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艺术教育的生态认知、底层建构和方向追寻
——访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

2018-02-24 04:08胡智锋宋素丽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艺术

胡智锋 宋素丽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一、生态认知:传统艺术与传媒艺术的并存共生和跨界融合

(一)传媒艺术:从概念到学科、从原点到体系

问:2002年您在给传媒大学(当时还是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上课时,提出“传媒艺术”这个概念。16年间,无论学生培养还是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您围绕这个概念进行的探索是特别清晰而扎实的,尤其是在《何谓传媒艺术》一文中,您更是系统梳理了传媒艺术的特质、构成、功能、价值和影响……从一个概念到一门学科的体系建构和理论探索,其间蕴涵着您对艺术、对影视、对传播、对传媒的深刻思考和认知。现在,您又就任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这种名称上的呼应只是巧合还是体现着某种必然呢?

答:或许兼而有之吧。不过,我在2002年提出“传媒艺术”时,还只是一个概念,或者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是自己的一种想象,还没有从学科角度来考虑。但那个时候,我意识到新媒体的崛起必定会对广播电视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时关注到了两个点:一个是外部环境。就是中国加入WTO,这就需要融入全球规则,我们的广电不能光做宣传,肯定要跟全球的广电共振;另一个是传媒的内部生态。就是新媒体发展起来以后一定会打破原有的技术形态和传播状态,对于广电这样的离不开技术支撑的平台,平台变了它本身一定也会跟着发生变化。变成什么样我也不知道,只能做出一个预测。那个时期,我的恩师黄会林先生也敏锐地捕捉到,传媒发展会对整个社会,包括艺术形态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北师大艺术学院在2002年更名为艺术与传媒学院,也是基于这样一种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对未来的预判。

现在回想这个概念的萌发和确立,应该和我做博士论文时的研究有关。我的博士论文做的是传播艺术研究,在“media act”和“communication act”之间进行各种思考和研究。后来,我逐渐将这两个概念辨析清晰了,“communication act”偏重传播的技巧和方法研究,是研究如何达到“艺术地传播”而不是研究传播本身的艺术,它包括了虚构和非虚构的内容,比如新闻、栏目,甚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集群传播等。而对于当时已经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时代,这个概念的包容度明显不够,我们需要一个足够广阔的概念才可以将这么多新的艺术形态包容进去。而且,我还必须超越技巧和方法研究,进入艺术形态本身。那个时期,也正是广播学院更名传媒大学的筹备时期,我就想到了“传媒艺术(media act)”这个概念。再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对应点,进行更广泛意义上的研究拓展。我发现自己打开了一个窗口,因为全球有很多以“media act(传媒艺术)”命名的学院和学术机构。

当然,从学术想象到概念提出再到学科建构,这个过程还是比较长的,在我这里,应该经过了将近十年的探索。到2011年,我基本上完成了传媒艺术学作为一个独立艺术学科或者学术领域的架构。

问:这可谓“十年磨一剑”了吧。那么,这种打磨的过程您会怎么描述和总结呢?从旁观者的角度,或者从学生角度看,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结果,比如,您在文章和讲话中不断充实印证着这种最初的想象,您的研究生、博士生关于这方面的论文也不断推出。就您自身而言,这一定是一个反复磨砺,甚至经受思想折磨的过程吧?

答:现在看来,这个过程其实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自己的研究历程,另一条是我对整个人类艺术发展史的回溯历程。前者不断向未来延展推进,后者又不断反观回去,这样两种看上去相反的力量相互纠结着,相互作用着,贯穿着我的整个思考过程。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线索,这其实也是我的学术成长轨迹。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山东大学读的,我进入广播影视研究领域是从写剧本和影评开始的。1987年,写了电视剧《秋白之死》的点评文章,那一年,这部电视剧和我的点评文章都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紧接着,我自己创作了50多部(集)电视剧剧本,投拍了几部,在业界和学界都有了一点名气。几乎同时期,我在电视理论探索上做了两件事,一是协助张凤铸老师创立了中国电视文艺学;二是我自己完成了电视美学的理论构架。这些实践和理论的探索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完成的。1995年,春晚请我做节目策划,从那以后我一直延续着北京台和中央台若干届的春晚策划和节目的评审鉴定工作。给我的教学和研究不断提供新鲜血液和动力,也使我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学界和业界的同步关注和推进。对于广播影视这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我的这样的成长应该是很适宜的,同时,这也为我进行艺术研究和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来看第二个线索。这条线索其实是我站在新媒体的视角,回看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回溯人类艺术发展的演进。一次次往回倒推时,我一次次确认人类艺术发展史和科技发展史的深切联系。我忽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这条长河中,有一个黄河改道的过程,而改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最终我追溯到了摄影术的发明,实际上这是回到了改道的原点。摄影术之前,艺术和科技就有关联,比如:美术要有画笔和颜料,舞蹈要有道具和服装,也有机械装置的记录,但科技都没有影响到艺术形态自身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但是从摄影术开始,情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能够发现:从快门开始,人的眼睛看到的和所拍出来的不一定能够完全一致。机器的变化既受人的影响,又不受人的影响,即摄影已经超越了人。1929年,苏联导演维尔托夫拍《带摄影机的人》,创立“电影眼睛派”,明确提出:我是机器眼睛,我可以看到人眼所无法看到的世界,并大胆设想了影像语言会超越文字局限性,成为世界语言。在片子结尾,维尔托夫还让摄影机成为主角,自己在屏幕上活动。可以说,从那个时期开始,机器超越了人的眼睛,在某些方面已经替代了人。也就是说,机器是由人来控制的,拍什么、拍的状态由人来定,但拍出来的是什么,机器也得说了算。这些经验,我们用手机拍摄也可以得到印证。从摄影的静态影像延伸到电影的活动影像,再加上电影剪辑的出现,就有了更大的跳跃。再到了广播电视,之后的互联网、数字媒体、新媒体,不但机器和人成为一体,虚拟和真实也越来越混在了一起。

