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动作的魅力

2018-02-12 09:09韩潇潇
戏剧之家 2018年31期
关键词:雷雨话剧特性

韩潇潇

【摘 要】话剧《雷雨》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与其优秀的戏剧动作分不开的。通过总结前人对戏剧动作的概念和分类,以《雷雨》为例,进一步探讨戏剧动作的特性及作用意义,旨在分析的过程中,把握《雷雨》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话剧《雷雨》;戏剧动作;特性;作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1-0007-02

一、戏剧动作的概念与分类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论述的“模仿说”中指出:戏剧模仿的对象(内容)是行动,即戏剧的方式是模仿人的行动,再现行动中的人,而模仿的方式则是动作。由此观之,从表现的内容来说,戏剧是行动的艺术;从表现手段来说,戏剧是动作的艺术。同时,戏剧动作是客观呈现、真实可感的,它是戏剧中情感的载体,是戏剧情节发展、戏剧冲突的助推剂,更是剧作家、演员对人物角色和剧本本身的阐述诠释。在戏剧中,戏剧动作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戏剧情境、矛盾冲突和情感交流等元素相互作用,从而为塑造人物和情节打下基础。

虽然戏剧性的行为是对生活中各种行为的模仿,但它仍然与生活中的运动有一定的差别。动作属于生活用语范畴,一般指人的行为或身体的运动。在戏剧艺术中,所谓的运动需要分类,目前普遍遵循的分类是在美国戏剧理论家乔治·贝克的分类上进行的概括和简化,即根据戏剧动作的实际表现方式,把它分为四类:外部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静止动作、音响动作。其中外部形体动作指的是剧中人物的身体动作等,观众可直接看到;言语动作指的是对话、独白、旁白等等;静止动作即停顿、沉默等等,表示戏剧中的人物表面上没有明显的形体动作和台词;音响动作指的是戏剧演出表现时的音乐音效。

二、话剧《雷雨》的戏剧动作特性

(一)戏剧动作具有直接性

朱湘宁在《浅谈戏剧艺术动作的分类与重要性》一文中指出:“戏剧动作应该是能突出戏剧目的的,并具有一定指向性,是反映行动整体的高潮、结局以及朝着戏剧目的迈进的变化步骤。”所以,戏剧动作的直接性,便是指戏剧动作能够直接推动剧本情节和人物的发展走向,从而达到展现戏剧冲突、戏剧高潮或戏剧结局的效果。例如在北京人艺版话剧《雷雨》中的第四幕中,鲁侍萍下定决心不把周萍和四凤是兄妹的事实说出来,让二人远走高飞,可就在这紧要关头,周朴园出现,说出了事实的真相。

在这一片段中,周朴园揭露真相并训斥周萍的几句话,导致了周萍、四凤的疯狂,二人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此时戏剧已经步入尾声,也是最后一个戏剧冲突,这里的语言动作言简意赅、节奏紧凑、气氛浓烈,没有伏笔,而是直接推动了之后四凤和周冲跑出周公馆的大门被电死、周萍开枪自杀的悲惨结局。

(二)戏剧动作具有未来性

一切戏剧动作都源于过去,呈现现在,指向未来,因而,戏剧动作的设计和表现是具有一定的贯穿意义,连接前后时空,并对戏剧之后的发展走向给予暗示或明示。

话剧《雷雨》的第四幕中,周萍在得知自己与四凤是同母异父的兄妹,并且四凤已经被电死的情况后,选择了开枪自杀。这一外部形体动作,实则是代表周萍抛弃繁漪,选择与四凤在一起的新生爱情的灰飞烟灭,以及他身处周公馆压抑、郁闷的家庭氛围,想要挣扎逃离却越陷越深的绝望。在周冲惨遭电死的前情下,周萍自杀的外部形体动作更是暗示了周公馆已经后继无人,表明这个大家庭即将走向衰亡的未来命运。

