一步来说就是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小学阶段是语言爆发的第二个重要时期,注重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依靠一节课40分钟完成几十个学生的语言训练,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教师的拓展就要本着“无孔不入”的原则开展下去。首先让学生从“说”课文的训练开始。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言文,但是他们大多很简短。《楚王爱细腰》两句话,《东施效颦》三句话,这些短小精悍的文本正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最好的载体。把一个短短的文本结合自己的理解扩充成一个事理具备的完整的故事,甚至加上自己的想象力,让其艺术风格更加突出,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语言训练过程。

针对低年级的语言训练,复述童话故事就是很好的形式。安徒生童话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读物,不妨把它们纳入到拓展训练中,利用每天的早读和午读,让学生轮流复述里面的故事,教师再布置一些虽不是很有名,但是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回家复述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例如《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小不不”施努策尔》等,让学校和家庭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复述,规范学生的口语表达,全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 写作拓展,表达提升

当前,“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流行的一种方式。将教材中可读可写的点挖掘出来,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练习写作,可使语文能力获得全面的提升。因为是综合性较高的训练,所以写又被看作读的拓展。为了让写的训练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形式上也要进行多种开发。首先可以进行仿写,《海上日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等名篇都是可以被用来进行仿写的优质文本。通过对场景描写的揣摩,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得到提高。

最为常用的写作拓展训练形式是续写。它一方面依托着现有的文本,又充分地展现学生自主的思想。续写大致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另一种是以小组的形式,通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来共同完成。无论哪种形式,最终都是以全面开启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例如在学习了《穷人》一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们续写渔夫和桑娜在收养了两个孤儿之后的生活,教师不要为学生表达的主题设限,只要是学生想到的,都可以写下来,最后在全班进行展读和交流。为了完成高质量的续写,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从而使阅读与写作之间形成一个高质量的闭路系统。这样看来,有效地拓展训练就不能只是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了,更多的是紧密相连的,甚至可以说,从本质上它们就是紧密相连的。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有效地拓展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它是真正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其次,有效地拓展,必须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需要,既能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体现学科的本质属性,然后讓学生主动地投入、深入地思考、积极地探究、合理地建构,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受益终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振燕.有序·适度·高效——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2005(1).

[2] 祝云姣.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拓展课程的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4).

[3] 徐佳.寻快乐之迹 拓诵读之法——基于校园文化建设整合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诵读方法指导[J].语文教学通讯(D),2017(2).

[4] 高绍莉.关于小学语文拓展式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12(16).

[ 责任编辑 张宏丽]

猜你喜欢
写作阅读小学语文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