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检验浅析

2018-02-12 08:20张佳夫李艳玲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蛔虫阑尾炎儿科

张佳夫,李艳玲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消化系统疾病常多发于春夏季节,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同时具有极高发病率。长期多发性消化系统疾病会导致小儿患者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的脱水、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导致患儿死亡[1]。对于常见的一些消化系统疾病,需要及时有效的临床检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这对临床上治疗儿科消化系统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常见的一些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检验,以期为临床治疗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提供诊断依据。

1 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肠道炎症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常见发生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高峰期主要发病于秋冬季节[2]。临床上主要表现是无诱因性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可伴有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症状,大便次数超过5次/d,多出现无腥臭样的稀水样便,蛋花样便。显微镜检可出现白细胞。除常规检查还需要考虑病毒感染,要做病毒抗原检测以进行鉴别诊断。①电子显微镜下可以针对病毒的典型形态进行特异性的诊断,其阳性率超过90%。②病毒特异性抗原检测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反应、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检测等方法。其中病毒核酸还可以通过蛋白凝胶电泳、双链核酸杂交、PCR等方法检测。特异性最好的是双链核酸杂交,敏感性最好的是PCR。同时在血清抗体检测中,主要是采用免疫荧光进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在检验上具有诊断意义。

2 急性细菌性痢疾

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称为细菌性痢疾,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以及发热等症状。在临床检验时主要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的诊断。①粪便常规:一般通过肉眼可见黏液血便、血水便、脓液便、脓血便等,通过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红细胞、吞噬细胞等;②血常规:血液常规可出现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明显上升,可伴有单核细胞正常或降低、红细胞正常或降低;③心肌酶检测以及血液生化检查,同时辅助心电图检测,如果有痢疾接触病史,在大便镜检后显示每一个高倍镜视野下,脓细胞超过15个同时有红细胞时,可以确诊为急性痢疾[3];④粪便细菌培养:选取患儿晨起粪便送到实验室进行培养,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型、生化检验、血清鉴定,细菌分型上可以分为宋内、志贺、福氏等类型不同痢疾杆菌。

3 急性阑尾炎

在儿科的急腹症中,急性阑尾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相比于成年人的急性阑尾炎,小儿阑尾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更加严重,同时诊断的难度也比较大,通常在临床上主要是依靠体格检查以及病史的采集来进行判断。对于头晕、呕吐伴有腹部的疼痛和不适超过5 h以上的小儿患者,都应该及时考虑是否是由于急性阑尾炎导致的。同时需要将核左移、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体温持续超过37.5 ℃等纳入该疾病的诊断范围,结合腹部检查出现的固定右下腹压痛等特点进一步的确诊[4]。针对非典型特征的阑尾炎患者,临床上可以采用腹腔穿刺术,将抽出的脓液进行化验然后确诊病情。也可以通过腹部超声的辅助检查,对腹腔内的阑尾大小、是否存在脓液和粪块进行协助诊断[5]。

4 蛔虫症

小儿肠道寄生虫病主要寄生物是蛔虫。蛔虫可以引起多种肠道疾病,比如阵发性脐周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肠道穿孔、肠梗阻、肠套叠以及胆道蛔虫等。临床主要依靠两种典型表现作为诊断依据:①发热、咳嗽、咳痰、气急、哮喘等症状,严重的话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需考虑蛔虫性哮喘[6];②明显腹痛、脐周不适、反复发作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临床上还需要做一些相关检验,尤其是粪便镜检,可在镜下看到蛔虫卵,同时在呕吐物中还可以检测到虫卵。

5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主要存在于胃部黏膜内,长期情况下会导致慢性炎症,出现胃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幽门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息息相关[7]。在临床上主要是通过快速尿素酶实验,受检测标本放于尿素酶试剂中,如有感染,高活性的尿素酶能迅速使尿素分解产生氨,使试剂变成碱性,pH指示剂显色,为阳性。形态学及血清学检查,胃黏膜组织切片,同时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IgM。若形态学(涂片或组织学染色)呈阳性或是尿素酶依赖实验呈阳性均可确诊。

6 结 论

消化系统疾病是儿科疾病中常见高发疾病之一,在临床上具有高发病率,同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生命质量以及身体健康。临床诊断和临床检验需要进一步的结合,尤其是根据典型特征以及检验报告,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确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同时针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需要在饮食和日常生活中及时调理,提高免疫力。

参考文献:

[1] 黄卫华.浅谈常见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检验[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7):5632.

[2] 赵艳萍.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7(36):47-50.

[3] 王建玲,张忠平.小儿急性阑尾炎首诊误诊68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9):144-145.

[4] 徐铮,马晓莉,刘燕玲,等.简述轮状病毒感染及其防治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11):3-4.

[5] 陈笑芬.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4):3783-3784.

[6] 何素云.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9):189.

[7] 潘秋丽.浅谈20例小儿蛔虫病的治疗[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7):109-110.

猜你喜欢
蛔虫阑尾炎儿科
马副蛔虫的中草药防治试验研究
湖南省长沙市野猪源蛔虫分子鉴定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圆梦儿科大联合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