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初中信息技术课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2-23 12:07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人机探究性生活化

随着信息化以及大数据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可能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趋势下,若是没有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那么将很快会被时代所淘汰。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打造趣味性、探究性、互动性、生活化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以此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打造趣味性课堂

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若是教师上课过程中不停地说教,会让学生产生无聊和倦怠的感觉,致使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在课堂上做别的事。而打造趣味性课堂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应用微课辅助提高教学实效。微课是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其以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够满足人体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的要求,并且微课的应用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能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在教学“计算机的产生”这一课时,应用微课辅助教学,从视觉、听觉上进行一定的设计,给予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他们在受到微课影响的同时,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师所讲的内容中。但微课所使用的时间一定要把控好,过多使用微课,也容易造成本末倒置的局面。

2.多种方式教学增加教学趣味。想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趣味性,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教师就应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及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信息技术的功能”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接受教师的考验,可以是学生提出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是被选中学生的自由表达,只要展现自己所学会的东西即可,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展开一定的竞赛教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确定某一个主题,然后每个小组派出评委,最后选出最优作品。以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争强好胜的青春期特性得到释放,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相关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打造探究性课堂

1.师生互动寻找更多可能。想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探究性课堂十分重要,师生开展互动,可以寻找到更多知识的可能性。当然,想要促进更多的师生互动,需要做到的第一点就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积极的课堂师生互动学习氛围,提出探究性议题,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课前课后进行持续探究。打造探究性的课堂,通过探究来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当然,探究的方式以及实践都不会受到相应的限制。在课前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让学生自己进行一定的预习,然后询问或提问教师,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再进行相应的总结回答。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课后布置不同的信息技术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以此帮助他们增长见识,提高能力。

三、打造互动性课堂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是照本宣科进行教学,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相对较少,课堂氛围自然较为沉闷无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表明,简单的理论教学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兴趣与特点出发,积极打造互动性课堂,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并在互动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1.人机互动,高效利用资源。信息技术是一门对实践要求相对较高的课程,为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让其在人机互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水平。当然,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开展人机互动之前先通过PPT来讲解相关知识与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人机互动的具体内容与操作方法,使其懂得通过计算机收集资源与信息,从而让网络中的有益资源能为其所用。

例如,学习到“如何获取有效信息”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与特点,并让学生懂得利用网络资源来充实自我、开阔视野,不断获得进步与提高。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的主题为“纳西族”,学生则可以通过计算机搜集到与纳西族有关的信息资源:分布范围、人口数量、民族风俗、服饰特点等。学生在搜索词汇的过程中也会逐步通过缩小或者扩大自己的搜索范围,从而获取到更多有效的信息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人机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网络信息与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学生互动,夯实学习技能。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属于教学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较少,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通过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不提倡或者不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但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与强化,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鼓励其通过互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缓解了教师教学的负担,还夯实了学生的学习技能,课堂教学自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学习到“信息的编码”这部分的内容时,学生在此之前可能并不知道何为编码,亦不知道编码所属范畴,学习完十进制和二进制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例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加深其对本章节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一定的困难,不知从何下手,此时,教师可以先不急于讲解题目,而是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随后再派出一个代表进行解题,并给出详细的解题思路。我们会发现,学生互动交流不仅能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了互动的效果。此外,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其可以通过小组互动来及时理解与消化所学内容,避免留下太多知识盲区。

四、打造生活化课堂

1.挖掘生活化素材实施教学。为了能够保证初中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打造生活化的教学课堂十分重要。要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是十分实用的,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不少问题。教师可以将一定的生活化素材融入教学中,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美化排版”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络文字来进行相应的美化和排版,这样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促使其掌握基础知识。

2.开展生活化活动。良好的环境是学生爱上学习的前提与基础,为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在教学之余还可以开展一些生活化活动,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满足了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知识的手段与方法并不局限于课堂,还可以在课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想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必须要从生活角度出发,通过生活化的活动来提高其信息技术水平。例如,学习完“图片编辑”这部分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实践任务,让学生课后选择一张自己的生活图片进行编辑,看看谁的编辑能力最强,知识掌握得最到位。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效果,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随后再通过深浅层次的探究,将信息技术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人机探究性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人机“翻译员”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人机大战”人类智慧遭遇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