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文明号创建为载体提升高校附属医院团支部活力

2018-02-13 18:40陈大进吴李鸣傅许彦叶晟杰邵浙新
现代医院 2018年3期
关键词:团支部团组织共青团

陈大进 吴李鸣 周 晗 傅许彦 叶晟杰 邵浙新

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是关系到共青团工作开展的重点,共青团中央《学校共青团工作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学校共青团的基础性战略地位,提出了“以提升活力为关键,巩固班级团支部主阵地,进一步明确基层团支部工作职能,规范基础团务工作”的工作要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需求等方都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同时,由于传统团支部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陈旧落后,学生参加基层团组织活动的主动性也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团支部有名无实、有组织无活动的情况。因此,在市场化、多元化、创新性思潮的推动下,研究与构建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高校附属医院团建工作也是凝炼支部文化、提升基层团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活力的关键途径[1-3]。

青年文明号以基层青年集体为基本单位,在服务、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以“弘扬职业文明、创造一流业绩”为基本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旨在动员广大青年爱岗敬业、优质服务,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它是一项创建高度职业文明,一流工作业绩的青年工程,在医疗行业,“青年文明号”活动已成为医务青年展示职业文明的“窗口”,学习岗位技能的“课堂”,培养青年人才的“摇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示范性及辐射性。对于带有强烈公益色彩的公立医院建设以及以服务为主题的青工单位团组织而言,同时也是一项有效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发展、践行服务社会理念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青年文明号创建”为抓手,以提升高校附属医院“团支部活力”为目标,将青年文明号创建与团支部活力提升有机融合,探索建立一套与新时代高校建设相适应的基层团建工作新机制,为高校青工系统共青团工作新局面提供一定借鉴。

1 当前高校附属医院基层团支部开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团支部建设薄弱,工作形式陈旧落后,在部门的认可度不高

高校附属医院大多数部门工作繁忙,平时没有较多时间开展团组织生活。某些团支部工作缺乏创新,随着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背景下产生的新媒体在逐步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基层团支部未能够有效运用网络带来的新媒体,将其与文化、艺术、时尚等元素相结合,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让基层团支部开展活动更加人性化、智能化,让共青团鲜活地、有水准地深度融入青年之中。共青团工作对年轻团员吸引力不够,团员组织意识淡薄,团支部应用新媒体开展团建工作不够充分。有时候为了完成上级团组织布置的任务,对于团支部工作还习惯性停留在看看文件、写写心得、有事“洗脑”、无事不见的陈旧认识。同时,医院一些部门过于注重专业技术提升和业务量增长,对于基层团支部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此外,在医院系统很多科室在团支部建设方面无自我革新及长效激励机制,对团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进而降低了医院团建工作整体的积极性[4-5]。

1.2 “90”后团员青年比例逐渐提高,团支部理论学习滞后,团员意识薄弱

高校附属医院基层团支部活力关系到高校青工系统共青团工作顺利开展的重点,随着90后大学及大专学生毕业进入高校附属医院,他们已逐渐成为医院基层团支部主体,但这批新员工也同样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团员意识淡薄、过度追求个性化。然而,团员意识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核心是政治意识,基础是组织意识,关键是模范意识。90后青年员工对于“政治化”、“行政化”的团组织生活有“逆反”心态,习惯性游离于团组织之外,认为团建工作与本人关系不大,甚至对于上级团组织和其他官方渠道信息抱有“排斥”心理。

1.3 团支部组织建设活力不足,工作制度不健全,与所在党支部互动不够

提升团支部活力,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提高团干部的自身素质建设。目前高校团支部的基本活动主要定位在政治学习和理论研讨等方面,一方面形式乏味,另一方面也难以对团员实践能力的提升产生响应作用。因此使得团支部建设无法跟上时代步伐,团员成长无法与时俱进。同时,高校附属医院团支部由于自身专业属性所限,很多团员过于看重专业素质提升,而忽略了对于团员意识和团员理论素养的培养。同时,部分团支部工作制度不健全或者有一些不合时代发展的陈旧制度,不少团支部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开展有效的团组织活动。此外,团组织与所在党支部互动机制不完善,“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协同机制欠缺,团员之间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不能充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团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被减弱[6-7]。

