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学习视角下的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

2018-02-24 00:17李树民刘丽平
中小学德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身体

李树民 刘丽平

摘要

具身学习是一种用身体认知、用身体想象和用身体思考与行动的学习。研学旅行作为一种身体的活动,显现着身体价值,是以情感体验、人格完善为核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具身学习视角下的研学旅行有其特定的开发思路和原则,在实践中以具身学习理论为指导推进研学旅行,让体验性学习实现“深度”回归。

关键词

具身学习;研学旅行;课程化

具身是一种身体动作经验,具身学习是一种用身体认知、用身体想象和用身体思考与行动的学习。身体认知与知识的获得、技能的获得和情感的体验是密切相关的,身体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工具。研学旅行作为一种身体的活动,即具身学习,它是以情感体验、人格完善为核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这种教学形式中,莘莘学子融入自然,走向社会,在真实的环境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形成情感的冲动、精神的觉醒和智慧的发现,增长知识、训练技能。据此,学校在研学旅行的具体实施中,充分挖掘具身学习的理论蕴含,相机指导活动实施,收效显著。

一、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

对学校而言,研学旅行课程是一门没有学科界限,能将所有学科、所有活动、所有教师都调动起来的共同参与课程。对学生而言,研学旅行课程是一门用身体认知、体验的课程。对教师而言,研学旅行课程是一门需要自己亲自动手,“具身”开发的课程。

1.开发思路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基于“社会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的课程设计理念,通过内容的选择、目标的设计,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比如:

设计有趣好玩的课程。让学生轻松地学,自由地学。让课程变得有生活气息、有人文情怀,舒缓学生因追逐“分数”而产生的“学习竞争病”。

将课程要素纳入其中。把研学旅行课程的育人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方式、管理与评价等各种因素统合起来整体设计,寻找适切的校本研学主题和课程教育目标,探索全方位、全课程、全员参与的大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实现课程统整。既与国家基础课程、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也要包含德育元素,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互畅通。

2.开发原则

立足教育性,践行立德树人。研学活动应让学生以一种谦逊的态度,离开冰冷的屏幕,打开本真的心灵,走向纯粹的自然,“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实现道德养成教育、社会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突出体验性,聚焦综合素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与学校生活截然不同的环境,亲近社会与自然,获得参与过程的体验、情感意志的体验和分享合作的体验,在体验中逐渐成长。

加强融合性,打开课程边界。研学旅行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为此,课程开发要注重多學科融合,多主体参与,跨越学科边界、课堂边界、资源边界、时空边界,扩展课程资源获取边界。

确保安全性,学会尊重生命。“儿行千里母担忧”,研学旅行前做好安全工作预案,防患于未然,加强学生日常安全意识和安全保护的教育,家庭、社会、学校共同构建学生安全立体保护屏障。

二、研学旅行的实践探索

具身学习理论认为,认知、身体、环境是统一体,身体是环境的一部分。人是通过身体来认识世界的,因此认知过程植根于身体与它周边物理环境的交互之中。环境通过身体制约和影响心智活动,心智是身体的心智,心智“嵌入”在身体中,而身体则“嵌入”在环境中。

据此我们认为,要实现研学旅行课程目标,一定要借助合适的场所(基地),通过环境的育人功能,来实现“具身”的学习。为此,在场所(基地)选择上,我们基于学校办学实际,努力挖掘和整合乡土资源,突出乡土乡情特色,加强与相关单位的互助互通,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体现内容广泛性,时空广域性,构建“行走家乡”的研学旅行课程。

比如,学校与无锡市相关单位签订协议,把无锡市地质博物馆、无锡市阳山火山地质文化馆、阳山火山地质地貌、阳山水蜜桃生产基地、污水处理厂、垃圾分类处理站等作为学校研学旅行基地。据此,教师可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审视和观照研学旅行课程,并进一步丰富研学旅行课程资源,这样既能提高研学旅行的实效性,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助推核心素养培育落地实施。

在具体实施中,学校结合本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学科优势等,确定了切实可行的、以分角色体验活动和考察活动为主的研学内容。

如角色体验活动,包括学军、学农、学工等。或如考察活动,包括对自然生态的考察,对各类场馆、基地的参观等。这样,在“学”与“游”的融合活动中,实现身体的深度学习。将“学”与“行”结合在一起,从“行中学”到“做中学”,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求知欲。而学生运用已知去探求未知的过程,就很好地实现了“用中学”和“研”与“行”的融合、融通。

实践表明,研学旅行让体验学习“深度”回归,学生在反思、体察、领悟中实现具身认知,沟通了身体和心灵,激发了情感、心理上的变化和反应,实现了人格的升华。同时,研学旅行促进了当下学校教学形态与未来社会生活的对接,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升了师生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江苏无锡214045)

责任编辑 余志权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身体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