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研究

2018-02-22 11:32杨应慧杨怡涵
职教论坛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产业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杨应慧 杨怡涵

摘 要: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与变革的必经之路,也是高职院校发展中遇到的难点之一,而产业学院发展模式为产教融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路径。文章探讨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职责不清、治理方式不够健全,利益共赢难以达成、产业学院运作成本较高、校企合作层次的不平衡等,分析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路径,包括明晰产业学院定位、均衡各方利益关系、有效降低成本、强化产业学院的协同功能、构建健全的自组织机制等,从而为高职院校破解产教融合困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产业学院;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杨应慧(1963-),男,江西南城人,景德镇陶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杨怡涵(1994-),女,江西南城人,景德镇陶瓷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规划项目“创业人才行为促进陶瓷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编号:17zk62),主持人:杨应慧。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12-0114-05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与时俱进,满足社会需要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它既是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教育定位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进入不断深化的阶段性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能促使校企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应在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的基础上,走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以及规模以上企业的沟通合作,以产业学院合作共建的模式,实现互惠共赢,协同发展[1]。所谓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模式是通过国有资本与其他所有制属性资本的共同加入,服务产业及其集群发展,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开展市场化治理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办学主体;这一模式也是产教融合先行先试的创新路径,是通过创新理念、思想和路径的引导,通过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机制、学科专业课程、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协同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根本性变革,促进转型发展,加快产教融合,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创新性活动。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纵观当前高职院校产学结合、创新合作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校企合作推进过程中,政府确实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但显然支持力度还不够,尤其是制度的放开程度还较小,对于校企合作的根本性问题的解决帮助不大。比如,在当前多主体共同办学模式下,不赋予共建二级产业学院的独立法人地位,也就等于未赋予其相应的办学权利。这必将致使他们在共建二级产业学院过程中,不能够以现代的治理方式和运行模式来解决融资问题,且在诸多利用社会资源方面也会面对很多困难[2]。

(二)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职责不清

作为办学的主体,由于企业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办学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对于国家和政府一直倡导的产业学院模式参与积极性不高,配合度差。没有企业参与,等于产教融合中少了“产”的元素,这样的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是不科学的。同理,仅有高职院校的“教”也是不完整的。两者共同构成产业学院运行机制的主体,密不可分。

虽然国内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高职院校在产业学院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存在理论和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性,对于企业与学校参与主体的双方在权利和义务的制度明确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导致在运行管理工作中出现争议事项需要解决时而无据可依,造成产教雙方不能很好地融合,并由此进一步造成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技能培训等理论学习方面与企业实际岗位结合度低,校企双方在合作对接过程中关于培训方向和目的的一致性缺乏制度保障。

1.职责分工不明确。为了实现最佳的产教融合效果,校企双方往往会在合作之前就合作模式达成一致意见。表面上看,这个过程比较完整,校企融合得非常紧密,有效地利用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规律,但在实际运行中,双方职责分工很笼统,缺乏具体的制度规范和行业约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双方管理业务交叉,解决方式随意性较强。在解决各类突发事件和问题时,没有权威的制度来指导规范,更没有经验性的对策措施。在运行管理过程中,无法对即将出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预测估计,并且没有对风险和问题的预警机制,出现问题后,只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由于双方管理业务交叉,有时会导致在解决问题时意见产生分歧,为双方的继续合作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非常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学习和发展。

3.双方职责缺乏制度措施保障。部分高职院校积极大胆地以“产业学院”等方式直接切入产教融合发展,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很多适合本校发展的经验,并形成相关管理条例、运行机制等,但这些建设体系不够深入,且极具自己学校的个性化特征,对于其他高职院却未必实用。此外,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模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多样性,由于没有统一明确的制度、条例、标准来保障,发展很不稳定,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业学院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治理方式不够健全,利益共赢难以达成