这时,我们发现:整个艺术家族分成了两个支脉:一个是“以人自身为主体”的传统艺术,包括音乐、舞蹈、美术、雕塑、戏剧等;一个是“以机器和人共为主体”的传媒艺术,如摄影、电影艺术、广播电视、数字媒体、新媒体等。虽然这些艺术样态在创作、呈现和接受方面具有艺术的共性,但它们更拥有着与先前的艺术族群具有鲜明区分的特征。从微小到磅礴,从摄影原点到新媒体大潮,融科技与人文于一体的传媒艺术深刻地建构和影响了人类艺术的格局和既有走向,成为当前人类最重要的审美对象和审美经验来源。

(二)人类艺术长河的两大分支:传统艺术与传媒艺术

问:在上面两个问题的回答中,您在梳理传媒艺术从概念到学科的同时,也给我们描绘出了这样一幅图景:全媒体语境中传统艺术和传媒艺术作为人类艺术长河两个分支的现实发展状况和未来态势。在二者分流的节点上,摄影术的出现最为关键,也正因为对摄影术及其带来的影响的分析,您对传媒艺术乃至整个艺术发展格局的改变有了根本性的把握,这是不是可以算作您学术研究的“顿悟点”呢?从创作和创意的经验看,顿悟之后便应该是创意的勃发。那么,找到原点之后,您的研究集中在了哪些方面?

答:当我眼前清晰呈现出来传统艺术和传媒艺术的两个分支之后,我的大量研究工作就集中在了概念的清晰厘定和基础理论框架确定两个方面。

第一步是概念厘定。这个过程伴随着对传统艺术和传媒艺术异同点的分析与对比。在人类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最为熟悉的是如下的一种艺术族群:人类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想象,与特定的材质和形式相结合,表现出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特殊世界,造就了音乐、舞蹈、文学、建筑、雕塑、绘画、戏剧等蔚为壮观的艺术族群,这一族群曾长期而稳定地构成了人类艺术世界的全部内容。前面我说过,这些艺术样态中,人的创作主体性比较突出——伟大的艺术家,独特的思想,独特的原创出来的经典作品供我们大家永久流传。从观看方式上看,这些艺术样态是需要观众静默观赏的,是有距离的,因此其审美是崇高的、悲壮的。艺术评价体系也基于经典性、精英性、独创性、原创性、个性等核心语词。从方法论上,无外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英雄主义和唯美主义等。应该说,几千年的演进,传统艺术的体系已经日臻完整。可从摄影术开始,直至数字媒体艺术兴起后,新的艺术样态的出现是传统体系所无法包容且无法评价的,有的甚至是相反的案例。比如说IP,我们很难说它是从哪儿来的,网上有无数的写手和无数的作者,使作者变成一个模糊化的群像作者。我们不能辨认它到底是谁的,而且它现在的创作过程是不断的拼凑而不是原创。再比如说它的审美状态:我们在剧场、在影院、在音乐厅是不能发出声音的。现在则是一个人观看,我们可以兴奋地大呼小叫,可以边看边发弹幕。这种体验方式是消费型的,和崇高、优美、悲壮是有很远的差距。面对数字媒体病毒式传播的大体量的新样态和独特内容,加上使用抖音、自拍、自媒体的新一代受众群体,再用传统艺术的体系去解读已经非常软弱,甚至是徒劳无力的了。存在即是合理,大量非原创、非经典、非精英、流行时尚大众化的集体参与的狂欢式的艺术生产方式迫使我们用新的概念、新的体系来理解和解释。

我认为,传媒艺术可以比较科学全面地界定这些新的艺术样态。在广义上,古往今来,艺术创作、作品与接受这一艺术活动过程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广义上的传媒方得以达成,如此所有的艺术都可称为“传媒艺术”。我这里指的是狭义上的传媒艺术,特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品类,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

第二步是基础理论架构。这个过程时间比较长,因为必须找到一个专业内在的脉搏律动,发现其内在的生命蕴藏,确定其内在的规定性和逻辑性。

作为一种艺术学科,尤其是和传统艺术相比,传媒艺术是一个差异特别鲜明的全新艺术形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以媒介的作用方式作为一个本身特色的艺术存在;二是它又是媒介本身形成的一种艺术。这样的话我就开始琢磨它自身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或者学术领域的内在规律,找到这个规律并不断充实论证,学科基本上就可以成立了。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就在广电艺术学里找到了一些典型形态,比如:电视剧、电视文艺栏目、纪录片……我们就把这些艺术形态统称为电视艺术。并且它们的艺术形态跟传统艺术,比如戏剧电影艺术,在运行程序上也是一脉相承的,都要靠艺术家的创造性工作来创作属于电视艺术的作品,而这也正是广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有了这样一个艺术形态的呈现,我们再从内部进行细分,比如:高鑫老师的“电视艺术概论”,曾庆瑞老师的电视剧评论,以及曾老师与张凤铸老师的“电视文艺论”……这几个模块应该说为广播电视艺术学奠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基础。

有了这些基础后,我们再往下走,就发现:传媒艺术一方面借助于广播电视媒介在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全社会、甚至全球关注的热点。这使得广电艺术学借助媒介发展得到了一个腾飞的机会,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21世纪;另外一方面就是它作为一种艺术样态的独特性,还在朝着更多的领域延伸。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媒介介质的变化,特别到新世纪互联网的崛起,使得广电开始跟互联网融合。大家以前大量地看电视、听广播,现在开始通过网络看。这样一来,互联网的介入就使得当下的广播电视跟传统意义上封闭的广播电视有了全新的一个形态。这个变化是肉眼可观的,于是廖祥忠老师就提出来“数字媒体艺术”。他发现:在广播电视艺术的后面,新生的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特点的新技术带来的艺术形态正在崛起,以数字为依凭而不是原先的模拟和电子。廖老师的这种命名表明它的技术形态变了,它的传播形态也在变,它的艺术创作状态也在变。互联网的呈现形态是一种更大的网络视听,它比原来的广电艺术更加地花样百出。尤其是其强烈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得整个的文本形态快速地发生了质变。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叫广播电视艺术,其实就显得不太充分了。可以说,无论是传统艺术的突破创新与融合,还是新艺术样态的研究与发展,都迫切需要理论界有新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来总结实践,传媒艺术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孕育而成的。