(三)戏剧动作具有目的性

学者沈爱爱于《小议戏剧动作的三性》中指出,戏剧动作有它的目的性。所谓戏剧动作的目的性,即指在表演期间处理动作时,必须明白动作的依据与根源。以戏剧《雷雨》第一幕中鲁贵告诉四凤家中“闹鬼”的故事为例,这个片段中,鲁贵讲的“闹鬼”故事是具有极强的目的性的,他需要从四凤身上得到钱,还了他自己在外面欠下的债。鲁贵熟知自己软磨硬泡,四凤是不会给自己钱的,同时他也摸透了四凤急于知道真相的好奇心,于是他在讲述的过程中,没有直接报出“鬼”是谁,而是沉默停顿,故弄玄虚,等待四凤追问,继而四处张望,压低嗓子慢慢说出“鬼”的身份,制造紧张的气氛。鲁贵一系列起伏有致、节奏到位的言语、外部形体、静止动作,都是在了解四凤和大少爷两人相爱的情况之下,故意把大少爷和繁漪的旧情往事当作鬼故事讲与四凤听,给四凤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逼迫四凤拿出钱来。正如挪威戏剧家易卜生说:“当我写戏剧时,我将我的角色沉浸在我的脑海中,直到渗入到他灵魂的最后一条皱纹。”因此,只有合理的依据才有准确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完成戏剧动作的表达。

三、话剧《雷雨》的戏剧动作的作用意义

戏剧动作是扎根于内心,可以揭示人物本身的动机和情感,塑造人物形象,促进情节发展,从而推动戏剧冲突。周兵兵曾在文章《从戏剧冲突的安排看戏剧语言的动作性》中写道:“戲剧冲突和戏剧动作是辩证统一的。冲突是动作的内在契机,而动作是冲突的直观外化,所以戏剧冲突是动作的深层次的戏剧因素。”《雷雨》之所以能成为一部不朽的名作,正是因为它的戏剧动作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让戏剧人物在冲突中通过戏剧动作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

(一)言语动作的魅力

从言语动作方面来说,戏剧表演离不开对白,对白的台词对于塑造人物和组织情节具有重要的作用。戏剧台词不同于一般叙事文学的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它具有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且是有根据地产生,因而其也具有一定的动作性。言语动作一般是推动戏剧冲突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人物的对白,在设定的戏剧情境下能够激发潜在矛盾,打破原有的平静,制造冲突,达到戏剧片段的高潮。在北京人艺版话剧《雷雨》第二幕中,周朴园逼迫繁漪喝药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桥段,这个桥段中出现了多句反复的台词,例如一开始繁漪不断强调的“倒了”、“不愿喝”、“不喝”等字眼,周朴园不断强调的“倒了来”,凸显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威严地位,他的言语简洁明确,文明不粗暴,但却咄咄逼人。他连续让两个儿子端药请繁漪喝,并连声呵斥“跪下”,使得周萍和周冲一次次求恕地喊出的“爸”,都让周朴园冷酷无情,专横霸道的封建家长形象和两个儿子软弱、惨遭压迫的形象跃然纸上。周朴园的身份需要他维护整个家庭,而繁漪的顽固让周朴园难以忍受。从对白中不难看出人物内心情绪在逐步积累,每次反复强调的台词背后,其所持有的情感都有深浅的程度差别,台词和情感的叠加,使情绪达到一个阈值,从而将戏剧的冲突点不断推向高潮。

除了对白的直接推动作用,还有潜台词的画龙点睛。潜台词与情节和人物密切相关,通过潜台词我们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让人物说出来的语言清楚精炼,蕴藏的语言引人思考。选取的片段中周朴园让与繁漪发生不正当关系的大少爷周萍跪下送药,这一举动实则让繁漪内心极度煎熬,她不愿看见自己深爱的人被周朴园逼迫,更不想他因自己为难痛苦,所以她在绝望的边缘选择了妥协,这也正是繁漪一句“我喝”中蕴含的潜台词。简短的两个字,看似平易,内藏机锋,揭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波澜,漂亮地把“逼药”的戏剧冲突完美地呈现出来。