基于历史原因的影响,各地教育主管机构习惯上把高职院校视为自己的下级行政单位,往往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并且校内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也充满行政化色彩。这对于产业学院的决策是不利的,可能会影响校企合作的利益共赢,也为双方合作中的矛盾解决埋下隐患。由于当前产业学院发展过度依赖于契约,与现代高职院校治理结构存在诸多不适。产业学院所体现产权结构关系的实质,是一种混合所有制形式,这种实体形式需要建立清晰的多元投资主体产权配置关系,也需要系统的、健全的管理机制来为各主体利益提供法律意义上的保障。在不具备健全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中并没有形成刚性约束管理机制,由各主体之间目标差异所产生的矛盾就会时有发生,如果冲突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在长期搁置中各方形成消极应对的思想,从而影响共同目标的实现进程。只有建立了权利相互制衡、结构较为明晰的现代治理方式,才能保证决策、执行和监督各方权利的科学性、民主性、互动性,营造健康的多元投资主体积极和广泛参与的治理环境,这种环境才能保障各类合作的顺利进行,也使得运行过程中解决利益冲突的问题时有据可依[3]。

(四)产业学院运作成本较高

造成成本较高的原因往往在于,高职院校不仅要实现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实习、实训、技能大赛、实践项目开发等教育的基本功能,还必须兼具科研、生产、技术服务以及集体创业其他新型功能,本身就需要较大的投入,加之没有市场化运作经验,不能取得有效的收益。另外,其过度依赖政府资源,而不得不接受上级过多的行政干预,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只有实施市场化运作,才能更加高效盘活和利用有限资源,并且能够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抓住更多的机遇,激发出更大活力,来实现产业学院的创新与发展。

(五)校企合作层次不平衡

高职院校领导和企业中管理人员,均为产业学院的领导层和决策层,在他们的共同磋商下,关于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利益追求才能达到一致意见,形成兼顾双方利益的决策。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这种合作侧重于宏观合作层面,具体到学科专业层面或企业的业务层面,双方进行磋商合作紧密度较差。另一方面,不同的高职院校受地域环境、自身教学实力、以及政府政策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发展资源不均衡,各地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办学类型和具体的专业设置上,同一地区学校之间在生员、师资、发展资源等方面存在同业竞争现象。很多学校性质类似、专业类同,当地校企合作的合作资源有限,他们在招生、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和寻求合作企业等方面必各不相让,长此以往,必定会导致不同学校校企合作发展资源不平等、不均衡,影响产业学院的集群效益,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路径

(一)明晰产业学院定位

一是要深度融入产业链、创新链。找准高职院校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的突破口,找准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重大战略实施的切入点,是深度融入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产业学院建设首先必须要选准拟提供具体服务的创新链或产业链,由于产业细分的丰富性,对采取同一产业链、创新链的服务定位可进行更为具体的分工并呈现不同服务特色。融入产业链和创新链不是把学科、专业简单拼凑在一起,而是要从系统的高度综合考量权衡各学科、专业之间发展逻辑关系,不偏离产业链、创新链所对应的供需要求。

二是高度集成向应用型转变的要素。高效整合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是高度集成的关键,整合内容包括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用科研以及“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等重要环节的改革。普通应用型转变模式与高度集成模式下的产业学院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服务于产业链、创新链最终落脚点的不同,高度集成模式下的产业学院是实现技术、创新、知识、资源、信息化的高度集成。这种高度集成体现应该是在学科、专业设置的基础框架上,按照发展方向与服务定位的具体需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的发展轨迹,以实现学科、专业精准服务功能定位,这种定位,不仅要在结构上实现科学合理的优化组合,还应在资源效益的增值上实现倍速增长。此外,还应通过关联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相互融合、碰撞和衍生,实现分工具体化和明细化,分别对单一学科专业内部所涉及到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科研创新、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通过不同学科专业的集成复合,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打造出系统培养体系,在运行中根据外部的发展变化不间断地延链、补链、强链。通过产业学院进行有效集成,整体形成集“产、学、研、用、创”五大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服务机制,以保证满足产业集群所需人才的精准、有效。