同时,传媒艺术学还要解决理论视野过窄或过宽两个问题。过窄主要指原先的戏曲理论、广播电视理论等只找到了个性缺少普遍性,理论概括的高度不够;过宽主要是避免用一般艺术学的理论来分析,无所不包,却解决不了一些新形态的问题。未来,传媒艺术的空间仍旧非常大。从学科建设上讲,它有相当大的包容度。目前,我刚刚做完了和这个学科相关的经典历史文本解读,接下来会做“传媒艺术学导论”。当然,由于我们的思想和思维上都有传统艺术的残留,做传媒艺术时就有点像鲁迅开辟现代文白话文那样,会有不成熟不彻底之处,但我想,江山代有才人出,学术传承的梯队一定是可以搭建好的。

(三)全媒体时代的艺术样态特征:并存共生与跨界融合

问:跟随您的思路回顾传媒艺术学学科体系建立的过程,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这样的一种趋势,即:由于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边界正呈现不断融通的态势,当我们刚刚认为电影和广播电视已经综合了之前的所有艺术样态之时,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兴艺术样态更是加大了对传统艺术的吞噬速度,颠覆式地改变了艺术创作、呈现和观赏的生态,对这样的现实图景及未来发展,您如何分析判断呢?

答:首先,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传媒艺术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与传统艺术相比较,传媒艺术最突出的特征有三个:一是科技性。主要指现代科技在传媒艺术的生产创作和传播中所发挥的深刻作用。具体说来、指的是现代科技在介质、材料、手段、方法和传播方式等方面的深度介入,对传媒艺术本体形态和价值实现等所产生的不可替代的影响。传媒艺术科技性的发展轨迹,从材料与介质来看、走过了从原子到比特的历程;从手段和方法来看,走过了从机械、电子到数字的历程:从传播方式来看,则走过了从点对点、点对面到点面互动的历程,不可想象,没有光学技术和感光材料的进步,会有摄影和早期电影的完形:没有电子技术和电子设备的进步,会有广播电视艺术的完形;没有数字技术和计算机设备的进步,会有各类数字媒体艺术的完形。二是媒介性。主要指大众传媒在传媒艺术的生产创作和传播中发挥的深刻作用。具体来说,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和社会动员等方面的功能特征在传媒艺术中的突出显现。传媒艺术媒介性的发展轨迹,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经历了传奇性到日常性的历程:从社会动员的角度看,则经历了从思想批判主导、到现实干预主导的历程。由于传媒艺术与大众传媒互相依附,从而导致大众传媒强大的信息传播和社会动员等能力与特质,也自然地赋予了传媒艺术,使传媒艺术在信息传播和社会动员方面,不论是规模还是强度,都是传统艺术所无法比拟的。三是大众参与性。指的是与传统艺术相比、艺术接受者的角色、地位和作用所发生的根本性地变化,所体现出的更加积极、主动、庞大而深入的参与特征。传媒艺术大众参与性的发展轨迹,从受众角色的角度来看,经历了从无足轻重到不可替代的历程;从受众作用的角度来看,经历了一般性影响到决定性影响的历程。由于这些变化,使得传媒艺术的接受者参与和传统艺术的接受者参与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审美差异。如果说传统艺术更多体现出精英经典、独特个性、中心化、无利害,静观默照等审美效应的话,那么传媒艺术则更多体现出大众化、类型化、去中心化、消费性、娱乐狂欢等审美效应。

其次,传媒艺术的来源也决定了其艺术样态的多样性、共生性和包容性。传媒艺术的来源最终有三个渠道:第一个来源于理工科,以计算机专业为主做影像设计、程序设计、软件设计等,从计算机设计上延伸到传媒艺术;第二个是来源于美术的平面设计,最主要的是介质的变化,由纸变为钢铁变成塑料变成数字媒介;第三个来源是传统的广播介质。

再次,传媒艺术对人类艺术发展和研究格局,乃至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可估量。我们看到,正是由于传媒艺术从19世纪以来逐渐加速发展,使这一新兴艺术族群在艺术家族中所扮演的角色、产生的影响、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继而使长期由传统艺术主宰的人类艺术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传媒艺术在整个艺术家族的份额和比重越来越大,也在深刻影响着传统艺术,比如戏剧艺术,它的传统形态已经不足以适应这个时代了。传统的戏剧的呈现是一个封闭舞台,特别是中国传统戏曲,是以梨园式的茶座老舞台作为一个封闭的剧场,但那种剧场说实在话现在几乎消失了,也没办法再延续了。因为它的那种状态完全是跟那个时候的社会状态有关的,新时代里大家彼此都是公平平等的公民个体,你再用旧时代的那种“人分三六九等”,用各种不同的包厢,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需要借助这种艺术载体做一些文艺文化宣传,于是我们的戏剧就变成了现在的形态。但是到了新世纪你会发现无论是戏曲还是话剧,它的形态都已经无法与新时代发生共振,已经没有办法那样去生存了。所以,周华斌老师就开始努力地扩张戏剧,他认为,广播剧也是剧,电视剧也是剧,于是延伸出了“大戏剧”概念,他希望用大戏剧系统来把戏剧艺术的这些具体形态都包容起来,包括电影、电视剧等,它们的构成元素的确有共同的方面,但是电影和电视皆有自己独立的部分,因此“大戏剧”概念或许不足以去完全地包容他们。这个例子让我们的交流再次回到传媒艺术作为概念和学科的意义上去了。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传媒艺术如今正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日常生活,甚至成为体现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国家民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所以,对传媒艺术的研究不仅具有艺术领域的意义,更具多方面的意义。期待我们对传媒艺术的命名、理论探索与学科构建,能为人类对这一新兴艺术族群,乃至对整个艺术世界和人类世界认识的拓展与提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底层建构:人文素养与科学理性的深植和培育