2 创新青年文明号活动方式,提升团组织工作活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团支部工作机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团支部活力的提升工作更需要兼顾时代性、创新性和实效性。针对当前高校附属医院团建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和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并以此为引领,我们医院团委以“青年文明号创建”为抓手,以“团支部活力提升”为目标,积极构建党团一体化的协同工作机制,从而实现以“创号促团建”的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效率提升与成长提升。主要建设途径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以青年文明号创建为契机,完善团支部组织建设和团支部优秀干部挖掘和进一步培养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医院基层团支部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全院共青团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我院团委始终把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武装团员、教育青年首要任务。在团的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切实把抓好团的组织建设提高到培养党的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本着精干高效有利于加强团的工作的原则,健全医院的各级团组织,合理设置共青团的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共青团的干部。我们院团委通过各部门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工作,在创建中锻炼青年团干部并挖掘优秀青年骨干,进而有效推动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近年来,我院通过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在全院范围内及时发现了众多优秀的号长、副号长及青年岗位能手,为医院基层团支部干部配备提供了坚实的人员保障,并能最大限度突破年龄限制,最大程度地团结医院广大青年医务工作者,发挥共青团作为青年枢纽型组织的作用,保证医院有充足的医学人才力量投入到专业领域及社会服务工作当中。在近五年的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中,通过“以创促建”,我们挖掘、培养了骨干团干部共计32名,为医院团建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针对团支部建设和“青年文明号创建”缺乏长效激励制度等问题,我院团委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通过积极探索,形成了“青年文明号星级动态评比机制”,即医院各“青年文明号”按照省级青年文明号要求,不定期进行互查互纠,要求各争创成功的“青年文明号”科室在创号后要求年年都有新进步,并把青年文明号创建和团支部活动寓于科室发展中。此外,我院坚持从严考核,差额评比,集体评选,命名前公示制,使 “青年文明号”和团支部建设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监督有力,创建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通过“团支部”和“青年文明号创建”动态评比模式,有效促进了资源的整合利用,使各科室团支部和各层级的青年文明号通过相互监督,确保“青年文明号”活动和团支部工作持续健康发展[8]。

2.2 以青年文明号创建为载体,将团支部服务内涵建设与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紧密结合

我院于2012年成立了全院层面的青年文明号指导中心,由党委领导和科室一把手担任顾问委员会成员,团委书记亲自担任工作委员会主任,统筹全院文明号管理和创建工作。现阶段,我院共有国家级青年文明号2家,省级青年文明号7家,校级青年文明号1家,形成了梯队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梯队式帮扶管理”,即:国家级号带省级号,目标:省级号争创国家级号;省级号带校级号,目标:校级号争创省级号。依托我院各部门争创青年文明号的强大互动平台,院团委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各团支部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各支部团员骨干很大一部分同时也是各部门争创青年文明号的主要负责人,大家奔赴学校、社区、企业为高校教师、学生、社区居民、企业白领等开展医疗义诊、带教查房和健康知识讲座等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为广大居民掌握健康知识,提升日常保健意识,杜绝亚健康状态,提高国民科普素质,发挥医院医学人才为大众提供健康服务的作用,“以创促建”,并将青年医生的成长成才、医院团支部建设与社会服务有机统一。近五年来,我院通过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团员青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共计50余次,有效提升了医院和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2.3 以青年文明号“两地共建”为抓手,进一步创新附属医院团支部社会服务形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医院团建工作发展的不竭源泉。近年来,我院团委结合浙江大学医联体建设大背景,积极创新团建工作模式,通过青年文明号“两地共建”等模式探索,紧密围绕“双下沉”中心工作,各团支部以此为契机,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口支援、卫生下乡、义诊等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工作。院团委按照医院总体部署,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开展对口支援医疗工作,定期派出医术精湛,具有奉献精神青年医务工作者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贵州赤水、浙江景宁、湖州长兴等地区,同时继续以青年文明号为载体,让更多优秀的号长、号手参与到对口支援、卫生下乡、义诊等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来,不断扩大团支部在医院社会服务中的影响力。近五年来,我院团委外派挂职团干部共计7人,开展“两地共建”团建交流活动共计15次,有力促进了医院团建工作的全方位发展,提高了医院和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2.4 以青年文明号“科研互助”小组、“品管圈”建设等形式为突破,进一步丰富附属医院团支部的服务内涵

