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调查在社会学教学中的革新应用
——以H大学S班为例

2018-02-13 17:57周锟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社会学学时研究

周锟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一、社会调查教学的学科背景及教学设计

笔者在开始对H校S班学生开展《组织社会学》这门专业必修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社会调查融入到具体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组织社会学是指对专业组织(包括企业及各类机构)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研究科学。具有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紧密结合的强调实证性研究的学科。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在《组织社会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社会调查来带领学生进行教学改革,试图探索出实证研究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新型路径,从而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

S班为H大学大三社会学全日制本科专业班级,共有51名学生。其中男生15名,女生36名,笔者在做课程设计时随机将其分为五个小组,各自独立的开展社会实践调查。课程共54个学时,将其中36个学时用于理论教学,18个学时为实践反馈。在开学之初第一次的导论课中就明确告知学生课程的学习要求及过程。具体的授课时间为单周2学时,双周4学时,共18周,在明确授课目标后,将双周的周二晚上集中用作课堂实践教学。前6周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第6周的晚上为第一次社会调查实践课,笔者为学生讲解社会实践要求及方法,同时给予学生学科研究的前沿方向作为选题,最后在第8、10、12、14、16周的晚上分别进行五个小组的答辩。

二、社会调查的具体实施及呈现效果

1、学生各自分工,教师辅导配合

完成前期的教学设计后,学生分五个小组分别开展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学生主动与笔者沟通交流,寻求指导。有的小组成员建立了自己的QQ讨论组,邀请教师加入讨论;有的小组寻找其他专任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有的小组与笔者约谈,商讨调查细节;有的小组建立微信群聊,积极共享信息。可见学生对于教师引导作用的重视程度,是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着辅助性角色,具有指导、引导和示范作用,真正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自身。学生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的整个过程,培养和锻炼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结成学习共同体,从而摆脱以往课堂教学中的被动消极客体形象,成为社会调查的实践主体。

2、开展实施社会调查,呈现良好效果

五个小组的成员分别选定了学校食堂、校园考研群体、城市社区、乡村社区、龙山公墓等组织社会学研究的热点社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调查。在双周晚上的社会调查课上五个小组分别就各自的调查对象进行了答辩形成了调查报告。社会调查课堂上首先由各个小组成员推选报告人通过PPT来展示各自小组的调查报告,分别介绍小组成员分工及调查内容。之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提问,调查组成员回答,进行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最后,由教师总结问题,指导实践。师生互动式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潜在性才能得到更大更自由的发掘。学生相互提问,相互解答更具有学习积极性,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加入,进行引导,将社会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寓教于乐。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融入,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又由于组织全体的包容性使学生感受到自我实现及自我价值,同时催促其开展相应工作为群体服务。平时理论课堂讲授中无法理解的抽象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具现化,记忆模糊的知识点在师生提问中得以巩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改革效果。

三、存在问题反思及解决路劲

在具体的课堂实践过程中虽然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和良好的学生反馈也曝露出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社会实践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1)分组分工的模式导致个体特性缺失

由于教学学时和学生精力的限制,无法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针对每一个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具体指导。通过分组分工的方式将学生个体置于组织整体中导致了个体特性的缺失而转化为组织整体的架构之中,组织整体的整合力又带来了个体分工的不平衡,有些学生承担了重要的岗位发挥作用得到极大的锻炼,有些学生则混迹于组织之中,泯灭能动能力,缺乏积极性和学习动力,未能经由社会实践调查增强学习能力。

(2)调查方法掌握不到位,手段匮乏

社会调查是严谨的实证研究,如问卷发放等应遵循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选取一定的样本容量等,后续还要利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问题分析,归纳演绎出相关结论,进而提出解决措施,形成调查报告。常用的社会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储备不足,对社会调查方法学习掌握不够,调查手段匮乏,导致调查的深度和广度都有赖于进一步加强。

(3)教学资源不足,调查成本自付

学校和二级学院对于专业课程教学没有专门的配套资金,仅提供基本的教学资源,如课本、备课记录本等,开展社会调查需要教师和学生自行负责。社会调查的开展多是需要走出大学校门,选取社会中的企业、城市和乡村社区等作为研究对象,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如问卷制作和发放、调查对象的深入访谈、调查目的地的前往等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人力和经济成本。对于学生群体来说,经济尚未独立,开展社会调查所耗费的经济投入会使部分学生丧失积极性,更可能造成一些学生望而却步,选择在校园内,甚至寝室内进行虚妄的建构,空想空谈完成调查应付教师。教师个人如为了鼓励学生,开展教学,独立承担则会力不从心。

2、有效的解决路劲

针对社会调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笔者结合学生课堂报告的表现及讨论情况进行了梳理,归纳出了一些解决的路劲方式。

(1)加强师生面对面沟通,科学进行分组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以课堂教授为主,课堂之外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较少。要让社会学的内容常讲常新,要不断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教学对象。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愿意使用便携的电子通讯方式在QQ、微信、微博等平台上进行交流,课堂教学也有慕课、直播等方式。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能够使相互主客体在交流过程中还伴随着肢体语言、身体反馈、心理调适等丰富内涵,同时了解其他的学习、生活方式内容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2)教师科研教研项目与实践结合,以项目促进教学

高校教师在做好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同时还会承担一些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教师可以将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同科研与教研项目相结合,以项目促进教学,将项目转化为教学成果。从国家到学校层面都为教师提供了各类项目的资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到自己的项目中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完成自身项目的实施,更能够培养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

四、结语

诚然社会调查在H大学S班社会学教学革新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却仍然需要时间来校验,通过常态长效的收集信息反馈,革新更正来将个案变为普遍性结果。社会调查的课程设计也需要精心准备,以期适应各校各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田野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来指导,从而开展成功的实证研究,给予学生有趣生动又感动深受的课程体验,进而积极加入并期待课程的进行。

[1]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4.

[2]郑杭生等.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3.

[3]汤夺先,李静.高校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6):87.

[4]刘宜君.试论实践教学法在《社会学》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2):79.

[5]孙璐.社会学课程立体化教学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4):38-39.

[6]周世明.浅谈社会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95.

猜你喜欢
社会学学时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