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辨“雄雌”

2018-02-11 02:30周杰
教育界·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线索区别小学语文

周杰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线索和顺序虽有联系,但在本质上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线索而言,主要起着组织全文材料的作用,并不涉及文章的行文顺序;而顺序则是安排行文材料在文章中的先后次序,与全文材料间的衔接并未有太多关系。因此,如何教导学生辨别两者的差异,在阅读、写作时正确运用,是老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线索;顺序;区别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时常会遇到有关线索与顺序的考点。但在当前,一方面由于权威性语文教案的缺失,小学语文教案中并没有对两者的概念做到明确区分;另一方面,部分老师借鉴网上的相关解释,但该解释往往充满了随意性,不利于小学语文的正常教学。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线索和顺序的区别,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线索

1.线索的定义

在我国古代医学中,人体被认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部的各个器官虽然功能不同,但却被经络联系在一起,维持着身体这个有机体的正常运转。经络作为运行血气的重要通道,在人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线索也好比文章的经络,它将文章的不同部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行文结构,使得文章各部分之间相互配合,彼此协调。它是贯穿于全文的思路、脉络,在阅读文章时,抓住了线索,就更容易领悟到全文的中心思想。

2.线索与情节

线索与情节两者之间密不可分。总的来说,情节是整篇文章的一个演进变化,而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事件,而线索起着贯穿全文情节,连缀故事发展的作用。抓住文章的线索才能更好地厘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传达的情感。

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中,全文的线索就是作者反复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几个字。第一次写到这句话是“我”把马草卖给残疾青年,离开时,青年叮嘱我的话,表面上是对自家马的关心,实则是想让“我”减轻卖马草的劳累。第二次是在青年看到“我”背着马草走向书摊时,叮嘱妹妹的话,一方面暗示了妹妹不要让“我”知道真相,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我”安心看书,维护了“我”尊严。第三次是“我”对青年说的话,体现了对青年的感激。

有时,一篇文章的线索不只一条,还存在双线并行甚至三条线索的情况。例如在《春天的雨点》中就有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达丽玛上课走神到专心听讲这一变化;第二条线索是乌汉娜老师发现她上课走神,给她补课并送她回家。这两条线索互为因果关系,表现了乌汉娜老师对学生的爱,赞扬了教师精神的高贵与难得。

三、顺序

一般而言,顺序即次序,是指事物在空間或时间上排列的先后。在文章中,顺序主要涉及行文材料的一个排列问题,而掌握全文的行文顺序有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全文的谋篇布局,了解全文的中心思想。常见的写作顺序主要包括了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件发展顺序、事物类别顺序以及逻辑顺序等。

例如,文章《鸟的天堂》就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写作的。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二天再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与赞美。作者通过时间排序,更好地表现了自己对“鸟的天堂”的喜爱。

再如文章《黄山奇松》中,作者先总写“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后,再分别根据其生长的地理位置描写了这三大名松的具体情况。这一写法就是运用了空间顺页序,层层推进向我们展示了黄山奇松的景象。

四、火眼金睛辨别“雄雌”

1.线索与顺序的区别

线索与顺页序的本质截然不同,但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许多人对两者的概念还是把握不清,我们可以简单地通过调换位置来分辨线索与顺页序。

在《金色的脚印》一文中,作者根据事物发展顺序将全文分为了五个部分:正太郎家捉到一只小狐狸——老狐狸第一次救小狐狸的经过——老狐狸为救小狐狸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安了家,以及与正太郎由敌到友的过程——“我”为救小狐狸而摔伤以及老狐狸“救”我——正太郎放了小狐狸。

在分辨线索与顺序时,我们可以设想上述情节的五个部分,在写作时能够改变顺序吗?当然不行。因为有了正太郎捉到小狐狸这个大前提,才能引发后面老狐狸救小狐狸等故事情节的发生,一旦改变这五部分的行文顺序,读者在阅读时会对全文写作感到一头雾水。通过调换顺序我们便能够分辨这是顺序而非线索。

2.线索与顺序的联系

线索与顺序虽有较大区别,但是部分游记类的散文中,线索与顺序可能是一致的。例如在文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全文的顺序很明显是作者的行踪,即作者的游览顺序,分别写出了双龙洞外洞、空隙以及内洞的特点,而全文的线索也是作者的行踪。这样一来,该文的顺序与线索就保持了一致。

五、结束语

由此可见,线索与顺序作为行文的两个重要成分,虽有联系,但绝不能混为一谈。线索起着组织材料、连缀全文的作用。而顺序则是通过安排材料在全篇的先后次序,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感情。老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一定要明晰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深入思考,教导学生明确分辨两者的差别,更好掌握全文的情感结构与中心思想。

猜你喜欢
线索区别小学语文
AM2+和AM3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