(一)避免专业窄化,培育强健精神

问:在前一部分和您的交流中,我们不但看到了传媒艺术学科的广阔视野,同时也能感受到您作为学者的深厚底蕴。传统艺术和传媒艺术并存共生、跨界融合的新生态必将对艺术教育的内涵、外延、路径和方法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作为身处其中的学者,您能不能以个人成长的经历出发,对全媒体时代艺术教育领域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一些建议,比如:如何搭建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拥有适应多样性变化的能力?

答:对于艺术教育的学生来说,尤其是音乐、舞蹈、美术等传统艺术专业,很多技能都是从小开始练的,这势必会占用他们较多的学习文化的时间。到了大学以后,专业设置很细,教育过程中给予学生的人文滋养和文化系统配置明显不到位,再加上学院化培养模式的天然弊端,有一部分学生很容易出现“后劲不足”或者“营养不良”的状况。新媒体出现后,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又更加紧密,文理科界限,科学理性也逐渐模糊,科学思维的培养也成为必须,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学校的培养难度都加大了。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和学科专业设置不能一下子调整到适应新形势的状况下,深植和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理性就显得尤为迫切,也比较可行。

问:您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理性的思维品格是如何养成的呢?

答:时常有学生问我的学科背景,问我为何可以总是实现跨界研究,仔细分析,这和人的性格眼界有关系,但主要还是得益于基础学科学习和学术思维训练。我大学和研究生都是在山东大学读的,中文系。大家知道,中文和数学是整个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两个基础性学科,从人的长远发展看,好的中文教育和好的数学教育是最容易让学生成才的。作为基础学科,它的延伸领域非常广,从中文这边延伸,是完整的一个文史哲的体系。这样的话,不论往哪个人文领域迈步都相对轻松。比如说,我从中文里面往戏剧上延伸,往电影、电视专业都能延伸出去,因为它的文学的历史与艺术历史是同步的,他们可以互相印证。另外,多读书,尤其是经典著作。我念硕士的时候,老师让我两周读20本书,一周浏览,一周写笔记,那压力太大了,但就那么熬过来了,回过头来我非常感谢我的老师。当然那是20世纪80年代,现在很难有这样的老师,也很难有这样的学习状态。

当然,现在回想起来,我在硕士阶段导师对我的学术思维训练也是必要且有效的。我在研究生阶段做过一个课题,关于中国话剧史的研究。课题中涉及中国话剧的早期诞生与创建的历史研究。我去请教老师,向他征询意见。老师说:“你探究中国话剧的诞生,就需要看生物学,需要看历史学和物理学”。老师认为话剧的诞生,需要找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要关注宇宙星球的变化更替,老师认为话剧的诞生点跟这个自然的诞生过程会有关联。诞生这个东西很复杂,首先是宇宙的诞生。从古到今,宇宙创生的理论很多,你不需要了解很多,但要掌握一些核心理论的思维。宇宙诞生的逻辑在哪里,起点在哪儿,从哪里去找这个原点?你比如,有人说宇宙诞生于爆炸,这就是“爆炸说”,而“气象说”又认为宇宙的诞生是由于气本身的凝聚……不同的说法,逻辑的起点在哪儿?又是怎么论证出来的?他让我们研究。然后,他又提到,还要研究生命。我们的整个自然的进化,从无机到有机的过程,怎么来的?有机过程的上升又是如何前进的?在我们所认知的创生学说建立之前,这个世界就有很多存在体是无比相像的。你看最早的生命体,是单细胞的物质,和无机物是相似的,无机和有机的界限是相对模糊的。最初生命质感很微弱,比如海底的那种珊瑚,那种最原始的小珊瑚,它几乎是跟石头一样,你不觉得它是生命。你看人类的胚胎在两三个月的时候,它在形态上和其他的生物几乎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哺乳动物在那个时候的形态都一样,当然,因为物种不同所以其实质非常不同,而这就是一种规律。老师还讲了胚胎的例子,他说,从什么时候开始裂变?什么时候发生了一个分岔?你要找到这个时间点,并且要向内探究它的原因。

问:您是用自然规律来类推中国话剧研究吗?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前面谈到的传媒艺术学的建构过程中似乎也可以看到踪迹。

答:是的。老师给了我特别大的启发。当时,我们就认为,中国话剧的孕育和基因裂变,肯定跟中国文化有关,找到原点,才能触到其孕育裂变的轨迹。一直到今天,这种很宏大的规律类比思维仍然是我生活体验和学术思考的主要方法。我们总要通过类比来发现新事物、新规律,而大自然就是最好的原体。人类于世界而言不是单一的,一定要找到共生的东西。宇宙自然诞生的规律,人类生命诞生的规律,甚至包括国家的诞生,它都有一些相似的规律。

问:从中文到天体物理,这么大的跨度,过程一定很辛苦的吧?

