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促新生
——论课程教学改革

2018-02-24 20:23
新课程(中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本剧学案校本

(广东省清远市源潭中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程的改革实行多年,成效显著。但对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从未停止脚步,各地在尊重自我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开展适合自身学校发展的课程与模式,为的是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创造力,促进教育可持续平稳发展。为我国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个性化人才的挖掘创造条件。

在以往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学生被教师“掌控”,思路、分析、合作、自主完全没有在课堂中呈现。再加上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教师教的水平在不断的练与说中得到了提高,但这是否意味着学生的水平也在与日俱增呢?素质教育中要求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又体现在何处?

近些年来,我校在尊重生源的实际情况下,在课程改革、教学创新上一直敢为人先,始终站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度上争当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充分挖掘自身校本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以创新为基本,以特色促发展”的教育理念。而导学案的创新,校本课程的特色便在此改革中应运而生,犹如“雨后一声春雷,唤醒整个春天”。

导学案一经推出,立刻引发一片舆论,大众纷纷表达对这新事物的理解与欢迎。何为导学?导学意味着引导,引导学生的学。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好方法、好模式。由于很多学生主体基础差,学习方法不科学,加上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作用,从而导致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能力,探究合作能力无法得到提高。通过导学案的开展,使得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探究文本,在阅读文本中逐步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想象、感受和领悟。与此同时,在导学案的指引下,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阅读品味的过程中,陶冶性灵,涵养心灵,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技巧。而这一改革模式的推出,真正为主体的学生创造了条件。教师完全处在指导与提示的地位,让学生在导学案的步骤下开发思维,学会如何与人合作交流,把我们的课堂变成他们施展才华、主动性的训练基地。真正做到了“一切为学生终身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信条。

除此之外,我校在以传统教材为依托的前提下开设独具个性的校本课程。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素质拓展。也始终把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学校办学宗旨落实到实处。

课程总共分为六大项,二十小项。在文学修养方面就开设了较多课程:

1.中外佳作欣赏

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使我们的学生走进历史,走进大文豪、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我们的先辈来一场亲密的接触。既赏析到文中富含情感的语言文字,又了解到异域国度的风情万种,使我们的学生领略到作家们那些年的那些事。为今后文学修养的提高与写作的语言组织奠定坚实的文学基础。

2.阅读与写作

该课程的设置真正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实际。很多学生基础薄弱,文字语言组织功底较弱,在平时的写作中时常无法动笔,不知道如何构思文章脉络、结构,从而逐渐对写作失去信心,最终使得自己的语文水平得不到提升。阅读与写作将大大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与能力,在课程上,我们将学习到各地历年高考优秀文章,通过朗读、自评、互评,找出各篇文章闪光之处,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现实自我写作中。通过一系列探究、合作、设问及现场写作等形式,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上一新台阶。

3.课文朗诵与课本剧

朗诵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在朗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力与美,让学生在与文字的对话中体悟人性的真善美。也在每一次的朗读中锻炼了口语及舞台表现力,为今后走进社会、融入集体打下基础。

课本剧的设置则为一些对文学有特别喜好的学生创造了条件。通过课本剧的再创造,使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强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

课程的开设是丰富的,为学生提供的选择是多种的。不管哪种项目,总有一项课程是适合的。

校本课程及导学案的开设已有两周有余,效果如何,因人而异。不管是好的反应,还是不佳的反馈,都是我们可以预知的必然结果。在此,提出几点意见:

1.作为学生,真正从自身需要出发,从实际的终身发展角度出发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

2.作为教师,谨记身上使命,落实点名制度,用心去设计主人公的宏伟蓝图。

3.作为校本特色资源,长期实施发展下去。从制度上、细则上逐渐完善,使校本课程真正成为区教育发展改革上一面旗子。

相信,改革是立教之本,创新是发展之基。祖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中得到壮大,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在校本课程、导学案的教学创新中渐行渐远,终有一天梦想将照进现实。

[1]朱自清.朱自清论语文教育[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2]张定远.作文教学论集[M].新蕾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课本剧学案校本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乡愁导学案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