(二)外部形体动作的魅力

外部形体动作是基于人的心理,而不是通过言语动作或辅助言语动作来塑造人物性格,促进情节发展。同时,外部的形体动作也是人物情绪、情感的具体体现,并随着人物情绪的变化。在第三幕中,大少爷周萍来四凤家和四凤做最后的道别,四凤的反应刻画得十分到位。“四凤突然立起,畏惧地屏住气息谛听,忽然把桌上的灯转明,跑到窗前,开窗探头向外望,过后她立刻关上,背倚着窗户,胸前起伏不定粗重地呼吸。”这段外部形体动作,主要展现的是四凤害怕为周萍开窗后,自己和大少爷私会的事被母亲和鲁大海发现。“屏住气息”、“粗重的呼吸”等细致入微的动作细节,都良好地塑造出四凤的胆小、想与心上人相见的迫切却怕暴露的焦急与无奈,这些都是单单言语动作不能完美地表达出来的。

(三)静止动作

静止动作是戏剧表现中的停顿、沉默,虽然剧中人物没有明显的形体动作和台词,但人物在静止的瞬间有很多内心的活动,这些内心活动能通过演员的姿态、表情传达给观众,不仅可以把控戏剧节奏,也能使戏剧的起承转合具有韵律。

在第二幕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的片段中,周朴园有多次沉思的动作,这些沉思的动作就是静止动作,周朴园每一次的沉思正是他在听完鲁侍萍讲出的话后其内心丰富活动的写照。在这几场对话中,周朴园始终跟随着鲁侍萍的应答而变换措辞,他内心对于与鲁侍萍有关的一切都是敏感的,一旦鲁侍萍讲到相关的陈年旧事,周朴园的内心就会惊起一道波澜,这也是他沉思的缘由。沉思之后,他一步又一步地询问鲁侍萍,直至将真相推向观众的面前。

(四)音响动作

任何戏剧动作都是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产生和发展的,音响动作就是由环境引发的,具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雷雨》中多次出现的蝉鸣声、雷声、风声让周公馆的环境显得十分烦躁,这不仅是戏剧发生的自然背景,同时暗示着一种情绪。话剧中,多次出现雷鸣声,例如繁漪在大厅坐着时、四凤与周萍私会时、四凤和周冲跑出大门时等等,雷声贯穿了多幕,不仅暗示着晚上即将有雷雨,交代即将发生的事,更是以声音把周公馆的沉闷、抑郁气氛烘托出来。另外,雷声的音效也是对剧中人物内心情绪的呼应。在话剧的第四幕,四凤和周萍得知真相后,雷声变大变强,烘托出二人对真相的难以接受,以及鲁侍萍见到两个孩子如此痛苦的懊悔与自责,并预示了人亡族灭的悲剧故事走向。

四、小结

戏剧是动作的艺术,话剧《雷雨》运用完美的戏剧动作赋予了戏剧极大的魅力和丰富深厚的象征隐喻意蕴,推动了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与戏剧高潮,展示了戏剧的生活感与逼真性,创设了具有强烈现實感的艺术情境。所有的戏剧动作,都使戏剧产生了强烈的剧场性张力,也让《雷雨》得以成为一部不朽的巨作。

参考文献:

[1]朱湘宁.浅谈戏剧艺术动作的分类与重要性[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9).

[2]阮立,朱利安·华勒斯,沈国芳.现代把关人理论的模式化——个体、算法和平台在数字新闻传播领域的崛起[J].当代传播,2018(2).

[3]阮立.新闻、数字公民与数据监控[J].东南传播,2018(8).

[4]沈爱爱.小议戏剧动作的三性[J].新余高专学报,2004(12).

[5]阮立,沈浮郡.东北抗战的史诗呈现——评电视剧《东北抗日联军》.当代电视,2016(1).

[6]陈以芳.漫谈《雷雨》对话的语言魅力[J].鄂西大学学报,1987(1).

[7]阮立,万丽唯.颠覆性的满足——爱情类网络自制剧的受众研究[J].新闻知识,2018(9).

猜你喜欢
雷雨话剧特性
话剧《坦先生》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雷雨天
雷雨
话剧《二月》海报
进一步凸显定制安装特性的优势 Integra DRX-5.2
雷雨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