答:那个时候很辛苦,看了很多很多天体物理的资料。对于文科生来说,要看懂理工类的书确实不太容易,但收获和触动真的很大。所以,我后来也逼着我的研究生看自然物理类的书,有的学生论文的题目就来源于这些阅读的启发。比如我的学生张国涛的研究课题就是——电视剧的连续性。我跟他说,电视剧的连续性不是电视剧自身的那种延续,本质上它是宇宙自然时间的一个呈现。电视的媒体所呈现的时间和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时间是共振的,所以电视的时间可以当成我们生活的时间。我们打开电视看那个表,它跟我们日常生活是同步的。正因如此才会说,最好的电视节目一定是直播的。因为他跟我们生活共振,我们跟在历史现场,我们就在此时此刻,它给我们以共同的感受。

问:记得孙玉胜老师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中也谈到了电视直播的魅力。凤凰卫视八周年推出的特别节目的名字是《我们在现场》,叶凤英老师在再版《电视新闻节目研究》的教材时也加上了“与事件同步”这五个字。业界学界共同感知到的这种媒体特性和优势其实一直都有其价值和意义的。

答:没错。现场和直播才是最有电视魅力的,因为它带给我们此时此刻同步的体验,哪怕是很粗糙的直播。你比如,大家去看一场球赛,不吃不睡地看,半夜看,累得要死。为什么?你要感受共鸣,第二天结果出来再去看就没劲了。那种悬念都在过程中,它满足了一个极大的欲望和渴望,对这种规律的研究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研究电视的连续性,要去找到时间的连续性的隐喻,然后是媒介的连续性,最后到电视的连续性,去研究其中的共性和个性。我们可以再举出电视剧的例子:为什么最好的电视连续剧一定是借古讽今的?古装戏,最好的古装戏一定是直击当下的。从《铁齿铜牙纪晓岚》《雍正王朝》,到《青衣》《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再到热播的《延禧攻略》等宫斗戏,除了制作精致,最重要的是他们都与现实相关,直接影射了当下。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电视剧一定要跟现实相关,当然,对现实的关照也有正面和负面之分。比如《延禧攻略》这样的电视剧,我看几集就看不下去了,因为它太过功利化,各种旁门左道变得正大光明,人物塑造也有很大问题,主人公无须奋斗,人物的那种霸道之气和不容置疑的权威力都塑造成了一种仿佛与生俱来的品性。我觉得年轻人看这样的作品多了,越发不能忍受一丁点儿的挫败,他们变得更有自我化倾向,一旦有人不顺着他们来,就会觉得被整个世界背叛了似的……这都是因为媒介本身与日常生活共振的特性决定了它是最好的状态,也一定是这样的状态。我们看电视就是在感受这种伴随性,所以它和电影院那种“梦想的奇观”不一样。当然电影也有现实参与的一部分,但主要的还是从现实生活内部抽离的部分压缩和凝聚。因此技术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条线是所有艺术的组成器官,你要不然就技术主义走到极致,2D、3D……不断的给它最新的技术体验;要不就给他现实接触、现实接近,以求接近、接近、再接近你的生活,让观众过瘾、满足、解气。梦幻理想型的需要更多的是技术主义,而现实生活型就更加要求现实主义的表达,技术主义需要和现实主义需要,这两个线对所有的传媒艺术都是一样的。

问:您可以很感性,也可以非常理性,还能够在保持这种平衡的同时直击现象背后事物的本质和论题的核心,这是不是因为您知识和思维结构的底层坚实并且已经能够互相融通了呢?那么,在日常生活和阅读中您如何保持和提升这样的感受和思维的状态呢?

答:这样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一理通,百理明,在人文领域里,跨界对我来说不太难,已经是一种常态。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比较关注细节,注重点点滴滴的观察、体悟和思考。我现在日常的阅读习惯,我自己订的书刊主要有三种:《新华文摘》《读书》和《作家文摘》。《作家文摘》我感兴趣的更多是纪实报告,历史的纪实,古今中外的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人学士的纪实报告,因为我们还是挺需要了解历史的细节,这就是生动的历史现场。看《读书》是了解学术和思想知识界的前沿动态,《读书》会经常呈现最前沿的人文社科领域国内外的一些理论成果。《新华文摘》更多的是面向国内主流权威的人文社科研究的最高成果。这几个杂志都是跨界的,不是单一的学科。作为一个学者或者一个知识分子,要往更高处迈步,只做单一的学问很难做起来。这跟杂学不一样,是在更高层次上用更广阔的视野关照生活和研究。

(二)增强价值定力,人文与科学方法并行

问:在您的跨界研究经历中,我们还可以清晰深刻地感受到您的定力,或者说是拥有一个恒定且正确的价值观,您在一篇有关领导者的媒介素养的文章中也强调了这一点。

答:是这样的,态度决定一切。价值观是人一切接触、判断、认知和行动的出发点,如果出发点错了,那么结果是不可能好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个人只有内心保持端正且拥有高尚的价值定力才可以在成长过程中不迷失自己,才不至于在风起云涌的社会现实中不知所措,才能达到宠辱不惊,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心境。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转型的时代,是一个容易在左和右、在事关人类命运的各种观点上发生扭曲的、拿捏不准的、充满混乱价值的一个时代,比如欧洲的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到底哪个更代表人类价值,哪个更值得我们去尊敬也在争论。这些争论一定不是清晰明确的。如果没有正确稳定的价值观,当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不一致时,个体就会怨天尤人,戾气滋生;而当现实状态趋于理想时,又会忘乎所以,不能自控。

我认为我们的价值观要基于人类基本的真善美的诉求,基于中华民族优秀而悠久的传承。大家对真善美的解读可能会有不同,但大体上应该是相似的。真善美对从事和艺术相关学习和工作的人来是更加值得重视、值得关注、值得养成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应当有基本的尊敬,就像我们对祖宗、对长辈保持基本的尊敬一样,可以不同,但不能不敬。我们可以去反思、去质疑,甚至可以批判,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刚才的前提下。如果我们对人类基本的真善美都没有认同,对民族优秀文化传承都缺乏敬重,就很难找到未来研究和探讨的基础。而且,价值观的确立要和责任担当联系起来,每个生命个体需要有对历史、对社会、对未来、对人类、对道德、对价值的担当意识,这是人类繁衍生息、社会延续迭代的根本。

问:有了正确价值观这个“本”,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维护好这个根本,那么,从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能力培养方面,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您有什么建议呢?