三是多元协同组建合作发展共同体。通过对产业学院内外多方主体的有机整合,可实现打通院企合作、院所合作、院地合作以及技术协同的交流渠道,破除制约发展瓶颈,建成结构严密、互相促进、功能齐全的发展渠道,向纵深推进协同合作。产业学院要牢固树立企业主体意识,以更好地服务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双方充分沟通,目标达成高度一致的基础上,形成互惠共赢的合作共同体。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企业与学院都是协同主体,对于人才的成长与培养负有共同责任,因此,在产业学院的规划建设与创新发展阶段,这些责任必须在各自一方同时强化;通常情况上,基于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产业学院建设的周期与政府的作用有很大关系[4]。因此,为缩短产业学院建设的时间,政府必须充分发挥牵线搭桥、政策引导、引凤筑巢的媒介作用,充当校企双方合作沟通桥梁,最大限度地加快和推进校企双方各项合作战略的达成,以长效机制提升产业院校建设的政策价值和社会效应。校企合作内容并非仅限于高新技术研发与革新、困绕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等服务对象方面,也体现在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结构、模式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参与,从而影响产业学院从建设、运转到创新发展的一系列工作,设计极具参考价值的操作模式和建设意见。

(二)均衡各方利益关系,有效降低成本

产业学院校企双方都会从预期收益和成本的角度综合考虑,以利益为导向的合作机会的选择是必然的,因此有必要进行利益均衡。一是多方利益契合。作为一种诱发式的正式制度安排,产业学院的成立必须满足利益相关者认同的条件。即每个利益相关方的获益水平持续改进。产业学院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要求,必须尽快与市场接轨,实现职业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学院的优势与产业集群所在区域应充分结合,采取在集群区域内或就近的原则设立,以解决运行过程中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区域的接近也为双方资源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可为双方节约大量的教育、研发、实验和人才招聘成本。此外,企业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同业内取得竞争优势的需要,企业通过产业学院获取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屏蔽了产业集群外其他企业的“搭便车”,以保持合作企业在人才和知识方面的独有性。同时,通过产业学院的合作共建,也能够使企业在社会声誉、公共关系方面得到大的受益,而更愿意为学生成為企业员工的保障和待遇加大投入。学生也能够清晰看到或感受到产业集群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将来的职业充满信心而激发学习热情。所以,产业学院的发展,从本质上也契合了学生、高职院校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利益取向[5]。二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降低成本。通常情况下,外部性和“搭便车”会在改变正式的制度变迁时出现。因此,在正式制度安排中,政府的作用对于干预外部性“搭便车”问题极为关键。根据当前产业学院建设的现状,一般来说产业学院的建立往往按照以下过程开展:第一步,高职院校找到合作的产业集群目标后,与所在地方政府签订办学协议,约定双方共同出资的方式和比例,在二元投资主体结构下,由当地产业集群承担产业学院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步,在政府主导下,筹集来源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途径的投资或捐赠,来对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进行购置。通过上述运作,形成了政、校、企多元主体投资共建的格局。在地方政府的支持或推动下,对于法律制度尚未明确限止的某些领域,制度安排的创新可大幅减少共建产业学院的成本。

(三)强化产业学院的协同功能

一是协同提高学科建设质量。由校企共同打造的产业学院,可以实现双方对特色资源的共享和合理整合,以学科群建设来共同实现学科发展空间的拓展,使学科更具应用特色;产业学院亦可以组建校企学科建設合作团队,通过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和准确把控,来设定学科的范围和方向,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用人需求高度一致;以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创新变革,来示范、引领和推动学科建设的综合改革。二是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业学院的运作模式,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创建了共同的话语平台,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造了更好条件。在目标定位过程中,行业、企业代表都共同参与,因此,所确定的人才培养会更符合职业人才特点,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自始至终都与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实现了定向培养的简约化和高效化。三是协同改善实践教学环境。校企双方可结合实践教学特点和专业培养标准,共同构建系统化、标准化的实践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在共同目标下推动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改革与顺利实施;合作共建具有真实(仿真)职业环境感、高技术含量的实验实训场所;合作共建企业员工培训、学生实习、新产品开发、就业和师资培训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在基地完成即定的实践目标任务,从而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到企业实践只是毕业实习的习惯性认识,真正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与能力。四是协同培养应用型师资队伍。共建产业学院的目的之一,即是通过产学结合改善双方的人力资源结构。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转型较慢的高职院校,应用型师资短缺问题成为其转型的瓶颈。产业学院可通过引进和使用机制、采用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有效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6]。例如可以采用互聘的方式组建教学团队,亦可以采用双向任职的方式组建专业的、稳定的建设团队;依据教学能力及学术成果、企业工作经历或学历、专业岗位等,设定系统的、标准的准入条件,分层、分级引进专职或兼职教师;以国内外职教实践研修、企业顶岗实践、项目开发、岗位互换等方式为路径,加强对校内专任教师的专项培养。