“青年文明号”作为优秀青年集体的航标,正日益成为当代青年职工倡导职业文明、创优质服务的一面鲜艳的旗帜,不断推出特色服务是创建“青年文明号”的重要举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院团委依托自身临床和科研优势,以青年文明号“科研互助”小组为突破,将团支部建设与专业科研水平提升紧密结合,我们以挂职干部为纽带,以院地合作为基础,对内通过团支部成员积极参与的“医护科研互助小组”建设,进一步提升我院全体青年医护人员的专业科研水平;对外我们将“科研互助”为抓手,通过赴基层托管或者合作医院开展科研论文、科研选题等讲座及互动,进一步提升地方基层医护人员的科研素质及医疗服务水平,进而提升团支部的社会综合服务能力。近五年来,我院团委开展各类“科研互助”形式活动共计12次[9]。同时,我们还以“品管圈”建设为依托,启发团支部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通过制作“优化服务金点子”及“医疗及护理服务品管圈”专栏,分析目前在医疗及社会服务中的现状,对照时代赋予团员青年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以改进。此外,我院急诊科省级青年文明号针对出租车司机及杭州市青年志愿者开展了院前急救培训服务;ICU省级青年文明号制作“优化服务金点子”及“护理服务品管圈”专栏、为危重病人表达需求而设置的指明卡、缓解病人紧张情绪的音乐疗法、为注重语言交流而设置的清醒标识等服务;门诊西药房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推出的全天候“药事咨询”服务。通过上述几个创新活动,我们将青年文明号创建与团支部工作有机结合,使青年医务工作者将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团建工作协同发展,有效提升了广大青年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激发了附属医院团支部社会服务新活力。

3 讨论

3.1 创新青年文明号活动方式,是新时代提升团组织工作活力的有力武器

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以创号促团建”的工作,三个方面缺一不可。首先,思想上要重视。以往附属医院团支部没时间、没精力做好团支部工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个人对于团建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临床和科研才是医生的事情,团支部工作好不好和个人不相干,所以建立“以创号促团建”就是要创造团建工作氛围,引导广大青年青年团员不断提高团员意识,同时各级领导也要加强对于团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组织上要保障。通过建立“以创号促团建”的工作体系,设定相关的配套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让青年文明号创建与团支部活力提升建设有机结合,让团支部成为联系和服务广大青年职工的坚强堡垒,使团组织成为广大青年朋友在日常工作中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再次,工作中要落实。提出一个“以创号促团建”的口号容易,如何让该体系健康、长效的开展工作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因此,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和组织上有充分保障下,就要积极发挥广大团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该体系内积极带领广大青年职工与青年文明号创建紧密结合开展各类团建工作,让共青团工作中单纯的思想教育与本职工作相结合,一举两得。

3.2 创建青年文明号赋予了新时代提升团组织活力丰富的内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高校附属医院基层团支部活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所谓变则通,通则久,我们必须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部门要求,针对团支部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不断凝练特色,不断加强基层团支部的职能建设和活力提升,着眼于团

组织成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附属医院基层团支部在新医改和实现“健康中国”伟大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于虹霞,王 晶,王 琳,等.关于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78-79.

[2] 段志祥.加强医院共青团建设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现代医院,2016,16(1):104-106.

[3] 沈杏华,郭 迎,马 竞.坚持党建引领 着力打造医院文化的“四个体系”[J].现代医院,2017,17(11):1616-1618,1624.

[4] 古丽斯坦·阿不力克木,米热依古丽·卡德尔. 关于做好医院共青团工作的探索[J].现代医院,2014(10):107-108.

[5] 刘响平,陈永斌,廖作文.医科院校直属附院党务工作者激励保障机制构建探析[J]. 现代医院,2014(10):105-106,108.

[6] 张 杰.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新途径一以D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2017(7):200.

[7] 黎益君,张俊哲.自媒体对高校班团支部活力提升的影响及启示——基于全国高校1057份问卷的调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41):275-276.

[8] 解书华,王博文,巴楚明.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途径分析[J].学理论,2017(4):193-194.

[9] 陈大进,吴李鸣. 以青年文明号为载体的医护科研互助体系对提高护士科研素质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5):85-86.

猜你喜欢
团支部团组织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湘西北第一个团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