答:对于艺术教育老师和学生来说,我觉得坚持训练很重要,包括感性训练和理性训练,这两类训练也要并行不悖。感性训练是什么?多听、多看、多体验、多感受。因为艺术首先是培养直觉,没有很好的艺术感觉没办法做成事,而艺术感觉的培育是感性训练的过程,也需要训练。我曾经在26年前跟苏联电影大师罗斯托茨基交流,这位老先生是《这里黎明静悄悄》的导演,曾是爱森斯坦的门徒,八九岁就成了苏联电影的明星,十五六岁就写出了很有名的电影剧本,十七八岁就问爱森斯坦自己是不是可以当导演了,爱森斯坦去世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罗斯托茨基说爱森斯坦其实是在训练他做好当导演的各种准备——每年听10场以上的音乐会,看20场芭蕾、20场画展等,看完以后还要写第一感觉,如色彩感觉、情绪感觉。感觉是在变化中的,一个人如果能够精确把握自己的感觉,基本上感性培育就到位了。为什么现在艺术评论、艺术创作做不好,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直觉被各种各样的东西覆盖了,受了周边各种信号的污染,如商业信号、政治信号和教育信号等。还没抬笔,你就已经看不见蓝天白云,感受不到青山绿水了。你第一感觉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如果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估计你的画画不了,因为当我们满脑子带着各种主义去做时,做出来的一定是概念,它不可能是感觉。对做艺术的人来说,要下很大的功夫去听音乐会、看芭蕾、看戏,要经受各种各样的艺术熏陶。你要去找那种第一感觉,要做各种各样的观摩笔记,如果你一年能够有50篇以上的观摩笔记,感性训练就到位了。

同时也要做理性训练。理性训练是什么?其实就是阅读和写作,是对各种经典理论著述和现在的理论成果、学术成果进行的大量阅读,以及阅读后自己的思考和写作。在大学里,一年读几十本书,粗读应该不是大问题。一礼拜粗读一本书,一年下来也有五六十本,假期再多读一点专业领域的经典,选择一些书精读。我会跟我的硕士和博士生说,未来这一辈子,你能攀到什么高度,取决于从今天开始你们未来三年的阅读量以及你们阅读的深度。除了阅读,写作自然是必需的。如果一年能够有100个小随笔,哪怕只有一两百字,但它是你的真实感觉,你把它记录下来,一定会滋养未来你的创作和论文。

另外,我还想强调三个意识的培养:第一是合作意识。尽管这是一个非常有利于个体,甚至是超级个体生成的时代,但学习生活中一定会有各种各样事务性的工作需要跟大家合作。“一人行快,众人行远”,怎么跟老师、同学以及周边的朋友合作十分重要。第二是尊重意识。尊重师长、同学包括跟你意见相左的人,你要有足够的包容心去承受批评和质疑,甚至承受非议和冤屈,只有学会尊重,你才能承受外界的各种不解、质疑甚至诽谤,始终保持气定神闲;同时要尊重自己,才能保持完整的状态。第三是进取意识。不甘于现状,让自己每天都要有所长进,今天体验一样美食,明天体验一份美景,后天体验一场演出,再后天为一些精彩的学术论文拍案叫绝,每天都要有收获的感觉。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道:“去影响每一个日子的品质,那就是最高的艺术”,这种影响很多时候都是通过个人学习和团体合作达成的。有了基本的合作意识、尊重意识和进取意识后,你就会有非常好的学习状态和方法,未来的生活一定会阳光灿烂。

(三)塑造核心素养,把握成长方向

问:前面我们更多聚焦于个体生命的成长和完善,如果我们把镜头拉开,放眼关注更大的群体,那么,会看到怎样的趋势呢?

答: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尤其是今年九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我们其实可以捕捉到很多信息。我认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要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从“知识累积”向“能力提升”转变。我在前面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强调了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的积累非常必要,但我们也要警惕另一种倾向,即:过多的知识累积,尤其是为了完成任务和找到标准答案而导致的“怕错”心理和思维定式有可能严重影响创新思维和创意力生长。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曾说:“过多的知识可能阻碍思考,使个体无法挣脱固有的思维的藩篱,结果导致个体成为自己已有知识的奴隶而非主人。”生命维持的基本条件是学会生存,要不断习得在社会中存活的必要技术和职业能力,然后才能谈生活的品质。而到生活智慧的层次时,其内核是思维,直接决定个体生命的创新能力。

二是从“知识核心”向“核心素养”转变。从国际视野看,核心素养在学界的提出有20多年了,其背景是科技发展使得知识载体多样化,知识获取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既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注重主动学习、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规定了价值准则。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也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有效获得。从已经参加教育部审核评估高校的数据统计来看,397所高校大类专业数达到2045个,本科专业数9403个,在专业划分如此细的情况下,核心素养无疑会成为学科壁垒的“溶化剂”,也可以说是为学科大厦夯实“深层地基”。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补充或者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现统筹统整。比如“语言素养”,并非专属语文一科,数学课可以有,体育课也有,生动的讲述可以让抽象的数学公式形象化,有可能只是手势和眼神,一个快球、快攻就发动了,人们有效交流的非文字信号能力也是“语言素养”。再比如传媒素养,在一个全媒体时代,一个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中心的时代,对传媒的认知、对媒介的使用,对传媒信息的判断都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从“学”到“育”,不仅是语词的变化,更是观念的变革。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这其实代表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方向,指出了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一方面,“教学”升华为“教育”,核心素养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育人价值,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各个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挥。在我国“双一流”战略实施过程中,这两个方面的力量都不可或缺。它不仅挑战着现有课程设计和评价体系,也拷问着教育工作者理念转型和行动转化的力度和深度。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师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首先要明晰“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科学本质是什么,才能把握好教学方向。

三、方向追寻:“全人”培育和“全学科”渗透

(一)涵养“三气”:正气、大气、和气

问:从访谈最初全媒体时代的背景切入,您不但给我们分析了艺术发展在这个时代背景中发生的分流,描述了传统艺术和传媒艺术并存共生和跨界融合的现实状态,让我们对艺术教育的生态有了清晰的认知,还结合您个人的学习和研究历程,提供了艺术人才成长和提升的方法路径,既着眼当下,又放眼未来。整个访谈过程,我们深切感受到您教育理念中对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全过程把握的关注。记得您在多个场合都说过: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只考虑着管学生一下子,要尽可能想到他的一辈子,尽力交给他可以受用终身的东西。那您对学生有怎样的期许呢?