(四)构建健全的自组织机制

在产业学院模式运行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能够实现与行业、产业的物质和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并根据外界变化来对自身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学校发展与企业人才需求发展的同步。这种自组织机制运行的前提是,高职院校在与企业构建产业学院合作关系时,必须适应市场宏观调控下市场运行规律和人才需求变化[7]。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才能保证自组织机制作用的最大发挥:

1.根据产业发展,优化专业设置。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能最有效地使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市场人才需求的特点,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建立系统的基于长远发展规划的专业调整机制,能够正确预测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并能及时的进行专业设置优化调整,保证专业的设置和优化调整与地区产业的职业岗位契合度。另外,专业的设置和优化调整要做好两个度,一个是深度,即能够满足企业较狭窄技术范围内的个性化的人才需求,这种技能应用很少,但不可或缺;另一个是广度,即人才所掌握的技能具用较宽泛的通用性,专业技术之间兼容性强,人才上岗后很容易消除不对口专业之间的壁垒,就业的宽度增加[5]。

2.根据职业标准,完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的核心,决定着高职院校发展的方针和原则。它既是教育的最基础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在产教融合发展模式中,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重大意义还体现在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合作企业职业标准的对接、高职院校所培养毕业生与企业工作岗位的对接。唯有如此,才是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规范的并能随着市场人才需求变化而适时调整优化课程体系。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高职院校要树立服务产业发展的理念,课程设置以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规划具体教学内容。其次,高职院校要有前瞻性思维,课程设置应侧重于毕业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具有一定前瞻性、先行性。第三,高职院校要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加大实践课程的时长。第四,专业课程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要能够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变化及时更新内容,对于已经落后的或不适用的内容尽早从内容中剔除掉。

3.根据市场需求,提高办学灵活性。即实现毕业生由实习向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实现学生向员工的直接过度。企业最喜欢的人才是,从学校出来无需培训能够直接上岗的“成品毕业生”,而不希望在岗前培训阶段花费太长时间和付出更大的成本。同时,随着企业职业分工的精细化程度不断加深,对“高精专”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增大,对于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一直以来,国内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普遍存在脱离产业实际,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显然与产业学院的宗旨相违背,不利于学生个人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不符合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需求发展规律。因此,高职院校和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中以市场人才需求的导向不能变,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教学宗旨更要坚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大学生在企业中实习、实践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适应将来的企业生产环境、领略企业管理文化,将来能够更好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吴显嵘.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建设机理及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9):5-11.

[2]李潭.产业学院:校企合作新型路径[J].教育评论,2017(11):27-30.

[3]赵东明,赵景晖.高职院校校企共建二级产业学院存在的问题和破解策略[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6(3):56-59.

[4]孙柏璋,龚森.产业学院:从形态到灵魂重塑的转型发展[J].教育评论,2016(12):14-17.

[5]励效杰.产业学院的制度逻辑及其政策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2015(31):49-52.

[6]李宝银,汤凤莲,郑细鸣.产业学院的功能设计与运行模式[J].教育评论,2015(11):3-6.

[7]郑琦.产业学院:一种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办学模式[J].成人教育,2014(3):62-64.

责任编辑 蔡久评

猜你喜欢
产业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