答: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我的理念中,最核心的还是要育人,培育健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有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在去年传媒与艺术学院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我做了题为《涵养“三气”,创造美好人生》的讲话,可以算作是我对我们学生的期许。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我看来,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首先得有这种“气”,具体来讲,有三层含义:第一是立德树人的“正气”,第二是胸怀宽广的“大气”,第三是宁静致远的“和气”。

这其实也是我有感于当今社会“戾气”过重的现象提出来的。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了机遇,同时也充满了挑战的时代;是一个极端热闹,也极端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从媒体上或者身边朋友讲述的故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有一个朋友圈流传的新闻——昔日故乡中学同窗到北京找到在京读研的同学将其杀害。中学时,他们都曾是佼佼者,然而由于高考,两人有了天渊之别,一个逐渐颓废、衰疲,一个不断攀升、成长。当在京读研的同学劝勉在情感、事业、生活上遭遇重创的老同学要振作时,同窗伙伴精神濒临崩溃,未向家人求助,而是带上一把刀,将曾经劝勉他振作的老同学邀约到一家餐馆里并将他杀害。人们在朋友圈里回复的几乎是同一个词——戾气。这个饱受众议的事情让大家开始质疑:现在这个时代怎么了,为何一个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却以如此悲惨的方式发生了?又是什么情绪促使这个人向对他好言相劝的同窗好友举起屠刀下了狠手?如今,由于各种各样的压力、负担与风险在增长,人们一方面向着中国梦大踏步迈进,另一边也被周遭的压力挤压得喘不上气来,戾气横生。戾气在过去若干年间一直存在,但却未曾如此凸显,现在却卓然成为这个时代一种异常可怕又必须面对的状态。这种戾气可能使我们在不经意间否定自己、毁灭自己、丧失自己。因此,我们必须去打击、克服、消除它。

首先是立德树人的“正气”。这更多的讲的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从我们每个人做起,始终以昂扬进取、正能量的正气要求自己,感染周边人。你要带着正能量进入这个社会,给周边的人以积极的影响,不要把自己的负能量传给社会,有负面情绪,你要想办法把它排除。

其次是拥有胸怀宽广的“大气”。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平衡、不如意与不如愿,当我们在晋升、发展过程中遭遇挫折、坎坷、麻烦、障碍时,我们应当怎样面对?一些同学可能以抱怨,以丧气,甚至以同归于尽的愤懑来面对自身所遭遇的不公平。其实,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更大气,不去斤斤计较过去的事情,因为解决问题的最后关键靠不得别人,最终要靠自己。

如今,当我翻过一天天生活的足迹,回望过去时,我发现给我启发最大的或许是曾经的对手,甚至是曾经的敌人,当你的对手甚至敌人带着敌意去诽谤你、消耗你、打压你时,应该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有分量,更加积极。当你能够随时随地用微笑去面对所有人和事时,你会发现身边的一切也在随之改变,你一天天在成长,而那些曾经诽谤你、消耗你、打压你的人最后也不得不对你投以敬意。这有赖于我们的选择,也就是胸怀宽广的大气。

第三是宁静致远的“和气”。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也许会有不让人省心的配偶、孩子、老人、同事或者朋友,也会遇到很多烦恼、麻烦或者不痛快。当这些事情包围你时,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让自己心平气和地应对。每个人都有内心不安宁、不平衡的时刻,如果我们特别将就自己,就有可能带来戾气,其实只要稍加遏制,看看外面的蓝天白云,和气增长的同时,各种美好的事情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二)恪守三性:人文性、综合性和复合型

问:如果说,上述是您对毕业学生的期许,那么,对新入学的学生,您会提出怎样的目标,并为他们的学习设计怎样的路径呢?

答:我想,这个问题可以用我们学院的办学理念来回答。今年10月10日,在2018届博士研究生的开学典礼上,我提到了三个词:人文性、综合性和复合型。应该说,这是传媒和艺术学院在“双一流”战略引领中的发展定位。

不管哪个学科都有共同的宗旨。首先是人文性。是对文化的追求,我们的专业不仅是对于技术和技艺的训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展示,这意味着我们对世界是有价值判断的,要带着对世界的深厚理解去表达艺术。因此,艺术学科的创作与研究更要与人类文明相关联,与人类现实生活的呼吸和命运相关联,要用深厚的文化根基来支撑。同时,我们的文化追求又要有自觉的民族文化诉求,一方面要跟人类的命运相对应,另一方面要跟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需求相关联。80年前,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就说过,在学术和文化领域,中国学者要注意吸收异质文化,但立足点必须是中国文化,是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先生认为:在西方文化的照射下,更能发现中国文化中实在是有伟大优美的地方,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光彩。

第二点是综合性。也是双重的,既有学院内的小综合,还有专业之间的大综合。北师大从德国引进了一位千人计划学者,这位学者是我见到的第一个国际学霸,他有六个博士学位,六个学科门类。他在研究什么?他研究的一个大命题是艺术治疗,想把艺术学和医学结合起来,解决对人类的抑郁症、老年痴呆以及自闭症等疑难问题,这对于人类、对于社会太重要了。王宜文教授正在和我们学校的心理学、脑科学联合做跨学科的组织认知研究。人们为什么喜欢电影?你怎么确认他是喜欢?他喜欢的机理在哪里?他要破解人与电影关联的深层次的脑认知机制,像这些跨学科研究就是师大综合学科的优势。同时,我们还有学院内部的小综合。比如说每年度的艺术学盘点。美术与设计学科的几位专家除了和学校各种学科相关联,跟影视剧、音乐、舞蹈等专业也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组合,这是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一种独特景观。我们正在创作推出的大型舞台剧《往事歌谣》,是以我院前身艺术系20世纪30年代杰出校友王洛宾大师的艺术创作和传奇人生为蓝本创作的大型歌舞剧,我的核心想法是把学院内部各个专业学科打通。

第三点是复合型。学院不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走向社会一定不是单一只做一件事。在师大的艺术学科体系当中,我希望做到的是一专多能,就是在某个方面相对突出,但同时多能,这是我们培养的重要理念。未来社会可能需要单一的、专业的摄影师,但更需要与时俱进的、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能适应各种形势的变化。以摄影专业为例,其实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我刚工作的时候,在校园里头,经常会见到男生练蹲马步,有的手里还端着两碗水,你一看就知道这是摄影专业的。为什么呢?那个时候训练摄影师首先是要稳,摄影的学生最大的本事是要稳住摄像机,他的肩膀一抖动,镜头就没法用了,因为那时摄影器材是传统老式的器材,得靠人工扛。后来摄影数字化了,也有稳定器了,摄影师不一定非要1米8,晃一晃也没事,镜头不管怎么变都能数字化处理、调频处理,现在学摄影的还练蹲马步吗?已经不需要了。我想,对于专业院校来说,好处是容易出专业人才,坏处是不容易与时俱进,比如那个年代训练的摄影师假若后来不学习,真的就跟不上了。

所以,我希望我们培养的人才将来是有多种适应性的,不管技术怎么变化、行业怎么变化,有复合型的能力,可以因时、因事把自己的能力释放出来。

这其实又和前面谈到的核心素养有关系。

(三)艺术教育:“全人培育”的理念和“全学科渗透”的路径

问:您谈到的人类艺术发展分流,不仅描绘了艺术教育内涵和外延的拓展图景,也影响到作为学科专业的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是否也会影响到更广义的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和社会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体系建设呢?

答:我想还不仅仅是你提到的这两点,还应该加上艺术教育全的方位渗透——既包括校园内艺术教育的“全学科渗透”,还包括校园外艺术教育向公共空间的渗透。从全球范围看,继上一轮由哈佛发起的“通识教育”潮流之后,艺术教育又开启了新的“嵌入”。比如我初步了解到的已经进行了体系化探索并有了成功案例的大学,国内有厦门大学,国外有弗吉尼亚大学,还有很多大学进行了零散的、点状的探索和实验。

在国内,这种趋势和整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有很大关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其实就是心灵教育,是通过艺术的方式来实现人文教化和文化传承,认为艺术教育能够滋养美好性格和心灵。在国外,将艺术“嵌入”到各个学科则是基于这样的共识,他们认为:科技将把人类带入一个新时代,有学者把这个已经露出端倪的时代称作“创新全球化时代”。这个时代,领袖人才和稀缺人才一定要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力,也只有这种能力,是机器不可替代的,是可以应对越来越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的。而艺术教育对培养想象力和创意力的作用非常显著,艺术技能和思维训练还可以激发和培养人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很多创新型人才和大师的成长也印证了这一点,我们熟悉的如钱学森、杨振宁,还有晚清民国时期的大师们。

问:如果按照这个方向来发展,对艺术教育的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不是也是极大的挑战?

答:应该是有很大挑战的。但我想我们也不必为此太焦虑,如果能够从以下三个方面下足下细下深功夫,还是有可预见的美好未来。

一是往回看,总结我们已经有了的成功经验。比如人才选拔上,我们既要照顾面上的选拔,还有让有艺术天赋和悟性的人能够进得来。艺术大师的培养要有一定的天分和悟性,但老师的引导也很重要。陈丹青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没有木心对他的人文素养的熏陶,他可能只是一个著名画家,不可能在思想史、在艺术观念上有那么高的阐释和发挥。所以他才那么喜欢并感激木心,把木心上课的笔记出版,还给木心建馆。那木心是什么人呢?他是艺术家,给陈丹青他们讲文学史,他讲的文学史肯定和钱理群先生的不一样,这里没有好坏高下之分,应该是角度和讲述方式不同。我再打个比方,如果给舞蹈专业讲文学史,按照中文的方法讲,学生肯定不爱听,因为你讲文学史本身的历史发展,学生基础不够,思想上碰撞少,自然提不起兴趣来。但如果你讲的文学史是和舞蹈史结合起来的文学史,那和学生的相关性就很大,自然能调动起他们的兴趣。不过,这对专任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这样的老师,需要一定程度的“通”,像木心那样的通才。

二是要立足当下,扎根中国现实来找对策。比如学校做好文化艺术环境氛围的营造,进行文学艺术的熏陶,增加学生日常接触文化艺术的频率。当然,在这个方面,师资配备和课程配置最重要,需要马上着手进行,虽然不能在一两年内就改变,但一定要做起来。一方面要抓紧时间下大力气培养年轻教师,也可以从学生中去发现,发现那些有志于教育事业、底子好、人文底蕴深厚的人才今早进行针对性培养;另一方面,加大教师自身发展设计和培训,对现有教师进行“回炉再造”。同时也要有激励性的措施跟进,激发教师“自我成长、自我革命、自我完善”的动力。当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要加强,构建科学可行的和教学互动互促的实践体系,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成就感。

三是放眼未来,和国家教育战略,民族复兴的使命结合起来。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标准,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可以贯穿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品质培养的全过程,正如我们之前探讨过的那样,让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更是人才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远的格局上,通过向更多领域的渗透进而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和蓬勃旺盛的活力。

猜你喜欢
艺术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
艺术百家:马 莉
美在《艺术启蒙》
纸的艺术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